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隋唐 明)4
61、白玉蕃人击鼓带板唐长4.5厘米 宽4.5厘米厚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为白色,局部有黄褐色斑浸,体呈扁平正方体。浅浮雕加细密的阴线纹琢刻一胡人,身着紧衣肥裤,脚蹬长靴,席地而坐。右手持棒,怀抱圆形瓜状鼓。纹饰注重阴线琢刻,风格简单粗犷。
62、白玉蕃人进宝珠带板唐长6.6厘米 宽6.2厘米厚0.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料为新疆和阗产白玉,色白无瑕,体呈扁平正方形。带板正面浅浮雕加饰细密的阴线纹,画面为一阿拉伯人,双手托起一放有宝珠的圆盘,呈跪蹲献宝的姿态,人物面部雕刻生动活泼。带板背后四角有两个对穿小孔,与革带结扎加固之用。此图案的带板,在唐代非常盛行,这是唐代与各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附助资料。
63、 白玉弹琵琶人带板唐长3.8厘米 宽3.5厘米厚0.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带板为扁平长方体,局部浸斑较重。四边凸起,中间浅浮雕一女子单腿跪姿,怀抱琵琶正在弹奏。神情喜悦,面部丰满,具有唐代仕女的典型特征。仕女的衣纹、琵琶的琴弦,用阴线法琢刻,自然随意。
64、白玉嵌金佩唐高4.5厘米 底边长4.8厘米1980年西安市北郊孙家湾唐大明官遗址内出土西安市文物局藏牌形饰,近三角形,底平,顶尖有一小孔,两腰为三连弧形,面上镶金形勾连云饰。纹饰纤细规整,在白玉衬托下,显得富丽堂皇。此为宫廷用品饰件。玉嵌金银制品始于战国秦汉,到唐代更为发展,该佩虽是小件,却反映出唐朝嵌金银工艺的水平。
65、青玉执翎扇人铊尾唐长 10.5厘米 宽5.3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长方且下部边缘呈弧形,系带板之铊尾。正面浮雕并细线刻站式道人,头上有二云朵,长衫,右手持翎扇,右脚旁一鹿。背面五组穿带孔。
66、背玉龙首饰宋长17.4厘米 宽9.8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龙首有双曲角,眉毛上飘、圆突眼,上卷鼻,张口,脑后披鬣,颈部有鳞纹。颈部内空,其壁有六穿孔。
67、 青玉云雁纹铊尾北宋长 4.7厘米 宽2.1 厘米 高0.9 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定瓷博物馆藏质地莹润,一端略呈弧形,一端呈方形,并向内凹进长1厘米,宽0.25厘米的空间。玉饰正面浮雕一展翅大雁飞于云朵之间,雁体肥壮,雁身和翅用细线勾勒,吻细长,引颈作长鸣状,造型精美。背面呈方形的一端有两小圆孔。
68、 白玉云雁纹饰宋长 3.5 厘米 宽3.5 厘米1981年西安市长安县韦曲出土西安市文物局藏白玉,有土浸斑。椭圆形牌,浅浮雕鸿雁,长喙圆目,长颈展翅,在云间飞翔,斜刀刻云朵。牌饰虽小,雕工精巧,鸿雁周围斜刀碾琢,突出鸿雁,身上的羽毛简单概括,质感很强。结构、动态的表现准确、自然。周围云朵衬托出鸿雁翱翔长空,生动真实。
69-76、青玉池面人物带銙南宋长5.1厘米 宽4.6 厘米 厚0.5 厘米1956年江西上饶市茶山寺宋赵仲湮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池面人物带銙为八方组成,每方浮雕一人,刻画清晰,制作精细。五官清秀,头结发髻,身穿交领大袖长袍,一人双手捧阮咸琵琶,盘足打坐作弹奏状。一人席地而坐,双手捧一盂,盂内盛物。一人一手搁于腹部,一手捧碗,盘足打坐,作饮茶谈话状。一人盘足打坐,双手捧一果盘,盘中盛寿桃。一人两手摆胸前,盘足打坐作谈话状。一人盘足打坐,手持排箫,作吹奏状。一为长髯老者,盘足打坐,一手搁于胸部,一手捧碗作饮茶状。一为长髯老者,头结发髻,背有包袱,胸前垂一大带,手执一烛状物,作行走状。人物比例适度,衣纹衣折线条柔和流畅,刻画制作精巧。
77、玉人物带板宋长 6.5 厘米 宽4.7 厘米 厚1.2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料经火烧过变黑,局部有鸡骨白色及铁浸斑痕,体扁平呈长方形。四边有框架,中间浮雕一圆圈,圈内浮雕一道人身穿宽松肥大的长袍,盘腿席地而坐,长袍垂地把腿盖住。道人一手持法器,另一手举起,呈读经姿态。道人头顶正上方凸起一圆点。
78、玉人物带板宋长 6.5 厘米 宽4.7 厘米 厚 1.2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料经火烧后变黑,局部有鸡骨白色斑浸。体扁平呈长方形。通体浅浮雕一道人身穿长袍,盘腿席地而坐,长袍垂地把腿盖住,一手持法器,另一手举起,呈读经姿态,外有一浮雕圆圈。四边有凸起框架。
79、白玉镂空云龙带环宋高7.9 厘米 宽6.7 厘米 厚1.8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两件为一副,所雕云龙方向相反。皆为白玉,圆形,片状,周缘饰20连珠纹,中部镂雕空云龙。龙为丹凤眼,上唇长而尖,角短弯至脑后,发前冲,颈细长,腹部有节状纹。四足,足四趾,左上肢持一火珠,带饰两侧横贯一扁孔,可穿带,下部有一扁环,以悬挂其他饰件。
80、白玉龙纹带环宋长 9.1 厘米 宽 5.2 厘米 厚1.8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呈白色,俯视略似圭形,上弧弯,下有一环。通体镂雕海水云龙戏珠纹饰,周边饰联串的环珠。背部呈长方形圈环,圈面磨平光素,中间凹进,两侧对穿长方形孔,可供腰带穿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