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嘉敏与番茄时钟的故事
嘉敏是2013年入职的一位新人,出生于1990年,是一个标准的90后。在入班前,已经听闻她是新人中能力最好的一个。初次见面,没有感觉到她与80后有明显的区别,只是看上去像白纸一样,没有经过什么历练。入班后,她的工作态度使人比较放心,遇到不明白的业务及操作问题,都会及时请教我和峰哥。不过,三个月过后,她的缺点也慢慢浮现出来。工作效率比较慢,差错也比初上岗时增多。
差错增多的问题,通常是新人入班后时间渐长,老员工对新人的帮助和照顾减少有关。而工作效率慢的问题一般也与她新人的身份有关。但再细心观察,她第三个月的小时处理数还不及入班的第一个月,而且小休时长也比同期入班的新人高。于是,我和峰哥私下找她聊了一下。她说现在感觉工作比较枯燥,被客户骂多了也常常会心情不佳,工作时很容易感觉到疲劳。她看到我经常小休,有时会想借小休来调整一下,小休的时长也就增加了。回到工作岗位时,觉得休息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到工作效率,所以加快了接Call和下单的速度,不知不觉的又导致了差错的增多。
我跟她说,我的小休不是随便申请的,是每接够15个电话才申请小休。小休不干活是想要的,工作接Call是不想要的,这是人的共性。每个话务员都是这样,但获取前提是先付出。所以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我的工作,再去享受小休时间。小休时间是对我工作成果来得最快的奖励。这样称之为“即时正反馈”。这跟打电子游戏差不多,打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升级或获取装备一样,劳动的成功一下子就可以转化为收获。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能保证质量。而且这样做也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在工作时间里,我只会想着怎样最快最好地完成工作,不想其它。这样15个电话的工作时间就一瞬而过了。
过了几天,我发现嘉敏放在桌上的笔记本多了一些符号。我好奇地问了下,她说这是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她用手机来记时间,笔记本上画的就是时间分段的标记。一个月后,她的工作效率及差错有了明显改善。
在我看来,她这种做法跟我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做间隔的单位不一样而已。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效仿我以接Call数作为计算单位,而要使用25分钟这种番茄时钟。她答到:作为新人,她无法保证自己的小时处理数,所以按时间作为间隔单位比较好操作。按网络上资料,这种番茄工作法可以减轻时间焦虑、 唤醒激励机制、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现在使用了这种方法之后,也不会再感觉到工作枯燥和心情不佳,疲劳的感觉也大大减少了。
殊途同归,捉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除了这个番茄工作法,锋哥再教会嘉敏快速下单和不同业务流程梳理。就这样,嘉敏的小时处理数达到12个以上,而且工作质量也不差,比班组里的部分老员工的数据更好,收入也达到了台内中高水平,甚至有时会比我及峰哥更高。
凭着自己的努力,加上对老员工工作经验的吸收及转化,并参考执行番茄工作法,短短半年内嘉敏就超越了老员工。这就是90后,一个执着于工作、积极学习、懂得提高工作效率之余又懂得享受的新生代。同时,给我带来了冲击,也推动了我的前进。
作者:郭家睿
工作单位: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10000号运营中心广州区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