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功科学概论
气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气功科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气功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当代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气功的飞速普及,群众性气功运动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气功效应和特异功能上崛起的。气功科学所涉及的面很广,而且都是全新的观点,比如文中论述的气功科学的内涵及其方法学、方法论、宇宙观等方面的特点——它是有别于当代科学的崭新领域。为了讲述与读者的方便,本章拟从六个方面予以阐述。
第一节 气功科学综述
Ⅰ.气功科学是独特的科学
发展科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使人类自身获得解放、自由和幸福,因而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的中心议题。文化蒙昧的古代是如此,科学昌明的今天,在科学对自然领域中的物理、化学、生命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虽然对生命本质尚知之甚微),对人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了。目前,对人的研究,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在社会领域的种种活动规律,建立了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人才学、管理学、军事学、文学等;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人,建立了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脑科学等。
气功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研究人的一门独特科学,它不同于社会科学仅研究人的社会属性和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科学仅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和规律(包括微细结构与功能)。它研究的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是与大自然、社会统一的人的整体的生命运动规律,它在方法学、方法论、方法论基础等方面都迥异于现在已有的各门科学,其特征如下:
一、它具有独特(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以智能气功科学为例,这个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如人天整体观、混元气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其中有总论和各论之别,如:智能气功概论,智能气功精义,智能气功功法学等;应用专业理论,如气功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各学科的应用理论,等等。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是可靠的、合理的,因而是正确的。而且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积累,整个的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地扩展。
二、它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内求法
利用练气功获得的超常智能来研究人体生命运动与自然规律,这迥异于现代所有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积古今的气功实践经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学体系(气功学),这是气功科学的固有特征,也是整个气功科学的核心之所在。没有这套独特的方法学体系,就没有气功科学。
三、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自身的生命活动和大自然的各个领域
(一)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不仅研究人体生命的不同功能态:病态、常态(清醒态、睡眠态、移行象态)、超常态(气功态、特异功能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各功能态之间的转化规律。包括:有形的生命运动、无形的气的运动、意识本身的运动以及和个体生命相关的自然规律等等。
(二)研究超常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建立起气功科学的各分科理论。如把气功应用于医疗建立气功医学,应用于音乐建立气功音乐学,以至于气功美术学、气功体育学、气功物理学、气功化学、气功天文学、气功地理学、气功农艺学、气功生物学、气功工程学等等。
四、有特定的研究目的
气功科学研究的目的,简言之,就是通过气功科学的研究,认识、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之为自身健康服务。祛病延年、健康身心是气功科学初级阶段的目的;增强、更新生命活动,发掘人体潜能,逐步实现人类从生命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其高级阶段的目的。实际上气功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各个领域里的应用研究)是从开发潜能后开始的。在此之前的防治疾病、健康身心过程,乃其预备阶段(现在开展的气功多属这一阶段)。这一切表明,气功科学具备了构成独立科学的一切条件。
综观上述可知,气功科学是关于开发、运用超常智能并进而以之为人类自身服务的一门科学。我们不妨在此基础上对气功科学的内涵做如下具体规范:气功科学是以人天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练气功获得的超常智能(包括先天特异功能)为手段,揭示作为人和社会、自然统一的整体的人的生命运动规律,进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本身服务,完成生命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科学。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气功、气功学、气功科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各自的内涵是不同的。
Ⅱ.气功科学的知识结构
类比于现代科学的知识结构,气功科学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基础部分、技术部分与应用部分。
一、基础部分
气功实践是气功科学的核心,因此气功的方法论、认识论基础和有关气功的功理、功法等都属于基础部分,包括气功史学、基础气功学、气功功法学等等。而基础的基础则是人天整体观,具体到智能气功科学则是混元整体观。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则属于一般基础科学的内容。
二、技术部分
主要是关于掌握和运用超常智能的技术,包括接受信息(如遥感、遥视、透视、显微视等超感觉、超心理技术)的技术与因目标而异的发放信息、能量(如发放外气、遥控、意念致动等)的技术,以及超常思维的技术等。
超常智能与常态智能都是人类固有的机能,人出生后就已具备了。不过超常智能未能像常态智能那样——在出生后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而成为现实,因而在常人那里被萎废而潜藏起来了。气功学里有着丰富而详尽的关于开发、应用——学会使用超常智能的方法与理论,这一切都属于气功科学的技术部分。
三、应用部分
气功科学既可应用于诊疗疾病,健康心身,开发智能(教育),也可以应用于现有的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数学等等,还可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体育、艺术等文化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气功科学的知识结构可简单归纳如下表: 基础部分:气功科学 气功史学 基础气功学 古典气功学气功科学 气功功法学 现代气功学(如智能气功学) 接收技术 技术部分:超常智能 发放技术 超常思维 应用部分:各科应用以及气功工程等 总之,气功科学是气功与科学结合的时代应运而生的时代骄子,它必将产生、占有一个新的科学时代。
Ⅲ、正确界定气功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在我国气功界和有关科学界内,气功、气功学、气功科学、人体生命科学以及气功现代科学研究等名称同时并存甚至互为代用,因而对每一概念的内涵以及和气功科学的关系予以全面阐述是必要的。
一、对气功现象的现代科学研究与气功科学研究
