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拦江截流40年,斩断洄游鱼的线路,库里还有超大鱼存在吗
长江是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里面的鱼类也是最丰富,曾经是钓鱼人的垂钓圣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鱼类资源枯竭,目前正在为期10年的禁渔期,在禁渔期内整个长江流域的干流内禁止钓鱼。
作为水能储蓄量大的长江,拦坝利用水能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据统计,仅仅是在长江上游,大大小小的水坝就有一万多座,而全国建设的水电大坝更是超过了22000座,占全球大坝总数的46%。正是由于这些大坝的建设,毁灭了很多鱼类的洄游通道,令很多长江流域里特有鱼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
但是,万物有敝就有利,有些鱼类的灭绝肯定会有新的鱼种重新适应。毕竟,任何大坝的形成,都会形成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水库,正是这几十米深,几百平公里的水域里,可以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比如长江主干道上的第一座大坝,形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我国第二大的人工水库。
了解葛洲坝
我们所说的葛洲坝是指葛洲坝水电站,它位于长江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公里处的湖北宜昌市境内,是我国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
葛洲坝的立项建设比较久,终于在1981年正式开始拦江截流,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直至1988年底,葛洲坝的全部工程建设完工,从截流蓄水到现在已有40年的历史。
葛洲坝大坝轴线总长度为2595.1 米,最大坝高47米,设计蓄水位高程66 米,坝顶高程70 米。整个大坝可以使上游水位整体抬升20 多米,控制流域面积100 万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5.8 亿立方米。库区回水110~180公里,但回水长度以洪水季节和枯水季节来区分,在洪水季节里,可回水110 多公里;在枯水季节里,回水线路更加长,最大可回水达210 多公里。
长江鱼类的生存状况
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全长6300公里,也是生物最多样性的世界上有名的河流之一。据统计,长江中生活的鱼类曾有400多种,其中在淡水环境中生活的鱼类有350余种,另外50种是河口及洄游性鱼类。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中特有的鱼类多达156种,比如胭脂鱼、鯮鱼、鳤鱼等等,这些特有鱼种大部分都分布在长江上游。
由于大坝的建设,彻底切断了鱼类的洄游线路,使得长江上游已经有79种鱼类陷入了生存危机;长江中下游的28种鱼类也已濒危。
虽然,非法捕鱼,如电、网、炸、毒等的行为,才是鱼类生存的真正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坝阻断洄游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之一。比如中华白鲟,一直被认为是长江中的“活化石”,在长江里生活了上亿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它是洄游鱼类的代表。
以前,渔民捕获的成年白鲟,一般在3米左右体重约150公斤的是常见的事情。据资料记载,捕获的白鲟最大纪录,是长江渔民在南京江段的捕获记录,在那捕获到一条体长7.5米、体重908公斤的巨型白鲟。
可惜的是,在2005~2010年间因为白鲟的生存环境恶化,造成繁殖困难而导致灭绝。在近10年来的长江研究调查中,自从2002年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长江白鲟以来,人们并没有再次发现其活体存存于长江,从而确定了“鱼王”灭绝的事实。
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专家的研究论文(pre-proof):预计2005年-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目前长江最大的鱼王是中华鲟,在发现的中华鲟的最大个体中,身长为5米,体重600公斤,这一体量仅次于白鲟。万幸的是,我国已经攻克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技术,意味着可以人工养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野生种群的生存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繁殖的物种与野外生存的物种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
长江还能产生新的鱼王吗
不可否认,白鲟的灭绝使得中华鲟有可能成为新的鱼王,而且可以人工繁殖培育了,灭绝的机会减少了很多,这给人造成了浮想,长江里是不是又可以重新产生鱼王?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中华鲟虽然可以人工繁殖育种,而且经常在长江流域人工放流,来壮大物种。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0年的40年期间,长江沿岸累计放流了中华鲟苗800多万尾,依然没能阻止中华鲟在长江自然种群的持续衰退,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捕获大的鱼王的消息出现。放流行动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人工增殖放流并不能壮大野生种群,只有提高野外自然繁殖的规模,才是拯救的唯一办法。
为了提高自然繁殖,保护野外产卵场是唯一的出路。在葛洲坝修建以前,中华鲟的产卵场分布范围多达600km,大大小小的产卵场有19个。但在1981年葛洲坝水利工程拦江截流后,洄游繁殖的中华鲟群体就被阻隔在了葛洲坝之下,原先的产卵场也因此失去了生态功能。万幸的是,在葛洲坝下游4公里的江段处,又重新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卵场,这个产卵场目前已经列为中华鲟核心保护区。据多年来的观察监测,可以确定这个产卵场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华鲟的野外产卵场,被认为是野生中华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能不能重新出现新鱼王,是不是靠这个产卵场呢?
当然,还有其他鱼类,如四大家鱼。不要小看四大家鱼,它们也可以长到1米多长甚至2米,100公斤以。还有长江特有的鱼种鳡鱼、鯮鱼、胭脂鱼等,鳡鱼发现的最大个体体长为1.68米,体重有52公斤;胭脂鱼的体长也超过了1米,最大体重为40多公斤。虽然鯮鱼也很久没有发现活体了,被认为灭绝了,但依然寄望于奇迹。以上几种鱼,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
写到最后
目前,长江中已知的大鱼确实有不少,但所有大鱼的数据,都是以前渔民捕获的最大纪录。近10年来过100斤的鱼王几乎没有出现过,别说过1000斤的超级鱼王了,这些基本都是人为因素造成。比如过度的捕捞会导致经济鱼类逐渐向小型化、幼龄化的方向演变,水质污染、大坝兴建也同样会给“长江大鱼”带来致命的打击。
或许,由于过度捕捞,长江流域各种大坝的建设,切断洄游线路,使得长江流域里没有那么多大鱼的存在,以前的霸主逐渐濒危,甚至灭绝。但是,有敝就有利,在大坝建设后的几十年上百年时间里,鱼类重新适应了新的生态环境下,会不会又有超大鱼的存在呢?有没有可能重新出现1000多斤,甚至是几千斤的大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