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爆发条件充足,一文告诉你蚜虫为啥这么难打!
2019年受暖冬气候影响、前期干旱,以及前期温度较高为蚜虫大爆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据相关权威植保部门预测,越冬蚜虫卵基数较往年平均多达3-4倍以上。
蚜虫来势汹汹
据191农资相关资料表明,蚜虫爆发区域包括北方桃树种植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山东等桃树桃蚜在落花期有大爆发迹象,若防治不当将会出现世代重叠或嫩梢严重卷叶问题,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树势减弱,分泌的蜜露容易感染杂菌引发病害,严重引起桃树大量落叶和树体死亡。
在去年2018年新疆棉花蚜虫呈区域爆发状况,造成许多地区大量减产,而在今年2019年新疆棉花蚜虫将依然呈现偏重发生态势。
西瓜蚜虫2019年将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偏重发生。花椒蚜虫也将在2019年进入爆发阶段,造成叶片卷曲,落花落果,甚至导致引发煤烟病。
蚜虫小,危害大
蚜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1、蚜虫集群直接刺吸植物的叶片及果实,造成植物营养物质缺失,生长停滞或延迟,提前老化,导致作物长势差,果实果质差、产量低。
2、蚜虫分泌的排泄物蜜露,透明稠粘,对作物的生理活动起到阻滞作用,阻碍光合作用,又是病菌的良好培养基,诱发煤烟病等。
3、蚜虫也是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体;群集伤害嫩叶、嫩稍、花蕾等部位,以致作物畸形发展,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脱落、变形、花朵减少或变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
蚜虫为啥难打
1、繁殖能力强,且具有迁飞性
蚜虫以卵在土壤、树皮裂缝或芽体中越冬,在温度合适时蚜虫卵开始孵化出无翅胎生雌蚜进行危害。之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各处进行危害。蚜虫的繁殖力很强,1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当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时,便开始繁殖。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个世代需10天,在夏季温暖条件下,只需4~5天,一只雌虫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
2、药物滥用,蚜虫抗性越来越大
用药不对路,防治不得法,惜水不惜药,治虫效果差。农药重复滥用,随意加大剂量等造成防虫效果极差、残效期很短,甚至出现越防越多的现象;另外在实际田间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用药量大、用水量小”的用药误区,往往造成蚜虫防治不彻底,为蚜虫的“卷土重来”留下极大的隐患。
同时现在蚜虫出现变种极多,已不再是简单的“腻虫”、“蜜虫”,已经出现了比黒蚜更难打的青蚜、黄蚜、红蚜等,繁殖速度更快,群居性更强,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孤雌生殖,也就是自己都可以进行繁殖!并且抗药性非常强。
3、环境更利于蚜虫爆发
蚜虫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它喜适温、干旱,以温度19~22℃、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最适宜其发生与繁殖;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对其生存与繁殖不利,数量会显著减少。在合适的温度时,非常有利于其繁殖,3-5天即可繁殖一代,一头蚜虫一生可繁殖50-70头,且世代重叠,造成防治难度大。
4、药物不易打到
一般蚜虫都会密密麻麻的趴在叶片的背上,或者卷在幼嫩的新叶里,而一些农户并不了解蚜虫的这个特点,在用药上习惯了正面喷,叶子的背面老是忘记喷药,还有些农户平常打药习惯400斤水打5-6亩,水量不够,没办法打匀打透。这些也导致了打不干净,而蚜虫是孤雌生殖,繁殖迅速,3~5天就能繁殖一代,所以看起来蚜虫就像打不死。
综合防治才能灭蚜虫
1、提前防治:准确掌握蚜虫的发生发展的动向,抓住防治关键期用药。在蚜虫的发生期间,每隔一天,调查一次,要提前预防。
2、利用蚜虫趋性,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
3、若蚜虫已出现或有世代重叠现象,建议使用含有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氟啶虫胺睛、螺虫乙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配合啶虫脒、噻虫嗪提前预防爆发蚜虫,同时也可以添加橙皮精油助剂,进行辅助杀虫,若一次用药难以杀灭虫口基数,建议及时进行二次补施降低蚜虫虫口基数。
4、用药时间要适宜:高温期间要避开中午时间,尽量在早、晚用药,以上午9时前和下午6点后较好。一方面可确保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造成的药液快速蒸发散失,降低药效。
推荐药剂
针对高抗性蚜虫、桃蚜、黄蚜特别研制,添加独特助剂,针对青蚜、黑蚜、黄蚜、红蚜、桃蚜、伏蚜特效,施药12小时死虫,32小时死虫率在98%以上,连续用药无抗性!
(部分内容来源与191农资人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络,创作者:植保家,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