所谓气功科学研究,是指以气功的实践(内求法)为手段对气功的功理、功法以及对各个应用领域(如气功医疗、气功促进工农业生产等)所进行的研究而言。它属于气功科学的内容。而对气功现象的现代科学研究,则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气功现象或气功师的各项功能的研究。目前人们通常所做的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是把气功效应当作一种生命现象,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目的在于确认现象,揭示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探索种种气功现象在现代科学中的理论体系,最终把生命现象纳入现代科学的轨道,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显然,这属于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子领域,因而它必然遵循现代科学的规范。综观十多年来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气功师进行的实验研究,确实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常人所没有的数据,也证实了气的客观实在性(虽然尚不知其为何物),但这不属于气功科学的范畴,因为它不是用气功的方法为手段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不仅如此,它与气功科学的根本区别还在于:现代科学所关心的是这些生命功能在现代科学中的属性是什么,而气功科学所关心的是如何产生这些功能、如何使生命活动从一个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气功科学和人体生命科学
人体生命科学和气功科学,都以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气功科学和属于现代科学领域的解剖学、生理学、细胞学、胚胎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脑科学、心理学……等等一样,是属于同一母系统的。区别在于它们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不同,生物物理用的是物理学方法,生物化学用的化学方法,人体解剖学用的机体解剖的方法,而气功科学用的则是实践超常智能的方法。
但是,现代科学是有其特定的规范的,是有其特定的方法论基础的。对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等等学科来说,在研究人体生命运动时,它们的差别主要是方法学上的差异,而它们的方法论基础则是共同的,因而,都属于现代科学范畴。因此,它们都是现代科学范畴里的人体生命科学的分支领域。但是,气功科学与此不同,它所应用的特殊的方法——气功的内求法,有其特有的方法论、认识论基础,这个基础是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原则截然不同的,因而是现代科学的规范所不能容纳的。所以,气功科学不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是独立于现代科学之外的一个新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气功科学与从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人体生命科学是不同的,二者更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确切地说:气功科学和人体生命科学是立足于人类不同的文化基础(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从不同的层次、用根本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同一个问题——人体生命运动的两门独立的学科,它们各自独立,而在方法论、认识论上是对立而又互补的。
(三)气功和气功科学
气功科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人们的气功实践。因此,毫无疑问,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但是,有气功并不等于有了超常功能,即使有了超常功能不以之进行研究与应用,仍然不是气功科学,因而气功仅仅是气功科学的一部分。而且,气功科学的崛起,是有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的,有了气功,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也不会形成气功科学。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气功成了宗教神学的奴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科学的背景,没有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即使有气功,也不会有气功科学。气功自身是不可能自发演变而成为气功科学的。
另一方面,气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也对气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气功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靠的是人们通过气功实践而获得的超常智能,而这种能力的获得,是人们的气功造诣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的事,而且和所练功法有密切关系。所以,作为气功科学的基本方法,人们对气功的要求比一般的气功锻炼高得多,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功锻炼大多以祛病强身、健美身心为目标,超常功能的出现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人的生命运动达于某种优化状态以后的一种自在的功能。而在气功科学里,因气功实践而获得的超常智能(超感觉能力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超感觉能力之于气功科学,其重要性就像现代科学仪器之于现代科学一样,是实验成败关键之所在。所以,就气功科学而言,人们的气功实践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要使得人们把某些高级的生命功能状态下所具有的自在的超常功能,通过一定的方法,经过持恒的学习,变为人们的自觉的超常智能。这种特殊的学习,就是气功实践。
按照传统的气功理论,对于因练功而获得的超常智能,应该会而不用。因为,这些超常的智能是人的“精气之极”,是“道之华”。这些功能的使用,颇耗人之神气,有碍于功夫的增长,有害于自身的生命运动。但气功对于气功科学来说,就是要自觉地运用这种超常智能去研究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故对于这类超常智能来说,气功科学的原则是:“学以致用。”这样,气功科学就给气功本身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能否找到一些途径,使得通过气功而获得的超常智能适当地、合理地使用,不仅不妨碍人自身的生命运动,反而能促使人的生命运动向更高级的功能态跃迁。智能气功的实践证明,这是可能的。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大推动气功本身的发展。
其次,气功科学的目标是要认识作为人天整体的人的生命的规律,并进而运用这些规律改造自身,实现人的生命运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自身)必定是社会性的群体行为,故对气功科学来说,气功实践必定是社会群体的实践,必定是公开的开放性的群体实践。而传统气功所强调的是练功者的个体实践,而且从本质上来讲,大多是以“独善其身”为目标的个体实践。而个体的气功实践是得不到关于人体生命本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果的。所以,气功科学对气功提出了另一个新课题就是:在继承传统气功遗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适合于群体实践的气功。而气功从内容到形式的由个体实践而群体实践、由神秘而公开、由封闭而开放、由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的变革,实际上意味着传统气功到气功科学的飞跃,并蕴涵着气功实践者的意识深处由“我”而“公”的升华。
总之,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而气功科学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改变了气功的内涵,并从内容到形式改变了气功本身。这就是气功和气功科学的辩证关系。
(四)气功学和气功科学
气功效应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气功态是确实存在的,是人的生命运动所固有的高级的生命运动状态。从这一事实出发,气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体能动地使自身的生命运动状态跃迁而达于某种高级的功能态的方法的实践。众所周知,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的超巨系统。因此,①人的生命具有多种稳态,优于常态的稳态(气功态)不止一个,它们本身是多层次的;②即使是实现同一种稳态的跃迁(由常态——同一个气功态),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复杂系统,尤其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固有特性。基于上述两点,人实现自身稳态跃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气功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多面体。而每一个层次上、每一个方面、每一种功法,都有它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和道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功理。
古人称练功虽然也可以出现超常智能,但由于功法属封闭性,即主要依靠自身的精气神来修炼,所以超常智能出现后,主张会而不用,以免消耗真气而影响功夫上进。因之更不可能主动运用超常智能去进行有计划地研究工作了。鉴于此,古典气功(以及当代流行的有成就的功法)虽然超越了简单的经验阶段,而且达到了有方法、有理论、有基础知识等的学问层次。但与气功科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而它只能称作气功学。
据此,我们可以对气功学的定义作如下规范:
