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百戏 | 带您认识敦煌壁画中的竞技体育

体育这一人类文化形态,从它步入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初,便与人类生命在自然和社会中的种种形态——欢娱、休闲、游戏、竞技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敦煌石窟里,不仅有表现佛国景象的画面,而且还包藏着一个博大辽阔的现实世界。当然也记录了1600余年来敦煌古代各民族游戏、娱乐、竞技、养生、健身、习武等体育生活的遗迹。

- 游 泳 -

游泳 莫高窟第257窟窟顶后部 北魏

游泳 莫高窟第420窟窟顶东披 隋

游泳古代也称为嬉水。游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掌握了游泳技术。

在当时,游泳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的需要,于是有了嬉水。当嬉水与比赛联系在一起,它便出现了竞技性质的游泳比赛。汉魏时期,出现了游泳比赛,那时已经有端午节举行游泳的民间习俗。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有反映古代游泳的形象画面。例如北魏第257窟窟顶后部,绘有童子游泳。隋代第420窟《观音变》中,绘有两人正在水中游泳。
从古代人学会游泳到人的精神、娱乐、健身需求,一直发展到现代的游泳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游泳中融入了竞技,逐渐完善了游泳技术,尤其是在现在竞技体育与艺术审美的影响下,创造了竞技与审美一体的花样游泳。

- 举 重 -

举钟 莫高窟第61窟西壁 五代

举重古代称“翘关”“扛鼎”等。“翘关”是举重,翘是举的意思,关是关城门用的大门闩,翘关就是利用双手举起重量很大的门闩。翘关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双方拓关。另一种用单手握住门关一端将其挺举起来。

古代把双手举东西称为“扛”。“扛鼎”就是用双手把鼎举起来。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的铜制金属器具,用来烹调牲畜以供祭祀的用具,“扛鼎”也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种方法。
两汉时期,举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举鼎、舞轮、掇石等新的举重形式。敦煌莫高窟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故事屏风画中,描绘了太子跟从羼提提婆习武。西壁南起第六扇和第七扇屏风画绘有太子单手举象,举巨钟、举铁槊等图像,重现了古代举重的景象。

- 射 击 -

射箭 莫高窟第346窟南壁 五代

在汉古文字中,“侯”字是一个会意字,画着一块布,也就是靶子;还有一个“矢”字,也就是箭。最早选军队领袖,是根据射艺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射中者为“侯”。

夏朝有羿射九日的传说。春秋时期,楚国神射手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柳叶。这种以比赛为主的运动,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步演变成为射礼,将礼乐教化与体育比赛完美地融成一体。
- 步打球(曲棍球)-
步打球 榆林窟第15窟南壁 中唐
步打球是从击鞠运动中派生出来的,运动者在徒步或跑步中持杖打球。比赛通常分成两队,双方队员手持下端弯曲的棍棒击球,运用抢、运、传、射等技术,并配合战术将球击入对方球门而得筹。
我国自唐代开始,就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或高尔夫球相似的游戏,叫做步打球。从弄丸到步打球,再到捶丸,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最后形成了独立的竞技运动项目——曲棍球。
敦煌榆林窟中唐第15窟南壁,绘有一幅一名童子站立在莲花座上,左手持一圆球,右手持一木制弯头球杖的画面。从球杖的长度可判断为当时步打球所持的球杖。这幅弥足珍贵的步打球壁画,为引证现代曲棍球的源头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
- 马 术 -
赛马 莫高窟第428窟东壁南侧 北周
马术 莫高窟第61窟西壁 五代

马戏,现代体育称之为马术,是人马结合的表演项目,由人在马上来完成许多复杂而惊险的带有审美意识的动作。今天的马术已被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汉代的马戏表演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南北朝时期的马戏,仍带有鲜明的汉代马戏的印记。到了唐代,马戏有了空前的大发展,无论规模还是内容,都是前朝所不可及的。清代继承了历代马戏表演的传统,并受西方马术的影响,逐步由表演向竞技方向发展。
敦煌壁画中的马戏内容较为丰富。许多经变画、佛传故事画和本生故事画都绘有驯马、赛马、舞马的场景。
- 操 舟 -
操舟 莫高窟第269窟主室东披 北魏
操舟 莫高窟第420窟北披 隋

考古研究表明,操舟是古代“越深水渡江河”的技能。这种以“娱神”为目的的活动逐渐变为一种人们以“自娱”为目的的娱乐性活动。并逐渐发展为“竞龙舟”,此举一直沿袭到今天,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可与竞技性的赛艇、皮划艇、帆船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相媲美。“竞龙舟”已具备了专门的竞技性质,并为体育划舟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的北周、隋、唐、五代、西夏时期的十几个洞窟中,有近百幅画中绘有舟船。有双人划桨的舟,有数人划桨的舟,还有一人划桨的一叶扁舟。

- 摔 跤 -

角抵 莫高窟第17窟南壁 唐
摔跤 莫高窟第290窟窟顶人字披 北周

摔跤,在我国古籍文献中称之“角抵”“角力”“相搏”“手搏”等,是一项较量臂力、演练搏斗技巧的民俗体育娱乐活动。

中国摔跤的历史极为悠久,大约在春秋时期,在原始武舞的基础上形成了演练搏斗、摔跤、擒拿等技巧的“相搏”比赛。秦汉时,人们把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引进摔跤,称为“蚩尤戏”。到了汉代,民间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由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已经具有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感恩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