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六神磊磊:金庸、唐诗之于我们,是种怎样的存在?
引子
10月30日下午,金庸于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听到这个消息时,六神磊磊说他,正在“陪亲戚吃饭,在喝豆花。看到的时候我是有点无措,然后我自己在家里走来走去,不知道坐在哪里,然后就坐在了马桶上,好像马桶上比较有安全感。我在马桶上坐了快两个小时。”(李妍:我三观的底色是金庸奠定的)
而在此时的网络上、朋友圈中,很多人在刷屏纪念金庸的同时,也会发上这么几个字:“坐等六神磊磊”。
21:33,“六神磊磊读金庸”公众号更新:《我再也没有后台了》,这个从未见过金庸,但却一直声言“我的主业是读金庸”、“我的后台是金庸”的80后大男孩,在文中,难过地追问:
我算不算是你的传人?
我继承了几分你的功力?
不知道你认可我吗?
次日8时,六神磊磊又发出了他的第二篇纪念文字:《不再心中一荡,谁来怜我世人”》,在这篇“静下来”写出的文中,他总结出了金庸小说两句“纲领性的、灵魂的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从更新时间看,似应一夜未眠。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生于1984年,这一年,金庸小说在内陆正式出版,火速风靡。
“少年时期,像所有偷读武侠的孩子一样,他有一个专门用于被窝里的手电筒;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附近仓库无人问津的空旷天台是他的秘密花园,放学后为躲开父母,他常在那里读至日暮。”(谢梦遥:六神磊磊:一只努力活跃气氛的“猴子”)
把自己对于金庸的热爱,转化成公众号文字,始于2013年底。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的六神磊磊,有如一个引路者,游走自如,追随者众。金庸江湖和唐诗世界中那些斑斓壮阔的图景,随着他的“凌波微步”,在读者的面前,徐徐展开。
日前,生活报记者对话六神磊磊,听他聊金庸和唐诗,之于他,之于我们,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一
“ 人其实都得有后台,不一定是生活上的后台,但是精神上要有后台。”
记者:你一直说,“我的后台是金庸”,在金庸先生辞世后,你难过地说:“我再也没有后台了”,在你用文字闯荡江湖这几年中,金庸这个“后台”带给你最大的支撑是什么?或者说,金庸这个“后台”,都为你的文字注入了哪些“真力”?
六神磊磊:人只要写东西就总会招人嫌。总有人讨厌我,问我后台是谁。出于好玩,9月份发了个稿说我后台是金庸。没想到2个月,老爷子就离去了。谢逊说“贼老天”,真是说的没错的,贼老天演绎大悲剧的时候都搞得这么有喜剧感。
人其实都得有后台,不一定是生活上的后台,但是精神上要有后台。鲁迅写东西,疲乏的时候抬头看看藤野先生照片,就会振作起来,藤野先生就是他后台。没有勇气的时候,我想想金庸老爷子,会多一点勇气。他就是我精神的后台。
记者:你说,“我三观的底色是金庸奠定的”,并说金庸小说有两句纲领性的、灵魂的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你为什么会觉得有这样的三观底色会特别重要?你会和三观不同的人做朋友吗?
六神磊磊:早些年不大能。容易一两句话就觉得这人是二货。现在不会了。在国外住,我吃转基因,朋友打死不吃,我们照样处得挺好。熟人里很多不喜欢金庸的,“梁惠王”就不喜欢。看在他学问好我照样尊敬他(表面上,心里向他发射冰魄银针)。
记者:当年因为王朔、何满子说金庸不好,你曾写过厚厚的信去“骂”他们,如今的你,是否还会选择这样去做?面对那些不喜欢金庸,甚至对金庸及“金迷”抱持反对声音的人,你有没有什么话是特别想跟他们聊一聊的?
六神磊磊:你以为有人说金庸不好,我就会扑上去咬?不是的。之前讲了。比如“梁惠王”。为什么我怼了这样一些人,还要写很长很长文章说金庸的文学价值呢?因为感觉责无旁贷。其实我不爱写这样郑重其事的文。但我不写,就好像暂时没人写了,我必须写出来立在那里。
我们金庸迷经常被误解,好像读武侠的,能打,谁说老爷子不好就去怼。其实不是的。我们不和别人比。我们喜欢自己的就是了。他就是金庸,独一无二。古龙迷会踩金庸,我们并不大回踩。我们也并不执着拿金庸和经典名著比。都不必。金庸就是金庸。
二
“唐诗武侠起来也很虎虎生风”“金庸虽然是故事,讲着讲着,忽然诗意出来了,像是听史诗。”
记者:左手唐诗,右手金庸,作为同时品读唐诗和金庸的作者,你觉得在唐诗和金庸中有哪些共通的文化和精神内核?