气功学是关于气功的练功方法、原理以及基础理论的学问。
由此可见:
(一)气功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功本身,是从特定的方法论和宇宙观(包括生命观)基础出发,研究人体自身生命运动达于某种高级稳态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是怎样通过学习(练气功)而获得超常智能的。而气功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作为天人整体的生命运动的规律,气功本身只是它用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它研究的主题。这是气功学和气功科学的分界所在。
但是,气功实践使人的生命运动在稳态发生在跃迁的原理本身,也是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部分,故在这个意义上,气功学是气功科学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而气功学为气功提供了方法论和宇宙观基础,因此,气功学是气功科学的基础。二者在方法论和认识上是同一的。
(二)历史地看,气功学古已有之,是中华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古文明,又对中华古代文化的发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气功科学虽然同样根植于中华古文明,但它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物质背景上,作为现代科学的互补的对立面崛起的。二者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不同。这是气功学与气功科学的第二个主要差别。
(三)顺便谈谈“唯象气功学”的问题。气功学或气功科学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已如前述。但是否因此就把古已有之的这门气功学问只看成简单的经验而连前科学或唯象科学也不算呢?钱学钱同志讲过:“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又说:“这些还没纳入现代科学体系而又自成体系的学问,只能是前科学”。钱老还进一步谈到前科学与唯象科学的关系,说:“什么是唯象学问?它也是前科学性质”,又说:“什么是唯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以上见《建立唯象气功学》)按照上述原则,对照一下气功的古典理论,可以发现,气功是较中医更加系统、更加有实践性的学问,古典气功学是符合上述前科学内涵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典气功学对练功出现的结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当然,只不过它囿于历史时代的限制,未能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罢了。古典气功学中,有一般理论,也有具体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改造自我身心状态的宇宙观、方法论和方法学的集合,古人依之练功,获得了卓著成效。正因为如此,我们把这些气功学问称为古典气功学。征诸现实,讲授功理,教练功法,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开发特异功能都收到了预期效果。对此,若按钱学森同志讲的,“是科学,那理论就能指导实践,说到做到”的标准衡量气功,它应该属于地道的科学,因此在气功领域中,不存在建立唯象气功学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建立唯象理论的学科是人体科学,因为它刚刚兴起,从基础理论到方法学,方法论还都处在萌芽状态,对人的整体性的生命活动的实质尚所知甚微,所以必须从积累素材、总结经验开始,它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气功学与气功科学是另一码事,不应与人体科学等混为一谈。
第二节 气功科学的方法学 方法论
气功科学有着独特的方法学、方法论与方法论基础,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学的主要根据之一。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研究者自身(主体)以外的内容,研究手段(或方法)都是指向自身以外的目的物,对现代科学这样的查获知识的根本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外求法——它是人们已经熟悉的方法。气功科学与之不同,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手段的指向,首先是从自身这个主体入手的,为了区别于外求法,我们姑且称之为内求法——这是气功科学特有的方法学与方法论。
Ⅰ.内求法综述
一、什么叫内求法
它是借助练气功获得的异于常人的超常智能(包括先天的特异功能)来认识、强化、更新自身生命过程,认识、改造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认识、改造大自然属性的方法。
内求法是气功科学认识、改造世界(包括自身生命运动)的根本方法,因此,它应属于气功科学的方法论范畴。征诸实际,气功科学中的内求法,就方法而言,包括接收外界信息的透视法、遥视法、遥听法、意识感知法……以及发放信息的外气发放法、神光发放法、意念发放法……严格说来,这些具体方法才是方法学的内容。
内求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是我们提出的,但并不是说是我们的发明创造,它是在传统气功学的“内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气功中的内求作一简单介绍。
(一)传统气功中的内求
我们知道气功锻炼可以使人体发生多层次的跃迁变化,不仅可以祛病强身,而且还可以开发潜在智能。当人体内的感知能力(包括非常规能力)敏感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察知到人体内的生命运动状况,如各组织器官及其运动,人体内气的流行、聚散、开合变化,以至于经络的循行、功能……通过练气功察知到这些内容,传统气功学中称之为内景;这一察知过程叫内视;对这种查获知识的手段称为内求。需要指出的是在秦汉以前朴素气功时期的古典气功中,内求的含义是泛指通过一定锻炼方法来增强自身的正气、智慧与能力,屈原在《离骚·远游》中说:“内唯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不过,古人未把这一过程正式称为内求,而是称为“反求诸己”,或“反诸己”。如《孟子·离娄上》中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文子·上德》中说“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后世的《二程全书》中说:“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对反诸己应作怎样理解呢?《吕氏春秋·先己》中说:“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诸,去巧做,而游意于无穷之次,事心于自然之途,若此则无害于天矣……是谓得一……故知一则应用变化阔大深渊不可测也。”由此可知,反诸己(内求)实际上就是通过今日说的气功锻炼(包括道德涵养)来增加人的修养能力。不啻如此,古人还认识到内求可以产生超常智能。《管子·内业》中说,“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不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思索生知”。这一段话,不仅指出了不靠占卜而知吉凶,不求诸人而得之于己的正确方法,而且对它的机理也做出了“精气之极也”,而非“鬼神之力也”的唯物主义精辟解释。
古人对内求的作用与机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未被广泛用于实践。因为应用超常智能需要消耗高层次能量,即使是主张入世的古人对此“劳心伤神”的作法,尚称之为“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引自《韩非子》)。而后世气功逐步宗教化——追求成佛成仙,于是这种损气耗神的超常智能则被视为不可随便应用的忌禁范围了。所谓“会而不用”就是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综观上述可知,传统气功的内求,只是古人治学修身的指导思想,其目的主要是以之获得正气,从而提高人们的各种能力,因而它属于气功的实践范畴,而气功科学的内求,则是通过内求获得超常智能,而后主动地、自觉地运用超常智能进行对自身生命与大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因而它不仅进入了科学的方法学、方法论的领域,而且进入了哲学层次的方法论的范畴。由是而知,气功科学所谓的内求是有其特定内容的。
(二)内求法所述的内求的含义
作为气功科学认识、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的根本方法——内求法的实现过程,首先在于内求,其含义有二:
1、指一般练气功过程中的内求。常人要获得超常智能,必须内求于自己意识活动。首先是通过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使主体自身的生命运动达于获得超常智能的高级的状态,这就是较古人所说的“内求诸己”有着更明确的目的、要求和练功的过程。只有这种内求锻炼才能提高意识的“灵明度”,清除对意识干扰,提高对外界的感应能力与作用强度,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实施内求法于客观事物。
2、实施内求技术时的内求。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其指向都是从主体向外的,当实施内求技术时,必须先把意识活动指向自己已形成的超常智能状态。尔后实施接收或发放信息,其注意力集中在意识领域中的超常智能状态中的信息处理。内向集中得越得力,越成功,内求技术发挥的效能越明显,取得的效果越确切、突出。只有把意识活动内向集中到超常智能态,才能对外界客观事物发生作用,它是较古人所说的“知内而达外”大大扩展了实践领域。
