警世通言:具备两种素质,年纪再大也有出头之日
明朝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里有一篇小说题为《老门生三世报恩》,讲了一个名叫鲜于同的人六十一岁才中进士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道理:“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且以农事作比方,“有早谷,也有晚稻,正不知那一种收成得好”?
读此,倒觉得像我等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动辄说自己“差不多了,可以休息了”实在是太暮气深沉了些,人家鲜于同“先辈”还在与其他童生一起孜孜不倦读书应乡试呢!
不过,我觉得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最大教益倒还不是“不要看不起老年人”,而是不管年少、年老,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所需的素质,遇到合适的机缘,就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故事主人公鲜于同就是一个始终做好准备的人。
其实所要的准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无非是天资,勤学,志向、心态等等。在主人公鲜于同身上,我觉得有两个“特别”值得一说:一是志向特别坚定,二是心态特别好。以下试析之。
01志向特别坚定
主人公鲜于同是明朝正统年间广西桂林府兴安县人,是个高才之士,书中说他八岁举神童,十一岁考上秀才后入官学,“论他的才学,便是董仲舒、司马相如也不看在眼里,真个是胸藏万卷,笔扫千军。论他的志气,便像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
但是“才高而数奇,志大而命薄”,年年都是做科举考场的“观场”人,没得金榜题名。 这样到了三十岁,按照资历是可以“出贡”了。所谓“出贡”,指的是科举时代,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但鲜于同却不屑于这“贡途”,而一意要通过科考题名,名正言顺地出仕——因为他认为“从来资格困朝绅,只重科名不重人”(这是另一个话题,涉及“文凭鄙视链”问题,已另文探讨)。
为此,他宁可把出贡的机会让给那些没耐心科考的排着队等“出贡”的秀才,结果“自三十上让贡起,一连让了八遍”,到了四十六岁还在考,但是“其志愈锐”。
到得五十七岁,正是乡试之年,县里组织“录科”,也就是选拔可以参加乡试的秀才。时任兴安县知县蒯名遇时,是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他“少年科甲,声价甚高”,但有个毛病是“爱少贱老”,按这风格,鲜于同本来是没有机会了,幸而蒯知县改卷公正,鲜于同中了“首卷”第一名,然后又在乡试中机缘巧合中了第五名;眼看科途顺了,次年五十八岁时参加会试又下第了。这时蒯公应该是认为差不多了,也劝他以举人身份选了官算了(知名清官海瑞就是以举人出仕的),事实上考中举人也的确不容易了;但是“鲜于同做了四十余年秀才,不肯做贡生官,今日才中得一年乡试,怎肯就举人职。回家读书,愈觉有兴”。他反而更加有劲头了。
三年之后,又届会试,鲜于同已经六十一岁,又因机缘巧合,中了第十名,接着又在殿试中考进二甲,选为刑部主事。
“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鲜于同的志向实现了。
02心态特别好
鲜于同的心态很好。
科举连年不第,又不肯出贡,直到四十六岁还在与其他秀才竞争时,“也有人笑他的,也有人怜他的,又有人劝他的”,对笑他的他不睬,对怜他的他不受,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与他无关,只顾自己读书应考;对劝他的他倒是勃然大怒,但不是“恼羞成怒”,而是怒对方不懂“做得官里头有多少不平处,不中进士做不得官”的道理,还来打扰自己。
眼看到了五十多岁,他两鬓都斑白了,还挤在后生队伍里谈文讲艺,那些后生要么把他当怪物,要么把他当取笑对象,但是他照样“娓娓不倦”,该干吗干吗。
直到蒯遇时在录科中看错了文字选错了人,意外地把鲜于同选作了第一名,蒯知县的表现是“羞得满脸通红,顿口无言”,把那种失望和尴尬直接写在了脸上;鲜于同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出其不意考了个第一名,尽管看看知县不太开心,也“自觉有些兴头”了。
接着他就“喜滋滋”地去参加乡试,因为成竹在胸,他还在街坊上到处游玩,惹得旁人在那里猜这个老爷爷是不是送儿子或者孙子赶考的。他岂会不知别人会这样猜?也知道如果他们晓得他是个参加考试的秀才,肯定是要讥笑他的,但他就是不在意。
这一次又是歪打正着,让他中了举人,他看到了希望,兴头更大了。
接着参加会试,下第了。他不肯就职,仍旧回家读书,每次里中秀才交流文章,他就跟那些后生挤在一起同作文章,任凭别人耍他、笑他、嗔他、厌他,他都毫不在意,作完后,就把大家的文章都看一遍,然后就满足地回家去。
终于,他在六十一岁那年金榜题名了。他似乎比中了举的范进更有理由发疯的,但是他没有;选在了刑部主事,别人为他叫屈,说他一生孜孜于科举,直到晚年才考上,朝廷还给安排了个冷门单位,真是不值。但他照样“欣然自如”。
他在邢部一待就是六年,按例应升知府了。因为他有才品而老成,吏部有心要寻个好缺给他,但他全不在意,却因为蒯公老家与豪户查家因争坟地疆界事起了争斗,尽管台州府并非美差,他查得台州缺知府后,还是主动请到台州去任知府。就为去查清事实,还两家公道。
等到他当了二十多年官后退休之时,已经是一个声名甚隆的好官了。
这两个“特别”的素质,让鲜于同在别人解甲归田之年中了进士、当了官,实现了平生志向。这对我们做事干工作,大概也是颇可借鉴处的。
以上浅见,欢迎关注、讨论!更多精彩故事,不妨一读《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