六神磊磊:不一样。和金庸比,唐诗是上古秘笈,微言大义,“哈虎文钵英”那种,是很多名家合力写的,读之肃然起敬。金庸是现当代作品,像是长辈讲故事,一上来亲切好玩。但是也有相通地方,唐诗武侠起来也很虎虎生风,李白、陈子昂总给人带着剑的感觉。“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是不是很武侠。而金庸虽然是故事,讲着讲着,忽然诗意出来了,像是听史诗。
记者:我有一种感觉,不知对不对?读金庸,更多能看到你的“真气”,读唐诗,更多能看到你的“深情”,甚至有时候,觉得那个读唐诗的你,会格外用力、用心、用情。
六神磊磊:唐诗“用力”因为里面学问太大,好像一座山那么大的棒棒糖,不用力连啃都不知道从哪里下嘴。金庸轻松一点,它用通俗小说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亲切好玩,解读的时候坐姿都轻松一点,可以歪着、躺着之类。
记者:曾见你在朋友圈上写过:“夜读射雕,如读杜甫”。从最初“本能地不喜欢杜甫”,到后来,说如果能穿越回唐朝,“最想见的人是杜甫”,甚至会因读杜甫的诗在飞机上偷偷痛哭,在你的心目中,金庸和杜甫作品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人文观照,在文学作品中到底是种怎样的存在?
六神磊磊:杜甫啊,像《鹿鼎记》回目词说的:关心风雨经联榻,轻命江山博壮游。真的是忧国忧民,胸襟博大,把世人都装在里面。自己都那个样子了还关心风雨,一片赤诚。在他面前觉得自己渺小,人家才华比你高,学问比你大,那就算了,他人品还比你好,无地自容。
金庸的家国情怀反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一些关键大事的选择上,他的立场,他的选择是让我钦敬的,回头来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像杜甫说的,“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金庸当然不瘦了,但是敲一下一定是铜的声音,干脆的,透亮的。我是一个做时政记者的,我服气他这个。
三
“文学就是这样,历史就是这样。他们不是流星,是恒星。”
记者:你读金庸,几乎写遍了他笔下大大小小的英雄和恶人,却说最希望做的人物是“寿南山”,因为“你我皆凡人”,但如果命中注定你要做一个英雄,你更希望能成为金庸笔下的哪一类英雄?
六神磊磊:想做令狐冲,估计很难,令狐冲能够活到最后一集靠的是独孤九剑。我什么剑法也不会。
记者: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纷呈,对于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你也用嬉笑怒骂的文字,进行过嘲讽和批评,但不知你写公众号这些年来,有没有一种无力感,就是无论自己怎么说,怎么写,这个世界、这些人该怎样还是怎样,“时过境迁,烂事依然”,那么,文字何为?批评何为?
六神磊磊:没错。写这类文字没几年就会发现真气泄了,因为烂事依然。几年前写《请用管我读金庸的劲头来管疫苗》,可是后来呢?烂事依然。以前说了的话被迫又要重复说,我们就好像挨了重锤,眼冒金星。比如烂人伤害小孩子的事情,又遇到了,又遇到了,又遇到了,真的想摔笔不写的感觉。
记者:武侠小说好像是华人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在当代从鼎盛到衰落,好像也就那么几十年间的事儿,不知您有没有想过,到底是种怎样的文化土壤和气候,决定了武侠小说这个文学中的另类花朵的绽放和凋零?你觉得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玄幻修仙类小说,还能够有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带给国人的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吗?
六神磊磊:武侠倒也不是几十年,其实绵延了至少几百上千年,聂隐娘、虬髯客是不是武侠小说?如果是的话也一千多年了。当代的新武侠确实“过去了”,一种类型的文学总要过去的,《诗经》里那种四言诗今天也永远没人去写了,古希腊的那种悲剧也没人重新写了,我们只能继承那些经典,膜拜一下,欣赏一下,也很好。现在的玄幻修仙,我自己也看,有的还很上瘾,但是文学价值很低。会不会涌现出一个天才来,把它拔到很高的水平,不好说。希望能有吧。
记者:唐诗之后再无唐诗,金庸之后再无金庸,对于这种流星一闪、却光照千古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遗憾,你怎么看?
六神磊磊:这个上一问说了。不是流星一闪。文学就是这样,历史就是这样。他们不是流星,是恒星。
后记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太阳照常升起,江湖波澜依旧。
在听闻金庸去世后的那天深夜0时06分,六神磊磊默默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图片是一周前曾经发过的,他的书桌上,可以看到《天龙八部》、《李白全集》,最显眼的是金庸的一幅字:“无欲则刚”。
他在图片上面写道:“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半小时后,他在这条朋友圈下面留言,应该是回复朋友的问题:“字是扬州朋友送的绣的。我哪里有字。我什么也没有。”
磊磊,其实我们都已经拥有,金庸和唐诗留给世界的——这一片江湖。
PS
福利来了
来,看看磊磊的亲笔题字和插画
见报版样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温暖
大师远去 江湖未远
金庸作品集 468元
点击阅读全文,填写收件人信息,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