二、内求法的特点
(一)认知事物的特点
用内求法认知事物时得到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特点,这包含四层意思:
1、不借助一般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而是借助超常智能直接接收外界各方面的特性,既是“全方位”的,又是同时呈现的。因此不用经过逻辑思维判断,就可以得到客体认识;
2、空间的整体性。这表现在对事物的认知没有空间的限制,遥感诊病即为一例;
3、时间的整体性。即对事物的认知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差别,三种时态一起呈现,预知(或前知)即为此例;
4、时——空整体性。此时所感知的事物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别,即体察到任何事物的时间与空间整体性都是一种真实存在,它是大自然中的形形色色的万物都具有的有别于物质刚性特性的一种共性。当能体察到这一特殊的整体性时,就能随意运用“物质穿通”技能了(如取出封闭容器中的物品)。
应该指出,从1到4,所得认识的整体性的变化有一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的过程,这是和认识主体练功所达层次的进化呈正相关的。还应该指出,用内求法认知事物的整体性,还体现于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即观察和思维过程的一体化。这一点在认识论上也是很重要的。在科学的研究中,“观察的独立性”(指独立于先验的理性的思考)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基本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内求法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整个内求认知的过程中,观察和思维一体化了。
(二)与外界事物作用的特点
不借助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如运动器官,直接用超常智能并不接触客体使之发生作用(超距作用)。如气功师发放外气作用于人体、仪器、试样等使之发生变化,特异功能意念致动等都是这样发挥作用。
三、内求法与心理学中“内省”的区别
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内省”曾经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内省”考察、分析的目标也是认识主体自身,但主要是考察、分析自身的心理过程。十七世纪心理学大师霍布士的研究工作就集中于对自己心理过程的严密观察上。本世纪的詹姆斯和弗洛伊德也都擅长于内省并在内省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学派。他们所用的内省法和气功科学的内求法有何异呢?二者的共同之处是认知的箭头都指向自身,指向内。但他们的内向性运用意识,目标不是使自身的生命运动进入高级状态,而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体察。虽然有人(如詹姆斯)在内省过程中也曾经历过所谓“高峰经验”(类似于入静后的境界),但那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因此,一般来说,西方心理学所用的内省法是一种内向的思维过程,其思维的方法和气功的内向性运用意识不同。而且用以考察自身心理过程的,是常规的思维,不是超常的智能。而气功科学的内求法则是由内向性运用意识—→自身生命功能态的跃迁-→自觉地运用高级功能态下的超常智能来体察自身内部的生命运动-→向更高级生命功能态跃迁的全过程。此二者有质的差别。由此看来,作为气功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内求法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使自身的生命运动状态发生跃迁。如果没有这一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内求法。
Ⅱ.内求法的可行性
一、内求法可以揭示生命奥秘是符合认识逻辑要求的
人类认识任何事物,用以量度的尺度必须精确于被量度的对象,而且认识者的主体运动(即意识运动)的层次要高于、复杂于被认识对象的运动层次。这是被众多的科学家证实了的认识逻辑。正是这个认识逻辑,建立了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使人类认识了以光年计的宇宙与以Å计的微观量子;也正是这个认识逻辑,人类至今未能认识自身的生命运动。因为人的全部生命运动都是与人的高级生命活动——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气功科学认识的对象是人,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因而用建立在形、气基础上的“神”这个尺度,去量度在“神”支配下的形、气运动这个现象,就不能满足认识逻辑的要求。内求法是在练功出现超常功能状态下进行的。在此状态中,一方面增大了人体内在的生命运动的强度,使之容易查获;一方面增强了人体内的各种认识功能(包括意识的综合认识)的灵敏度,这是较常人意识运动更高的层次。因此,它察知生命运动进行的状况就成为可能。
练气功达到一定程度确实可以呈现出超乎常人的功能状态。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期,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对气功师进行了脑电测试,经果表明,练功时人的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不同于清醒态、睡眠态和催眠态的新的功能态,其特点是脑电活动高度有序,表现为:①各脑区脑细胞电活动趋于同步,频率趋于单一化,波幅显著增大,额叶尤为明显;②不同脑叶脑细胞电活动趋于同步,脑电信号相干性提高,尤其是左、右脑脑电相干性明显提高;③脑电稳定性提高,抗声、光刺激能力增强。脑细胞活动有序性提高,意味着“心”对身的调控能力增强,心身更趋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理等过程的有序性亦提高,内耗降低。基础代谢率的观测表明,练功时耗氧量比睡眠时还要低10%,而练功时人是完全清醒的。他们的实验证明,练功时人处于某种优化的生命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谓气功功能态,简称气功态。人体气功态存在的初步实验证实,是近年来对气功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最主要成果之一。
另外,气功和特异功能的实验还证明了气功的外气发放、气功透视查病等功能确实与上述之气功态相关。
这一切为内求法的立论提供了雄辩的科学佐证。
或谓曰:内求法会受到因功法的差异与练功层次不同的影响而产生局限性,因而是不可取的,必须代之以“可重复”的现代科技的实验手段。我们认为,内求法确实是有局限性的,即每个通过内求法得来的知识,仅仅是复杂的人体生命中的沧海一粟,但不能把它看作是内求法的弊病,因而捐弃内求法;须知另结新缘是解决不了这一矛盾的,分析一下事实就清楚了。现代科学已做过的气功研究试验,无一不是检测气功师以内求得来的功能,而且测得的效应还仅仅是气功师功能的一部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只能是建立在局限性基础上的进一步局限化。或谓曰:内求法虽然能满足认识生命活动的认识逻辑,可是它的实用价值如何呢?回答是肯定的。
二、内求法的古今成果
(一)古人以之创立了经络论、气化论
经络学说和气化学说是中医、古气功的理论精髓,这一理论不仅经受了气功、中医数千年实验的检验,而且又经受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初步的但是很有意义的实验的检验,初步证实了气是客观存在的,经络是人体内的有别于神经与血液循环的新的调节系统,但是对其实质尚一无所知。于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应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亦莫能究“气”与经络之究竟。那么,对科学一无所知,技术低下的古人是怎样认识到“气”与经络这种无形而微妙的实在的?是臆断的巧合吗?否,是气功的实践,是内求法创立的。此说并非我们杜撰,历代不少医家对此也是肯定的。《圣济总录》中写道:“闭目内视,五脏历历分明,知其所处,然后五脏可安……视表如里,亦能驱五脏之神,为人治病。”李时珍也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察照之。”从出土的战国初期的《行气玉偑铭》,仅用了四十多个字,把练周天功的过程描述得相当完备,这表明战国时气功已达到相当高度,对周天功的练法与感觉已相当精深。而周天功恰恰是修炼、体察人体经络、气化的适当功种之一,试简述之。
经络周天是周天功(又称河车搬运,亦称周天搬运)的一种,其入手功夫分两步:一是炼气功夫;二是修脉功夫。炼气的功夫是通过一定的呼吸方法与意念活动紧密配合,激发真气的产生,真气充足后,意守部位即可产生热感,到一定程度时,热感即沿一定线路运行。尔后意念紧紧跟随热感运动,亦步亦趋,此即修脉之功。一般是先通任督二脉,随后奇经八脉的其他六脉,十二经脉等均可一一体察出来。进一步练功,对人体的内脏活动,七情变化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亦可体察出来。练功体察到的真气运行的路径就是经络,周身的各种变化就是气与气化,这一切统称内景。正是通过气功实践的内景的观察,获得了人体经络、脏腑、气化等一系列的较完整的认识。
