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儿子一定要苦着养,不能太溺爱!
很多家庭里,把孩子都当手心里的宝,宠着惯着,宠爱孩子本没有错,但宠爱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溺爱,宠爱一旦过了头,就是溺爱。
中国人民大学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一定要苦着养,不能太溺爱,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了,对他百依百顺,长大后可能就是白眼狼。”
家里的孩子,尤其是儿子,一定要苦养,照顾地太周到反而会害了孩子。
让孩子吃一些劳动的苦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
孩子回到家吃完饭,父母不让孩子动手做家务,全权负责家务。
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做饭 ,懒得收拾屋子,不会和懒的背后是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没有形成参与劳动的意识,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
等真正需要靠自己自食其力的时候又觉得动手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试想在竞争如此之大的社会环境下,孩子该如何求生存呢。
教育孩子的过程,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体验劳动的苦,体会父母劳作的辛苦。
这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提前尝尝劳动的苦,在劳动中得到锻炼,长大才能自力更生。
让孩子吃一些学习的苦
有人曾经问,为什么有些孩子宁愿辍学赋闲在家或者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好好学习。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条答案直戳人心: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是啊,尤其对小孩子来说,本身有父母可以依靠,他们对于生活的苦的认知是有限的,而学习却是极其耗费意志的事情。
但这不能成为放弃学习的理由,那些早早辍学的孩子多年后混得好的寥寥无几。
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比起进入社会吃苦,学习的苦不足为道。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理解学习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告诉孩子,现在读书不是为了期末卷子上的100分,而是为了以后能拥有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而非被生活选择。
现在苦点累点,踏踏实实学习,未来才能有幸福而光明的人生。
让孩子吃一些失败的苦
在适当的吃苦教育中增强孩子的体力和智力,磨练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强大,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除了吃生活的苦还有学习的苦,吃失败的苦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人生就是日子叠着日子,问题叠着问题,有平坦大道,就会有坎坷小路。
山的那边可能还是山,但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翻山越岭的过程。
父母教育孩子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没错,但更要让孩子认识和接受现实的残酷。
小时候孩子每一步都走得很顺畅,而父母总有兼顾不到的时候,当孩子面临失败、挫折的时候,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更有些受不了失败的打击,选择极端的方式。
用极端地方式解决问题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孩子的内心要强大,就需要父母不断灌输正确的人生观。
失败是成功之母,即使失败,也可以从中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赢得漂亮。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父母也会犯错,用平常心看待身边的一切,只要尽到最大的努力无愧于心就好。
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也曾放狠话说,“溺爱,是中国父母发明的一个谎言,你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他们对你太好了。”
惯子如杀子,爱孩子就要狠得下心去锻炼孩子,锻炼孩子的自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让孩子大胆试错,而不是家长一直扶着孩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