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开始“杀入”剧本杀?

继11年的三国杀、16年的狼人杀爆火后,剧本杀又成为了新一代娱乐“宠儿”。
剧本、场景、角色扮演……剧本杀的“立体性”天然与影视有 “近亲关系”。
“当我知道最后的真相时,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玩过《庆余年》剧本杀后,网友这样评价。
当剧本杀遇上影视剧,会撞出什么火花?
它能杀出圈吗?
影视&剧本杀,完美联姻?

早在2019年,剧本杀圈就已经开始了影视IP的改编。
在8月的深圳展会上,剧本杀行业头部自媒体“小黑探”发起了IP剧本创作的召集计划,《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步步惊心》、《蝴蝶公墓》等知名IP赫然在列。
在《庆余年》凭借剧本杀,掀起第三次浪潮之后,阅文集团也趁热打铁,与剧本杀发行商达成合作,后续将推出《全职高手》、《鬼吹灯2》、《斗罗大陆2》、《凡人修仙传》、《余罪》等知名IP。
剧本杀借助影视IP进行破圈尝试,而影视剧也乐于通过剧本杀开拓市场。
比如《刺杀小说家》。
剧本杀甚至先于电影发行,在上映前夕推出了“玩剧本杀送电影票”的活动,对拉玩家去电影院有很好的转化效果。
除了和影视剧进行联姻,剧本杀还吸引了许多影视人才的涌入。
比如北辰,曾经是《唐探》系列电影编剧之一,现在已经转行成为了剧本杀作者。
相比于创作周期长、耗费心力大的影视剧本,剧本杀写作自由度更高、创作周期舒服、回款周期也更短。
去年的爆款情感本《你好》,除去相关费用,作者到手收入就有70万。
“混得比较好的一个月能赚个十几二十万,我自己写一个本子至少能赚30万。”
除了“钱景”,编剧地位的提高也是转行的重要原因。
在影视行业,编剧只是产业链上的一环,一个剧本要经历找投资、平台过会等复杂过程才有可能顺利开拍。
而且即使开拍,演员、导演、投资方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改动剧本,最后的成品极有可能偏离了编剧的最初设想。
但在剧本杀领域,剧本直接到玩家手里,玩家说好就是好,不会夹杂资本方对的看法。
而且由于剧本是剧本杀的唯一卖点,编剧就是“命根子”般的存在,再加上持续的影视寒冬,编剧们跨界剧本杀也就不难理解。
剧本杀为什么这么火?

“菜鸟在王者峡谷熬夜上分时,高手已经在剧本杀换了三个对象。”
这个红极一时的段子恰恰说明了剧本杀的火爆。
它到底是什么来头?
“剧本杀”起源于线下桌游“谋杀之谜”,起初流行于欧美派对游戏。每个玩家拿着不同剧本,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故事线,完成各自的剧情任务。
拿“好人”剧本的玩家们,需要通过调查推理找出拿了“凶手”剧本的玩家,还原出完整的故事真相。
简单说,剧本杀是狼人杀的“升级版”,不过更依赖剧本质量和沉浸体验。
玩一次剧本杀一般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一些硬核推理本,耗上8、9个小时也是常事。
也就是说,玩一次剧本杀基本一天的时间就没了。
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这么耗时的游戏怎么还能受到如此大的欢迎?
它最吸引年轻人的点,就是它对社交方式的开拓。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附近”概念正在消失。
由于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加深,再加上忙碌的工作,许多年轻人正在慢慢失去对周遭人事物的感知。
他们有时只关心自己,有时又会对离自己很远的宏大事件做评论,但对于中间一层的“附近”往往是没有兴趣的。
“附近”正在消失,而剧本杀却填补了这一正在消失的“附近”。
当玩家们走出家门,为了同一个剧本舌枪唇剑、发表观点时,新的社交就产生了。
此外,沉浸式表演也让不少玩家“上头”。
剧本杀主打的是角色扮演和剧情体验,类似于RPG游戏(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
玩家选择一位角色,从最开始为角色“捏脸”、“赋值”、“做装备”,再到和角色一起闯荡江湖,打怪升级,整个过程很有参与感,在虚拟世界中,为自己赋予了另一种人生。
《仙剑奇侠传》、《上古卷轴》、《剑网3》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图源:@伊吹五月
剧本杀也是如此,它提供了多人表演的空间,每一次游戏,玩家都能体验一个全新的“人生”。
“我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只有这几个小时里可以完全不用回任何人消息,活一次别人的人生。”
此外,爆款综艺的出现也让剧本杀迅速出圈。
《明星大侦探》的火爆,不仅推广了剧本杀游戏,也在玩法上也增加了更多的娱乐性和游戏性。让“谋杀之谜”从硬核、压抑的案件剧情变成现在玩法更加大众、题材更加多元的“剧本杀”。
《明侦》的灵感来自于韩综《犯罪现场》,不过《犯罪现场》内容是基于现代杀人事件,整体内容比较写实沉重,以推理破案为主。而《明侦》的剧本题材覆盖非常广泛,游戏的趣味性、平衡性和玩家参与感也更强。
《明星大侦探》综艺所形成的这种游戏风格,成为了当前“剧本杀”的主流玩法。
剧本杀能“杀”出圈吗?