对于气功实践创立经络、气化理论的说法,现在尚未被中医界与史学界广泛接受或认可。现在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古人用器具(如石块等)、手指触碰身体时,触发了循经感传现象,通过长期积累,于是乎发现了人体经络。这种说法似乎很合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但是,它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①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都按照上述经络发现的模式,参照已有的经络学说,用机械、声、电、光刺激,同位素标记照相等技术去触发循经感传并测定感传的路线,做了大量实验,仍然无法得到确定的结果,甚至连人体上最短、最简单的一种经络都是如此。②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春秋,殷商的甲骨文只是祭祀、占卜时,刻上的一些简单的记号,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是东汉人,印刷术还要晚一些。交通闭塞,行旅艰难,因而游子思归之相思离情一直是古典文学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同行学术讨论是不可能的;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医药学一直是靠师徒口传身授而继承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竟然在文字记载刚刚开始的战国时代,就能够通过先人和自己在无意识的、随机的触碰过程中触发的经络传感的经验的积累,而建立起如此完备的经络学说,实在是不可思议。这就表明了用常规方法建立经络、气化理论是不可能的。它从反面为气功立说提供了雄辩的佐证。
(二)当代的实践、实验成果
近年来,练气功的人与日俱增,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经络、气化现象者很多。其中周天功经脉现象最多,就小周天而言,有督升任降者,有背部三条线上升,胸前三条线下降者,也有在督升任降的同时,任升督降双重循环者……以大周天而论,有任降督升加十二经脉逐经循行者;有任督循行加四肢一往一来者;有从涌泉上冲顶门者;有从头部沿经下降至四肢如卫气循行者……除大、小周天外,还有卯酉周天,即从下丹田起,从体左侧上升至头顶,再沿体右侧下降,回归下丹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如此,一些经络敏感的人,在某种刺激诱导下,可以感知经络的存在。上海王卜雄等人用入静法,可使常人变为经络敏感的人,成功率达88%。
另外,更加喜人的是,古老的经络学说,得到了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证,国外用基里安照相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发现人体周围生物光分布与气功的辉光相吻合,人体中的能量线与经络分布走行{向}相吻合,能线上的能体翰旋和针灸的穴位相吻合,分布在人体腹背中线上的十二个次大能体翰旋,与周天功十二规程相吻合……
(三)内求法作为气功科学的研究手段,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掌握与运用
因为超常功能非少数人所特有,在一般人中也是存在的。实验证明,特异功能可以通过训练而诱发。据报道,北京大学曾随机选取了40名10岁左右的儿童经过短期训练(方法让他们和有这种功能的儿童一起不用眼睛识别图形),结果有60%的儿童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非视觉图形识别的能力。北京师范学院的实践证明,意识致动的能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而诱发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意识作用,即使在未经训练的一般人身上,也是存在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应用科学院曾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观察一般人的心灵能能力。如要求随机选取的受试者,用意识使热敏电阻的温度提高几千分之一度,或用意念使干涉仪中的镜子的距离改变十万分之一厘米……结果是肯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常人也有属于内求范畴的特异功能,只不过功能比较微弱而已,然而气功锻炼可以使这些功能强化得以显现。以我们智能功为例,进修学院的学员学习3个月以后,有40%左右的人初步具备意识感知查病的能力,有5%~10%的学员具有遥感功能。这一切充分说明用练气功获得的超常功能来研究认识世界,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Ⅲ.内求法的原则——方法论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改造大自然(包括人体自身)时,方法论与认识论往往是紧密相关的,它们都是由宇宙观决定的。气功科学的内求法的内求功能,同样是人脑的功能(确切地说是意元体的功能,详见《智能气功科学精义·意识和意元体简述》)。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像常态功能那样,由感性到理性,需要经过繁杂的逻辑推理等等抽象过程才能完成;而是直接得到有关事物的整体性或本质性认识。这一过程和通常说的直觉、灵感很相像。从气功科学的观点来看,直觉与灵感很相像。从气功科学的观点来看,直觉与灵感实质上属于内求功能的自为体现,是内求智能的初级表现;气功科学的内求法表现出的功能,是一个自觉地运用过程。它虽然也是瞬时出现结果,没有逻辑推理过程,但施术得到的结果也是比较明晰的,因此它与直觉灵感相比,确实是从自为上升到了自觉的螺旋。诚然,内求得到的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也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一检验的过程,同时既是变革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认识的过程。在气功科学中,似乎是认识论、方法论合一了,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合一了,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所以实施内求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与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必须具备超常智能
气功科学的内求法,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是依靠人的超常智能,它可以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先天的特异功能,而更主要的是通过一定的锻炼方法——主要是气功的方法获得的超常智能。施术者的超常智能所达到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人认识世界的广度、深度与准确度,决定着改造世界的精微度与可靠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气功科学的研究对研究者的“超常智能”层次的依赖,和现代科学研究中对仪器装备和人员素质的依赖相仿佛。以超常智能作为气功科学的研究手段的优越性在于,它在研究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时,在研究作为整体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不改变被认识事物的本身,属于直接体察它们的自然属性、运动过程以及发生条件,是对真实情况的写照。但是由于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关于事物的认识,严重地依赖于主体超常智能所达的层次,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常规文化素养,所以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另外,人的意识活动对生命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之体察到的变化又会打上功法与修炼的烙印。这是内求法的神秘性与任意性的不足,是气功科学在发展中所必须克服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气功实践,是解决这个难题根本的途径。
二、运用内求法的过程是自身生命活动不断升华的过程
在气功科学里,运用内求法的过程是一个练功过程,因之这一运用过程可以提高实施者的功力,从而完善自身的生命活动,这表现在:
(一)气功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人体从健康层次的低水平达到高水平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且这个研究过程是一个逐级完善自身的过程。因为在练气功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来增强人体生命机能,其中被敏锐了的感触机能(即超常智能)成了体察(研究)生命活动的手段,而这个体察(即内求)过程,又是更高一层运用意识。人体内在的感触机能越是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就越深刻,相应的人体的身心机能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在这里,内向性运用意识的过程,是对人体的认识过程,又是对人体改革更新过程;是增加主观认识能力的过程,又是变革自身这个客观存在的过程。
(二)即使是用超常智能体察外界事物,或施作用于外物(由于智能气功提出了混元整体理论及其练功方法),也成了练功与提高功力的过程。智能气功改变了传统气功的练功,强调自身的气与外界混元气同时锻炼,强调把自然界的混元气收归己用,因而特别重视外界混元气调动能力的锻炼。内求法施作用于外物的过程,是调动外界混元气的过程(而不是消耗自身精气去完成预定任务),所以它是变相的练功过程。征诸实际,智能气功的辅导员坚持为人治病或组场教功者,大多长功较快。内求法的察知外界事物,也是由于借助大自然混元气,免去了自身的消耗,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混元气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功力。
三、内求法必须以外求知识为基础
