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66:遗传学大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他的事业如何得以延续。/儿童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建立的系统脱敏治疗,最初用于治疗儿童动物恐怖症,由于疗效确切,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恐怖情绪。
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行为矫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不良行为。
融合了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建立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通过改变思维过程,来认识引起焦虑的刺激,作为中介因素的认知活动,在行为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全球确诊病例累计16780万余例,死亡347.2万余例。境外输入5970例。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终于走完了91年的辉煌人生。
粮食问题古来有之,从来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袁隆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县农校任教。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成了他终生的梦想。
1961年7月的一天,他到农校的试验田选种,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稻株,穗大粒饱,稻粒多达230粒之多。
第二年春天,他把该种子播下,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他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水稻具有天然的杂交优势。
当时的遗传学理论,认定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它通过走访专家、查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存在杂交稻,则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终于研究成功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
1995年,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通过两系法杂交稻,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杂交稻。
2011年,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
如今,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已经拉开了序幕,相信未来会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员,并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官,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他是当之无愧的遗传学大家,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中国杂交水稻享誉世界,是全国大协作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是无数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的目标是每公顷18吨的高产目标,相信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这一目标。
袁隆平及其团队,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不同于其他的转基因技术,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更容易得到自然杂交的雄性不孕系,而不是将新物种的基因植入而得到。所以没有其他转基因技术食品的潜在安全风险。
今后转基因技术,在杂交水稻中运用和如何运用,都会以科学为基础,以保证人类健康安全为前提,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和长期的观察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