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思维改变,如何去改善巨婴式思维,和一个玻璃心
如何去改善巨婴式思维,和一个玻璃心
心智成长是摆脱巨婴思维最好的方式
戒断依赖,培养独立人格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调整心态,远离自怨自艾
积极行动,勇敢走出内心舒适区
被人骂是巨婴,应该怎么回啊?不会吵架,不知道怎么回
这跟巨婴根本就是不搭边的事,我只是站在理性的位置说的实话,如果你觉得说我是巨婴能让你好受点,那你就说吧!如果说我是巨婴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你为什么就不能听我的呢?既然事情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挽回,只能接受了!
差生和巨婴,哪个更悲哀
差生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谈不上悲哀。巨婴,网络流行语。指虽然已经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极不成熟的人。所以巨婴才悲哀。
有没有改变巨婴心理的书籍
婴儿是什么样的心理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心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本我,自我,超我。对于婴儿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完满的本我形象,也就是说,它们认为自己是完美且强大的,并且由本能驱使行为,不受超我即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举例子来说,婴儿饿了就会哭,一直哭到母亲满足它为止,这种哭并不是悲伤的表现,而是本能未得到满足的趋势,父母对于它各种本能需求的满足,维持了它完满本我的形象,也就是说,它认我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它没有自我和他人界限的认识,认为自己可以支配一切。所以人小时候都喜欢超人啊,孙悟空啊这种强大而无所不能的形象。因此,在这个阶段,它们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因为还没有自我的认知,没有超我的约束,它们只会听从本能的趋势,比如婴儿会伤害小动物,却觉得很好玩,而没有一点怜悯心。这如同在自然界,某些动物会捕杀或者蹂躏猎物,仅仅是为了好玩一样,本能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在拉康所谓的镜像阶段,婴儿认识到主体与周围物体的边界,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并非是完美的,相反,是残缺的。但是它们会通过符号和想象维持自己完整的主体性。具体来说,就是婴儿发现并非自己所有的欲望都可以无条件得到满足,它们开始妥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换言之,认识到自我。接下来,他们开始与社会接触,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规则,有善恶的区分,明白社会道德规则,也就是说,发展出了超我。
但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够在本我,自我,超我中取得平衡。过于本我的人,就是享受本能的欲望,过于自我的人,重视个人感受,过于超我的人,则会非常重视他人感受,换言之,就是利他型的人格。
现在所谓的巨婴,大都是社会化的程度不好,尽管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心理上的成长相对落后,至于原因就非常复杂综合,在此不表。他们依旧像婴儿心理一样,从本我出发,喜欢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及他人感受,做事幼稚,因为没有对错之分,分不清自我与他人的界限等等。在恋爱中的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爱情中,人的本我的虚伪的完满性又一次被激发出来。情侣将完美本我的形象投射在对方身上,因此在恋爱初期,情侣双方都乐于奉献,满足彼此心目中完美的形象。但这种付出无法一直满足和维持完满的本我,因为它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恋爱不会一直持续在维持完美形象的甜蜜之中,而是充满了争吵和妥协。而失恋则是一方撤出了这种投入,因此还沉浸在那种完满本我的另一方就会突然觉得自我的缺失,因此痛苦不堪,直到通过其他行为填补这种空白。
而宗教,特别是在中国语境下的邪教,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完满而无所不能的我的追求。与婴儿不同的是,婴儿没有超我的概念,它们的行为全部都是由本我驱动的,因此没有善恶之分。而宗教,他们的教义构成了超我,即社会规则,因此教徒的行为依据不再是和社会上一般大众相同的社会道德规范,他们只从教义或者满足,信奉神的准则判断对错。比如招远事件中,信徒认为不给电话就是恶魔,因此除掉恶魔是善事,完全不符合一般大众的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