外求知识主要指现代科学、哲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常识,它们是借助常态智能建立的。常态智能与超常智能相较,虽然显得“粗浊”,接收的信息是事物的各个侧面的局部属性,然而内求法必须以之为基础,超常智能所能认知的范围与深度,往往和超常智能所达到的层次相应。譬如古代的气功大家所具备的超常智能的水平不谓不高,但是他们在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古代——超常智能所涉及的范围很小,精微度更谈不上——他们只能认识那个层次的关于世界的总画面,而不能察知其细微画面,这是因为:
(一)超常智能虽然有着较常态智能深刻得多,广泛得多的接受事物整体性信息的功能,但在认知事物时必须借助意识指令——这些都是常态智能建立起来的——把超常智能集中注意到目的物,唯此才能予以辩认;如果常态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够,就无法发出相应的意识指令以寻找目的物,从而使超常智能处于茫然无措的境地,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因而得不到结果。
(二)超常智能可以接受各种信息,但是如何捕捉有效信息并予以判断,则需要借助意识中已建立起的参照系中的各种模式——这又是常态智能建立起来的——做衡量的标志。超常智能虽然经常在发明创造中发挥作用,然而那是在常态智能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超常智能发放信息作用于目的物,也必须有常态智能对该物的认知作基础,否则离开常态意识的导向,也是无法作用于目的物的。
(四)超常智能所接收的信息与发放,信息价值的评估(是否真正起作用),不仅要靠众多的内求实验的重复而且也要借助在一定范围上或程度上的外求法的实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气功科学的内求法,并非单纯的内求,而是溶外求于其中的,不仅如此,在应用内求法对生命与大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得到为数众多的素材,也需要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演绎等逻辑推理——这又是外求法的根本思维原则——进行加工,非此对复杂的多层次的生命运动是难以得到正确的完整的知识的。
第三节 气功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混元整体论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一般原则,它和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宇宙观)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宇宙观和方法论总是相互适应、相互耦合的。一定的方法论,将导致相应的宇宙观;而一定的宇宙观,也要求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在某种意义上,二者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混元整体观是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智能气功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础——可供气功科学借鉴,它包括混元论、整体论、意识论、道德论、人的混元气等内容,这里仅简单介绍前两部分。
Ⅰ.混元理论
对大千世界本源的执着的探究,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中外古今,无不如此。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世间一切物质都是由一些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所构成的,这就是著名的原子论。不同于此,中国的先哲们把宇宙的根本,归结为某种无形的连续的整体性的存在,对这种最根本的存在,老子称之谓“道”,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的则称之谓“气”,如《西升经》谓:“混元之气,自无而生有,有曰太极。”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乾称》)。有的则归结为阴阳。《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以上各家的观点表面看来似乎各主一说,其实若仔细分析之,三者本无轩轾。《云笈七签·元气论》中就明确指出“道即元气也”,又说,“元气一性,阴阳二体。”如此看来,道、元气、阴阳可以统统归之为一个(气),这个气不是空气、气体的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精微物质,这就是古典气功学中的“万物本原一气”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形象之物为“器”;有形有象之“器”又可转化为无(古人所说的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相对于形象之物的无,实即指元气)。这一“有无相生”的规律反复环转,就形成了宇宙万物的演化。智能气功科学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哲学与练功体会,提出了“混元理论”。这里的混元二字,从字义上讲,混是混化、混成之意,元就是一的意思。混元二字,又是一个特殊词汇,包含着众多的内容。混元理论包括:混元物质观、混元变化观、混元时空观三部分:
一、混元物质观
(一)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混元整体。
(二)宇宙中有两类物质的存在形式:一是无形无象的非实体物质的存在形式,我们称此为混元气。它虽然无形无象,但它是由形、气、质混化而成的,在这里形、气呈隐伏状态,混然不可区分;另一是有形有象的实体性物质的存在形式,我们称此为实体。实体是由非实体的混元气凝聚而成的,有形有象的实体又可分散化为无形无象的混元气。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无形无象的混元气看作狭义的混元气,是混元气的常例;把实体物质看作广义上的混元气的特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宇宙就是这两类物质相互作用、转化、演化的混元整体。
(三)任何一个实体物,不仅在其内部,而且在其周围,都有该实体物的混元气。实体物是该物混元气的凝聚表现形式,实体物周围的混元气是其弥散的表现形式。实体物质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大,它外面的混元气的浓度越大,延展范围也越广。实体物的构成、性能的变化,可引起弥散在实体物周围的混元气的变化,反之亦然。任何实体物都是该物的实体存在与非实体存在的统一体,对此,我们称之为混元体,也可以分化形成低层次混元体。对于混元体的整体特性,人的超常智能可以察知,而现代的科技手段对它束手无策。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在认知事物的某一特性时,往往是以排斥其它特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诸方面特性。当代科学只能揭示事物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性,而不能揭示以整体混元特性为主要形式的生命运动的特性,其因盖此。
(四)混元气与实体物都有不同层次。由于实体物是由混元气凝聚而成的,所以在宇宙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层次是混元气的原始层次,可称之为原始混元气。它是一种质地均匀、性能没有区别的特殊物质,它充满整个宇宙,并贯穿于万物之中,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可以演化生成不同层次的非实体物质——混元气,并进而凝聚成各种有形之物——实体。在混元气的凝聚过程中,它所包容的形气质整体特性被缩聚到一定“浓度”时,就形成了显现的形、气、质特有现象——实体物。与此同时,该混元气也连续分布于该实体物之周围,从而形成了前述的混元体。现代科学已知的物质,从原子、分子到植物、动物、人,都是混元体的不同层次的表现。人脑的混元气称为意元体,是混元气的最高层次表现,它与原始混元气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层次的区别。人脑混元气不仅较原始混元气的成份复杂得多,而且有主观随意性,即主观能动性,可引发原始混元气的各种变化。
二、混元变化观
混元理论认为,任何物质都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其变化形式有二:
(一)实体物与非实体物的相互转化,此即古人说的“有无相生”,这一过程是混元气聚散达到特定临界的结果。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这一过程是遵从自然规律的变化的。当人有了意识活动后,特定的意识活动也可完成这种聚散过程。练气功的任务之一,就是强化意识聚散混元气的能力。
(二)有形之物的变化虽然有从简单到复杂与从复杂到简单两种变化方式,但其过程都是在原始混元气的背景中进行的,每一事物都不断地进行着开、合、聚、散、出、入、化的运动,每一事物的变化都是与周围的混元体相互作用、混元的结果。
三、混元时空观
(一)混元时间观:常态智能认为时间是事物变化的连续性表现,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该事物的无数个瞬间表现的集合,这与数学中的直线是点的集合很相似,这也许是人们说的“时间的一维特性”的根据吧!混元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瞬间表现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绝对的,1、任何瞬间的事物,都积淀着已过去的变化内容,这可以用红外线复像术比附说明之。例如:某人于某地某时的活动情况,在该人离开该地一些时间里,可以用红外线复像法把当时的情况拍摄出来。这是某人已经过去了的变化在空间留下的迹象。同理,这些过去的变化迹象也可积留在该实体物之内。2、任何瞬间的事物,都蕴含着未来变化的萌芽,这可以用生物光照相术比附说明之。例如:树木的叶子未生长出来之前,已经可以用生物光照相法照出叶子的雏形来,这表明树木长叶的枝条中,蕴含了它的未来的变化的景象。鉴于上述两点,混元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瞬间所呈之像,都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混元状态,所以用超常智能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查知过去、未来的变化。
