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聊聊一例疑似翡翠手镯的劣化现象

有一件种水原本看似很好的满色翡翠手镯,经消费者4-5年的实际佩戴(全时间佩戴操持家务)居然变得黯淡无光,呈现比较严重的劣化现象。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原始照片,无法做前后状态的比较。该消费者向笔者询问原因,笔者也未曾遇到过,经消费者同意暂时将样品交由笔者观察,照片如下:

(镯子的现状)

测量数据如下:圈口53.5~54.5×宽度14×厚度6.5~7mm,重量49g÷排水重量14.82=密度约3.306(简易测量方法,可能有些小误差),硬度约7左右 。根据密度和硬度,再加上对结构的观察,首先排除了石英岩类的可能性。

对此镯做了微观观察,目的是看(1)是否有结构性破坏,如有结构性破坏则有被腐蚀过的嫌疑。(2)表面状态,为什么会出现黯淡无光的现象,是否有损伤有污物?请看以下图片:

(以上是表面500倍顺光放大微观,表面损伤严重)

(以上是表面500倍顺光和透光结合放大的微观)

(以上是内部1000倍的放大微观)

根据以上3组微观照片可以看出(1)表面伤痕很多。(2)内部没有观察到结构被破坏。为了进一步对比观察,将手镯置于厨房用高强度漂白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界面活性剂、氢氧化钠)浸泡24小时,目的在于将表面的污物彻底去除掉后,再观察表面损伤状态。

高强度漂白剂浸泡后的表面微观,可以清楚地看到,镯子的表面损伤是比较严重的。

(高强度漂白清洗剂浸泡后的表面,没有任何改善,说明并不是脏污或油污造成的劣化现象。)

根据人们对于翡翠的一般性认识和常识,翡翠硬度较高,但仍然忌讳经常与硬物磕碰和摩擦。所以,自古以来佩戴翡翠都是在休闲状态,例如非贵即富的翡翠佩戴者们多有侍者佣人们伺候的。并且,按照老辈人的经验保养翡翠,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用洗涤剂清洗,再用清水浸泡擦干并且打蜡擦油就可以使翡翠的水头和色彩越戴越好。

“人养玉”是人类对于佩戴玉器的经验总结,翡翠只有越戴水头和色彩越好,不可能越戴越差。此例的劣化现象发生在翡翠上的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由于此类现象笔者是第一次遇到,缺少物证和发生概率(是稀少现象还是多发现象,以及发生的比例多高等等)的信息参考,没有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储备也就无从做出判断。但是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此镯会不会不是翡翠?有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藏家说,这个手镯眼学上看是翡翠,密度也在国标的合理范围内,但是由于密度值偏于下限,并且耐磨性能差,所以属于巴山玉之类非翡翠的可能比较大。这仅仅是一家之言,笔者希望得到更多有识之士对此现象的经验和看法,望不吝留言赐教给大家分享。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