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41章) 2024-04-24 02:12:58 第141章 初识孟兄今夜的玉真观,群英荟萃,群贤毕至,俨然成了长安文化人最集中的赏月之地。王维引孟浩然走进堂屋,一眼看见莲儿已坐在玉真公主旁边的软塌上,玉真公主似乎在问莲儿什么话,莲儿已经没有先前的胆怯,仰着小脑袋,一脸灿烂的笑容。一旁的仙芝则是坐姿端方,目不斜视,身上已有少年将军的模样。王维会心一笑,从莲儿身上移开目光,不经意间,对上了玉真公主朝他看过来的目光。虽然隔着那么远的距离,隔着那么多的宾客,但他依然能感受到她目光中的关切。四目相对,两人都有些意外。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去,招呼孟浩然,她则暗暗一笑,不着痕迹地挪开视线,和霍国公主继续谈笑宴宴。王维定了定神,引着孟浩然快步走到张九龄面前,抱拳行礼道:“张大人,孟兄来了。”孟浩然也忙向张九龄躬身作了一揖。张九龄颔首微笑道:“摩诘,浩然,你俩都擅写山水田园诗,诗风相近,意境相似,老夫早就想介绍你俩认识了。”“多谢张大人引荐,方才我和孟兄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往后还要多向孟兄讨教才是。”王维转身对着孟浩然抱了抱拳。“贤弟过谦了,孟某早就听闻贤弟大名,今日终于见到真人,幸甚,幸甚。”孟浩然也抱拳笑道。“张少监,您慧眼识英雄,桃李满天下,裴某钦佩之至。”看他们三人聊得正欢,裴耀卿也走了过来,捻须赞道,“说到写诗,裴某以为,张少监的五言古诗,一扫六朝绮靡诗风,是当之无愧的诗坛清流,独步当今天下。”“哪里哪里,焕之过誉了,九龄已过知天命之年,下笔日益迟钝,怕是江河日下了。倒是摩诘、浩然之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不知不觉间,红日渐渐西沉,玉真观的中秋晚宴即将开始,有道童过来请诸位入座,大家按道童指引一一入席。待众人都落座后,玉真公主环视屋内,落落大方道:“值此中秋佳节,请诸位拨冗相聚,倒是应了张少监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真乃人间幸事。”说着,看了一眼身边的莲儿和仙芝,继续从容道来,“今日相聚,一则赏月吟诗,二则也是好叫诸位知晓我的一对义子义女。来,仙芝,莲儿,你俩向在座诸位长辈行个礼吧。”玉真公主话音刚落,仙芝便双手一撑,利落地起身离席。见莲儿还在撑地,仙芝忙伸出手去,稳稳地拉了莲儿一把。莲儿站稳后,抬头看着仙芝,脆生生地叫了一句:“谢谢阿兄。”玉真公主自是欢喜,拉着仙芝和莲儿的手说:“仙芝果然是好阿兄,很会看顾妹妹。”仙芝挠了挠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和莲儿一起向在座众人行了礼。大家无不点头称赞,纷纷向王维和高舍鸡投去羡慕的眼神。玉真公主向一旁的道童点了点头,道童示意,在一阵琴瑟萧笛的悠扬乐声中,早已等候在门外的小道童们鱼贯而入,他们手捧精致的荷叶玉盘,将盘中的瓜果点心一一摆放在宾客面前的案几上。随着玉真公主一声“请慢用”,《六幺》的柔曼舞乐在屋内响起。两队身着长袖舞衣的女子雁翅而入,在席间空地上翩然起舞。柔软的腰肢轻轻摇摆,拖地的长裙迎风飞扬。在一曲接一曲的乐声中,从拓枝舞到绿腰舞到胡旋舞,让人目不暇接。坐在玉真公主身旁的莲儿,一脸兴奋地看着舞女们翩翩起舞。她那黑亮的大眼睛,透着天然的灵气。玉真公主越看越是欢喜,不时摸摸她的头发,叮嘱她多吃些。莲儿回眸一笑,露出两个好看的梨涡,愈发惹人怜爱。坐在莲儿对面的仙芝,也不时看向莲儿。不知为何,自看到莲儿的第一眼起,他就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莲儿身上那种异于常人的灵气,似乎对他天然有种吸引力。这样想着想着,一颗心便愈发“砰砰”跳了起来。他赶紧低下头去,一边细嚼慢咽,一边暗暗自责:“她是我义妹,我是她阿兄,我怎可有这样的念头?”乐声悠扬中,不知不觉月上中天。玉真公主朝身边的道童点了点头,道童会意,不多时,每人案几上便呈上一道用鸳鸯莲瓣纹银碗盛着的热羹。玉真公主笑道:“这是玉真观最拿手的中秋玩月羹,不知是否合大家口味?大家不妨多用些。”玩月羹是中秋节必吃的一道美食,用藕粉、莲子、桂圆小火熬制而成。看着玩月羹,王维似乎怔了怔,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果然香甜绵长。他蓦然想起了,他和璎珞成亲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璎珞洗手做羹汤,第一次做玩月羹。不料,由于火候没有掌握好,玩月羹最后成了玩月汤。当时,他笑说“咱家璎珞好能耐,竟然会做出新花样”,璎珞哭笑不得,恼他打趣她……如今,璎珞的一颦一笑仿佛还在眼前,但定睛一看,哪有璎珞的影子,只有手中的一碗玩月羹罢了。“张少监,我闲来读史,倒是有些不明白之处。今日集贤院名士荟萃,正好可以讨教一番。”王维正低头怅然时,屋中响起玉真公主轻快的说话声。张九龄闻言抱拳道:“公主过谦了,今日集贤院王摩诘、郑倩之、独孤策、裴黜等人都在,他们虽然不才,但对公主所问,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玉真公主点头笑了笑,思忖片刻,开口道:“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听说后便逃到颍川洗耳朵,说尧的话脏了他的耳。对许由洗耳之举,不知诸位怎么看?”张九龄转头看了看集贤院的下属们,示意他们发表看法。郑倩之率先说:“许由洗耳,显然是对名利深恶痛绝,可见他是品格高洁、不愿攀附权贵之人。”裴黜摇头道:“依裴某看来,许由洗耳,或许另有其因。”他停顿片刻,继续说了下去,“那时的天子并不容易,事事都要率先垂范。别的不说,看大禹治水就可见一斑。