(二)混元空间观:混元理论认为,空间不是真空(也不存在真空),是原始混元气的存在形式,它可以包容万事万物,也可以贯穿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混元气,可以凭借原始混元气(空间)的传递作用而相互影响(如混元变化观中所述)。其结果,既可以使万事万物混元气呈现出互相包容,也可以使万事万物的混元气“贮存”在原始混元气中。由于原始混元气的匀态、无区别特性,使之呈现出超时空状态,因而使得包容在其中的各种混元气呈现出遍布状态,超常智能可以从某具体实物中查获到它包容的其它事物的属性,进而还可以从虚无中领悟到具体事物的属性,其根据即基于此。
Ⅱ.整体论
这里所述的整体论是混元整体论的一部分,它与现代科学的整体论有不少相通的见解。
混元整体论认为,整体是该事物所包含的各部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在与外界的相互联系中显示出的完整的独立个体表现。它不是各部分相加的和,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结构构成与功能的统一及其动态平衡。整体的特性贯穿于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中,从而使部分体现整体的特性。
混元整体理论的物质观、变化观、时空观论述了它们的混化归一的特性,然而,经过混元而达到的“一”就是整体,所以混元论与整体论是不可分割的,如混元论的物质观与变化观所表述的就是事物的实体物质、非实体物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混化归一过程和状态,这本身就是完整的整体观。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事物的整体特性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本节讲的整体观只是混元理论在整体特性方面的扩展,包括宇宙整体论、人天整体论、人体整体论。
一、宇宙整体论
混元论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演化着的混元整体,它包含的所有星球天体以及星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始混元气演化而来,经过长期演化,又复归于原始混元气,试简述之。
我们同意现代天文科学的主张:所有星球(包括地球与我们的太阳系)都有生灭过程。我们的繁华似锦的地球以及千变万化的太阳系,正在走向“消亡”的过程。当太阳中的氢燃烧殆尽时,将随着中心引力的增加产生坍塌,虽然会再度爆炸而形成体积庞大的红巨星,但终将回归缩小,形成密度极高、质量巨大而体积相对狭小的白矮星(原子电离、电子形成简并电子云和原子核混合)、中子星(电子、质子消失,简并中子形成)。
届时各星球的差异就不见了,走上了初步的统一,万物的形气质,高度的集中到形体中。同时,形体周围弥散的混元气密度、广袤度也相应地增大。当宇宙的星体缩小到非常小时(譬如说小到原子或更小的粒子),在它外面的混元气就扩展至非常大,当形气质向内集中就达到了形气质互相无以区分的临界线,刹那间,呈现出内外无别、均匀一致的混元态,这与协同学中所说的“癌界无阻尼”现象很相似。尔后随即转入新的首序,而发生相变,这一局面相当天文科学所称的大爆炸,于是,又进入了宇宙学所描述的凝聚变化过程,从无形到有形,从简单到复杂,再历经天文物理学的诸过程,形成新的太阳系,行星逐步形成,进而演化出各星球的万事万物,以致于人类的出现。
二、人天整体论(这里的天,指自然与社会环境)
人与周围环境、社会的整体性是混元整体观的又一内容。
(一)人与自然是一整体
人类对于宇宙的根本认识是和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分不开的,因为,人是认识的主体。而就其实践意义来看,人对“自我”的认识比对宇宙本源的探索更为要紧。因为说到底,人生就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保存)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然而人不是孤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大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对此,可从常态智能与超常智能两条不同的认识途径叙述之:
1.常态智能状态下(物理学时空框架里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性
人类是地球自然变化的最高阶段的产物,它虽然直接从高级动物进化而来,但在人类的生命体内淀积着地球从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人的演化规律及物质特性。这一演化长链每前进一步,都是大自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人体总是与天地万物互相连系、作用着的统一整体。对此,德国哲学家奥肯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因此必然地把一切囊括在自身之内,正如果子把果树以前的各个发展阶段包括在自身之内一样。一句话,人必然是代表整个宇宙的小象。”(《自然科学史》)斯蒂芬F梅森)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辩证法》)为了加深对人与自然是一完整统一体的认识,下面再从物质的不同层次说明之。
(1)大自然的循环物质:大自然的无生机物质→植物合成各种营养物质→动物把它消耗掉排出废物→经微生物分解→回归自然界,人也是这个循环圈中的一个环节。
(2)大自然的能量交换:地球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人类直接或间接(如通过化学能或生化能)来吸收太阳能。尔后又通过人体各种活动把能量发放到自然界。
(3)信息交换:这里所谓的信息与现代科学规范的信息的定义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这里所谓信息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时空构成特性(由基质、数量、形态三要素组成)而言。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信息,人在自然界中生活,无时不与自然界进行信息交换,它较上述的物质、能量的交换更加细微,不易被人们所查觉,但在人身体中却发生了作用。譬如有的人到某一地方会自然而然的感到有舒适、轻松、身心愉悦之感,这不一定都是负离子的作用(因为有很多地方不具备负离子的发生条件);而有的地方则易使之烦躁、不适,或觉得别扭等感觉……当然对信息的接收与每个人的内在条件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整体性不仅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人和自然界其他物质的区别——由于人类有了自己的最根本特点——意识活动,不仅能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发生变化,使自身与周围环境保持完整联系,而且能主动地反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符合人类生命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劳动使人的精神(包括各种社会知识)异化为供人类需求的各种物质;并把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人”化,使之代替并极大限度地增强了人类的功能。这一切把人类和自然界的联系更加密切了。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人类与古人相较,人与自然的混元整体特性的质量、广度、深度都有了显著的差异,这是每个智能气功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2.超常智能状态下的(气功科学框架里)人体与自然的统一整体性
(1)人与天地万物本源于一气,智能气功科学与传统气功学都认为万物本源一气。前述的混元理论指出,宇宙中的所有一切,都是从原始混元气演化而成的,因而彼此间保持着内在同一性。鉴于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在原始混合气的背景中演化的,因而原始混元气又成了万物联系的媒介。它是万物可以互相作用的根据。
(2)人摄取外界混元气为己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不断摄取外界混元气,混化为自身的混元气的过程。这表现在:第一,对实体性物质的摄取,混元理论认为,任何实体物都是由混元气凝聚而成的,当人摄取实体物后,将其分解达到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微细组元形态后,被人体混元气同化,构成人体的一部分。这些细小的组成内容,和它在自然界的属性虽然不等同,但也不会完全消失。换句话说,人体中的所有物质都还保留着它在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特性。这正是人和自然保持着统一完整性的内容之一。第二,与外界混元气的融合,人和其他实体物一样,在其周围有一定范围、一定密度的稀疏的混元气,这些混元气可以交叉交互存在;也可以互相渗透、融合,或将外界混元气摄为己有,并进而影响实体的变化——此即现代科学中说的“变异”;或将自己混元气作用于外界,使外界物体受到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打上人的记印。人体与外界互相影响,不断交换混元气,久而久之,呈现出了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完整统一性。
(二)人与社会是一有机整体
