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文课件:我们向袁隆平学什么(事迹、评论、名言、拟题、训练)
找作文素材 就到鲜素材
5月22日,无疑是一个举国同悲的日子。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继离开人世,相隔仅有5分钟。
他们都是高寿,一个91岁,一个99岁,他们的离去,哪怕猝然,也不会让人太感意外。
而且,他们都德高望重,根深叶茂,惠泽深远,按民间的说法,可谓“福寿兼备”的“喜丧”了。
事实上,袁老的亲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人家是在歌声中离开的,家人们围着他,一起唱起了他生前最爱唱的歌,有《红梅花儿开》,有《我和我的祖国》,还有《纤夫的爱》。袁老在弥留之际也微微张嘴应和。亲人们觉得,袁老一生乐观开朗,也应该开开心心地离开。
但是,袁老的离世,还是让无数中国人感到悲伤。长沙各大花店的鲜花脱销,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吊唁,朋友圈和各大媒体空前的刷屏,都证明了这一点。有媒体还把袁老的去世和45年前毛主席、周总理的离世相比。
当天上午11点多,网传袁老去世的消息时,人民日报、人民网还一度辟谣,很多网民纷纷谴责传播假消息的CGTN。但下午1点刚过,传闻就成了事实。
12点到下午1点是中国人的饭点,似乎有冥冥之中的安排。于是,所有的网友评论留言中,“他是看着我们吃过中饭才走的……”,成了最戳人泪点的一句。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这三个字,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千钧之重,其意义不言而喻。
尤其是,经历过上个世纪三年苦日子的老一辈中国人,他们对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居功至伟的袁隆平,更是由衷感恩,深深爱戴。
今天上课,没有讲新课,而是用一节课时间给同学们讲了袁隆平,更多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列出一些有文采有深情的网友评论,以及相关名言、媒体时评。
还设置了一个分组讨论:
袁老值得我们学习,那我们到底要向他学什么?
综合集体讨论,我们概括为以下七点:
设置了一个随堂训练:
如果你来写一篇评论文章,你会如何拟题?
以下精选自学生作品或媒体时评:
相关文字链接
《禾下乘凉梦,送别袁隆平(12句名言,7个事例,5篇时评)》
《20句刷屏留言,全网送别袁老:他是看着我们吃完中饭才走的》
《袁隆平写给母亲的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附素材汇总)》
鲜素材课件
请拖到文末下载原版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