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吃的苦头还少么?许由在大禹之前,当天子自然更苦,所以他不愿意当天子吧。”“这个想法倒是有些意思。”玉真公主点头笑道,“不过,若是因为不愿吃苦而不想当天子,直接拒绝便是,何必去洗耳呢?”“这个么……”裴黜一时语塞,有些尴尬。张九龄见王维一直沉默不语,和平日有些不同,便转身问他道:“摩诘,不知你怎么看?”见张九龄点名发问,王维心知躲不过,便起身抱拳道:“王维倒是认为,许由洗耳,不是他轻视名位,而是把名位看得太重了些。”王维此言一出,满座宾客都有些讶然,纷纷朝他看了过来。玉真公主更是心头一喜,急急追问道:“哦?此话怎讲?”“王维愚见,如果许由不重视名位,听到后可以不以为然,一笑了之,或者直言相告,婉言谢绝,大可不必逃走洗耳。洗耳本身,反倒有些故弄玄虚、惺惺作态,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唔,摩诘言之有理。”自王维入职集贤院以来,张九龄便对王维赏识有加。如今听了他这番独特的说法,愈发投来赞许的目光。“张少监,集贤院果然是大唐名士汇聚之地,尤其是王校书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了。”玉真公主似有若无地看了王维一眼,继而转向张九龄,颔首微笑道。“公主过奖了。其实,古往今来,许多事情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论。即便是秉笔直书的史家,有时也只能自圆其说罢了。”张九龄笑道。“唔,若能自圆其说,倒也是难得的。”玉真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会心一笑。“姊姊,咱们能否不聊许由了?该聊嫦娥了哦。”玉真公主的一颦一笑,都被霍国公主看在眼里,不由打趣她道,“你看如今已月上中天,如何好月,怎可无诗?咱们即兴联诗如何?”霍国公主顾自兴奋地说着,玉真公主却神游千里起来。她想起了八年前王维在骊山别馆写诗时的情景。那句“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一直停留在她心里。多少个寒来暑往的日子,她倚在窗前痴痴地想,如果有朝一日,他能为她在窗前对镜画眉,该有多好……“姊姊,你说好不好?”看玉真公主默然不语,霍国公主转身问道。“哦,妹妹提议甚好。”玉真公主心头一跳,耳后隐隐有些发热,忙定了定神,抬头笑道,“张少监,您最德高望重,少不得要请您先出句了。”“多谢公主抬举,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老夫权当抛砖引玉吧。”张九龄起身离席,踱了几步,望月吟道:“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即兴联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人都出上下联,自吟自对;另一种是第一人先吟三句,第二人先对下句,再给下一个人出上句,依次类推。张九龄此联一出,满座纷纷交相称赞,直夸此联意境高远。接着,裴耀卿、郑倩之、独孤策、裴黜、李龟年等人,也你一句、我一句地联了下去。轮到王维时,他看着月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庭院中的斑驳影子,缓声吟道:“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此联一出,孟浩然第一个击掌叫好道:“好一个'碎影入闲流’!我也得了一句,正好可以配它。”随即朗声吟道:“微云淡河汉,疏雨低梧桐。”“孟兄此联甚妙!”王维不由低声吟诵了一遍,向孟浩然投去欣赏的目光,点头赞道:“孟兄这联诗,对仗精妙,意境悠远,一个'淡’字,一个'低’字,恰如画龙点睛,耐人回味。”“酒逢知己千杯少,摩诘,浩然,你俩如此投缘,当举杯对酌、畅饮一番才好。”张九龄哈哈笑道。“正是,喝了美酒,两位愈发锦心绣口、出口成章了,咱们这些庸人也沾两位的光,都来一杯如何?”玉真公主接过张九龄的话茬,笑意盈盈道。大家自然称好,一时间,满座宾客纷纷举杯畅饮起来。在觥筹交错中,她深深地看了王维一眼。他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的样子,早已刻进她的心里,融入她的血液,即使多年不见,依然清晰如昨。即使身处人群中,也能一眼找到他。因为,他身上有种任谁都挡不住的独特光芒。当你遇见那个值得为他守候万年的人,才会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十年前,当她第一次看到他时,她就有了这样的感觉。十年后,一番兜兜转转,她依然有这样的感觉。今晚,她终于有机会和他一起欢度佳节、共赏明月。虽然他心里还放不下亡妻,但她并不灰心,因为他心中的她早已不在人间,而她还有漫长的余生。她会用足够的时间等他,等他忘记过去,等他爱上自己,等他携起她的手,共度余生……(未完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来源 / 今日头条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小美妞和妈妈 毕节河马生鲜 2020-03-18 李白和王维同岁,都出生于公元701年.两人文才相当,而且在当时都很出名,又 ... 做人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心 不知从何时起,"佛系"一词已经成为我们当下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了. "佛系青年"."佛系恋爱"."佛系生活"等衍生词似乎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