众所周知,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对每一个人来说,按照天人整体观,人的生命体现于他和其他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于他所受的社会约束之中。真正完全孤立于人类社会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社会的全部背景中进行的,这个社会背景不仅包括人际关系,而且有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环境等。这一切都是和人类相互作用着的外环境,因而它是和人身混元体相互作用并使之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类正是在生产环境、条件不断改进的前提下从愚昧向文明发展的。随着人类的发展,很多自然之物逐步进入社会领域,使人类社会环境复杂化,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道德、哲学、信仰以及风俗习惯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成为每个人精神的统治力量;而每个人的社会表现又成为影响他人的环境。这一切把人类社会联结成一个不断前进的混化整体,在其中生活着的个人,都是这一混化整体的写照。气功科学认为,人的意识活动、道德状态与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肉体的与精神的)有着密切联系,而前者又是社会所决定的,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全集》卷三第7页)
(三)人体整体论
现代科学、医学一致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有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命的、意识的多层次的复杂运动。各层次的物质运动不是平行的,而是统一于整体生命的。其中的任何局部物质的性能与该物质在人体外的自然界中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差异,就拿最简单、最基本的电子转移数来说,人体内线粒体“呼吸系统”的电子转移数达到107-108/M.sec,远比无机系统的10-2-102/M.sec高。也就是说,人体内的各部分都是服从人体生命这个整体特性的,那么人体是怎样的整体呢?混元整体观认为:人体是精(形)、气、神(意识)三位一体的整体,其中的精(形)是人体混元气的凝聚实体物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依附;气是人体混元气非实体性物态,是整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起着充养形神的作用;神(意识)是人体混元气的特殊表现形式——意元体中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三者的表现形式虽然有很大差异,那只是人体混元气的不同存在形式及其显现出的性能罢了,三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三者不是一层次上的平行存在物。其中精(形)是人体生命的基础,形靠气充养、靠神支配,但又是神气的依附(或称寓所)。在低等生命过程中(如人的胎儿时期),神气统一于形体,“服务”于胎儿形体发育的需要。气既连于形,又连于神。是人体形、神的中介,是维系与表征生命活动整体性的无形无象的物质。气可以聚而成形,也可化而为神。形、气相合,听命于神,是展现常态智能的基础。练气功而展现出的超常智能,第一步是要使形、神统一于气,如不借助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发放外气”,就是这一状态的表现。练功至高层次,可达到形、气统一于神,从而进入隐显自如的境地。总之,人这个整体是有不同形式与层次的。人体的各个局部都贯穿着包容人身整体特性的混元气,因而每个局部可体现出人的整体生命的特性。
三、混元整体理论的特点
(一)混元整体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该整体观理论虽然有关于整个自然界的整体变化理论,但主要是以人为核心,是为了使人在生命领域获得解放自由,说的更直接一些,它是为优化人类生命运动服务的,尽管它对很多学科都有意义,但最终结果仍然要返回到益于人这个根本点上来。
(二)混元整体论是唯物一元论的精神、物质统一观
混元整体理论认为(意识)是特殊混元气——意元体的运动,也就是说意识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运动形式,它不仅与人体混元气有同一性,而且与大自然界的混元气有同一性,它不仅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的混元气使之发生变化,而且可以作用于自身以外的混元气使之发生变化。这不仅为智能气功科学包含的全部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古气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果气和神是两个东西,怎么能通过炼气化成神呢?
(三)混元整体论认为人类的意元体较宇宙原始混元气是上升了一个螺旋
原始混元气无形无象,质量和能量处于隐态,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没有任何区别的匀态物,但它能演化出有能量、质量的万事万物,直至到人。人的意识活动是意元体的活动,而意元体是脑细胞的混元气密集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它对脑组织——实体性物质来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它自身的质地无形无象、能量和质量也是处于隐态,意识活动宁静时,其内部无差别,当出现运动时可调集能量以至形成质量变化,这与原始混元气很相像。另外它不仅可以反映外界事物,也可以反映自身的内部活动,可以导致各种物质变化。有了主动性,可以使自然界朝着人的主观意愿方面变化。这对原始混元气的完全自然变化来说无疑是上升了一个螺旋。原始混元气是宇宙各物质层次祖始与基础,它可以“自下而上”贯穿各层次;意元体是各层次混元体之峰巅,它可以“自上而下”贯穿各层次。不仅如此,宇宙中的各星球的变化规律,也因出现了人类而呈现出不同。有人类的星球的命运开始不同程度地随着人类获得自由的程度发生变化。
四、混元整体论的层次性
混元理论认为任何混元整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特性混化而成的,因之使混元整体呈现出层次性。它既可以表现为混元整体演化过程的层次,也可以表现为同一事物中的层次。譬如整个宇宙包括原始混元气层次与实体物质(混元体)层次,此后者又可分无生机实体物层次与有生机(包括植物与动物)实体物层次。拿人体来说,又可分为物理、化学、生命、意识等运动层次。总之,混元整体是由其所含的各个部分(或各个阶段)混化而成的。对此,我们必须注意到:
(一)要把认识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变化规律,还要把认识的对象看作是比它更高级的层次上的整体的一部分。在所有高层次的整体的背景之中,来进行考察。所谓整体只是它所属的局部的整体,它是由各局部特性及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特性,加上周围环境的作用形成的。
(二)对于不同层次的事物应该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认识它。这在科学领域就有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气功方法等的不同。对于气功来说,则从不同层次的整体论来认识人的生命现象,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功理、功法的根源。
(三)既然各层次属于一个整体,就必然有其同一性贯穿各层次、各部分之中,因之能抓住同一性这个根本,对把握整体可起到提纲携领作用,智能气功的功理、功法就{是}依此立论的。
(四)各层次间可以转化,低层次可以跃迁高层次——这表现为前述的各层次的演进,也可以由高层次失掉该层次的特性下降到低层次。譬如,人初生后不能获得特有的意识(如狼孩、虎孩)可退化进入一般动物层次;动物死亡可回归无生机层次;有形物质回归为能量形式等。每一层次都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低层次简单迭加。
五、混元整体论的时间、空间的不界定性
混元整体论认为整个宇宙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它包容的各个物质层次,在时间、空间上虽然不是无限的,但其界限是不定的。其中原始混元气与意元体是进入非物理时空状态的,而实体物质的混元整体在时空上则呈现出不界定性:实体混元气弥散存在的范围难以界定(这个好理解,不再举例);其演进过程在长叶子的部位已露出了叶子混元气的端倪,这一点已被生物光照像所证实,这也是气功师能预知未来与了解过去的变化的理论根据。
六、研究、认识的主体与对象的整体性
这里所谓的主体指研究者本身的意识活动(更准确地说是指超常智能),客体指被研究的对象,包括练功者自身生命活动与外界自然被研究的客观实在。混元整体观认为研究、认识之主体与被研究、认识的客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呈现出两者之间的整体性,这表现在:
(一)当练功者体察自身内在的生命运动时,能体察的主体——超常智能是练功者的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被体察的自身生命活动这个被“研究”的对象,也是练功者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两者有着高度同一性。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之主体与被研究的客体都统一在人自身练功的整体生命运动过程之中了。
(二)当用超常智能(主体)研究外在的对象(客体)时,超常智能是发挥其整体性功能来变革客体的整体性特点的,使主体与客体在整体相关状态中得到了统一,这也就是使研究者(主体)能把观察过程(用超常智能体察)与思维过程合而为一,呈现“顿悟”形式的根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