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原理:请记得消除对方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社会认同原理

笔记:看到这个心理学效应,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而是同年人的压力。

什么意思呢?在我所看过的一些书中,有的作者把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夸大了。认为孩子都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问题一定就是家长问题的反映。

但其实不然,虽然父母对于孩子在性格养成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但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周围的伙伴。这就是同年人的压力,或者说成是榜样的力量。

因此,要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影响,必须选择孩子的玩伴。当我看完罗伯特·西奥迪尼的社会认同原理一章时,更加坚定了我之前的思考。以下加以说明。

所谓的社会认同原理,是指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我们对于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这样以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例如电视台制作的“罐头笑声”,销售在人群中穿插的同类,这些都是引导不知情的人去围观,去跟着这些“顾客”买产品。

再比如,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几个人仰着头看天,你是不是也会仰起头看,其他人是不是也会模仿这个动作,虽然不知道大家在看什么。

我常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学校餐厅,一些窗口排了很长的队,一些窗口则门可罗雀。排长队那家的饭菜很好吃吗?不一定,因为很多时候它同样是门庭冷落,为什么突然人排长队呢?就是因为前面有几个人是一块儿来的,大家决定在就在这家吃,后面来的人不知道,以为这家排队人多,好吃。

这里就有一个社会认同陷阱:排队人多=菜好吃。同样的, 商铺里面,“价格贵=质量好”,“销量大=质量好”不上商家就利用了人们的这个社会认同“共识”。你能联想一些案例吗?

社会认同原理还引申出一个“多元无知效应”。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就是旁观者效应。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

举例说明,在公众场合(人多的地方)看见人突然倒地了,你会不会立马跑过去帮忙?心里问问自己?

但倘若此时只有你一个人在旁边,你会如何思考?请问答?

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在建筑物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人就属于此类之一。“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别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怎么破呢?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你是否需要帮忙。所以,当你遇到紧急状况需要救助时,请立马、及时、清晰地指定某个人,请他/她帮你完成某事,而不是想着“我都这样了,他们肯定明白。”请记住,大部分人大多时候处于多元无知状态,你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方的不确定性。

最后一点,多思考,少做或不做群盲。

认为一种想法正确的人越多,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会越觉得它正确。你能说服别人,自己也必然信服。这就是理由多了,既说服了别人,最后连自己也相信了。

From读《影响力》有感

2021/5/24 21: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