2016年《饭局的诱惑》让狼人杀迎来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
可没想到在一年后,随着《明星大侦探》的持续火爆,狼人杀却被市场遗忘。
如今《明侦》也走到了第六季,豆瓣口碑也在持续下滑。
这一次,年轻人的兴趣又能维持多久呢?剧本杀会成为下一个被忘记的狼人杀吗?
就目前来看,剧本杀的态势还是一片向好的,部分已经开始向影视圈扩张。
比如 “硬核情感本天花板”的《年轮》,已经确定了互动剧改编。
视频方也和剧本杀平台达成合作,借助IP授权进行衍生开发。
《十日游戏》IP衍生剧本杀
但即便如此,这个行业依然有太多的bug急需修复。
首当其冲的就是剧本。
狼人杀与剧本杀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前者的玩法、内容是固定的,无非是换一批人来玩。但后者就不一样了,只有源源不断的新剧本、新故事才会给玩家带来新鲜感。
剧本杀的消费大多来自熟客,对于这些熟客来说剧本是“刷后即弃”的,基本没有客人会选择二刷三刷,这就让剧本成为易耗品。
剧本短暂的生命周期不仅给编剧带来了压力,也让剧本杀门店的成本不断提高,为了维持新鲜感和消费体验,必须源源不断买入新本子。
同时快速的市场节奏也让编剧为难。
剧本杀在这几年的出圈并非来自本格受众的安利,相反,则是“综艺”、“明星”们带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新增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推理爱好者。
剧本杀天然是一个买方市场,但“现在的买方”和“过去的买方”不是同一类人,这就让更熟悉“过去买方”的剧本杀编剧们感到为难。
而且为了适应市场,现在的剧本杀创作大多采取“多作者+监制”的团队生产模式,这几个人负责写故事,那几个人负责设计核心诡计、进行玩家测试……
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的确加快了剧本的产出速度,但也让编剧们无法再耐心地打磨一个剧本。
像《年轮》那样测试四五十“车”的本子已经不多了。
如果说原创会遇到瓶颈,那IP改编总该轻松了吧?
未必,IP改编可能会更难。
一方面,由于IP本就有大量的受众基础,所以如果只是照搬原作创意,就无法给玩家带来超乎预期的游戏体验感。但要是抛弃原作内核强行魔改,就会引起原著粉丝的不满,很难买单。
另一方面,剧本杀和影视、小说剧本有着本质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创作者属性,影视、小说是上帝视角,而剧本杀属于多C位互动视角。所以剧本杀的本子不仅要保证故事完整性、可读性,还要想办法设置互动节点、修复上帝视角bug。
所以,如何在保留IP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让玩家有新鲜感,同时还能在四、五个小时里热情不减就是很大的难题。
比如蔡骏的《蝴蝶公墓》,两年过去了,IP改编还是没有完成。
剧本杀到底能不能杀出圈谁也说不好,但如果它没有进化出更成熟的商业模式,就会像现在的狼人杀、三国杀一样,成为过去的玩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