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康德史

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端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对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的一种综合与总结,当然也是一种超越。从康德开始,两条泾渭分明的大河开始合流,到黑格尔哲学两条大河彻底融合,相互交织激荡。无论是我国老祖宗传下来的物极必反,还是西方的辩证法,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事物的对立面。当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发展到极端时,就导致了怀疑论和独断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简单而言,经验论和唯理论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在人的认识过程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是包含感觉、知觉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初级认识能力。而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为主要内容的高级认识能力。如果简单刨析,人在认识过程之中先有对万事万物的初级认识,然后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质料,理性认识通过逻辑能力对感性质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发现规律,指导感性认识。但在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共同作用。

经验论忽略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味地强调感觉经验,他们只相信 “眼见为实”。唯理论则过分地夸大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完全抹煞了感觉经验的重要性。然而,这两种做法表面上相反,实际上却殊途同归,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它们都没有批判地对待理性本身,没有冷静地考察理性在认识中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理性到底有没有界限?如果有,那么这个界限到底在哪里?等等。正是由于没能批判地考察理性本身,所以这两种哲学都各执一端,最终分别走向了怀疑论和独断论的死胡同。

怀疑论对感觉经验之外的万事万物和它们背后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都采取了一种不可知的态度,同时也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将其说成是主观的习惯联系。这样一来,就使我们的知识成为了一大堆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是什么的杂乱无章的印象和观念,从而使具有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成为不可能的。就比如你问一个怀疑论者:“风吹树叶动是因果关系吗?他会回答:“风吹和树叶只是一前一后的两个现象,你产生因果关系的错觉只不过是因为这两种现象经常性的前后发生,其实就是你的一种习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都是人的主观臆想。你这憋一肚子话也无法反驳。这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就是怀疑论者的观点,他们本意是用习惯来反对逻辑关系的。

而独断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完全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只须从天赋的观念和原则出发,遵循严格的形式逻辑推理规则,就可以演绎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构建起整个知识论大厦。正如康德所嘲笑的那样,唯理主义独断论就好像是一只鸽子,这只鸽子在空中飞翔,它以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它就会飞得更高、飞得更快。岂不知如果没有空气的支撑,它根本就飞不起来。这空气就是经验。

而康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哲学批判。康德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进行认识之前,首先批判地考察理性本身,弄清楚理性的能力、范围和界限。因此,康德的哲学通常被叫做批判哲学,它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康德撰写的“三大批判”中,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二、康德在今天就是标准“矮穷挫“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康德出生在德国一个名叫哥尼斯堡的小城市,从小在这个城市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当了一段时间图书管理员,干过家教,后来又到哥尼斯堡大学任教,因为学术能力超强,就像前几天曝光的那个南京大学教授一样,四年发三百多篇C刊论文,因此,从助教一直晋升到教授,最后在哥尼斯堡逝世。他的一生,除了一次短暂的旅行以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小城。但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没有只是底蕴,走得再远也是个邮差。康德虽然没有行万里路, 却读了万卷书。他在哥尼斯堡大学所讲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学科。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再到人文学科,从最具体的地理学到最抽象的形而上学,无所不包。

下面是康德的一生都遵守的作息时间表

4:45 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把他从床上提溜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浪泊胜利告终。

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越来越大。

7:00—9:00 在一楼教室上课。

9:00—12:45 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 下楼待客。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

13:00—16:00 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16:00—17:00 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为保障睡眠的 连续性,他在夜壶上绑了根儿绳子,晚上起夜不用点灯下床,直接拽过夜壶即办。

每天如是,一生不变。惟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周一、周五邮车来送书报信件。

康德一生都在遵守着这个时间,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但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越是在生活中规律、对生活环境包括一切都充满固定、死板的要求,他的内心世界相反会激荡起复,充满复杂性。而越是在生活中花里胡哨,甚至充满闹剧,反而因找出其内心的空虚。康德无疑就是前者。正是因为内心世界的星辰大海,才有生活中近乎死板的一举一动。

康德及其反对女性学习哲学,用他的话来说,女性学习哲学,一方面糟蹋哲学,另一方面糟蹋女人。就是这样一位哲学怪人。

三、我的前半生—康德

你要问我到底是干啥的,我只能说我是一个科学家。康德前半生确实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你要硬说他只是一个哲学家,我服康德都不服。在康德的时代,学科的分类还没有细化,那个时代的许多思想家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康德也是如此。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在年轻时代,康德对自然科学进行也了深入研究,在天体理论和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牛顿机械论世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关于宇宙起源的假说,这就是“星云假说”。

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是承认运动的,承认物质之间的力学运动,但是牛顿并没有解释运动最初是如何发生的。就好像你问牛顿一个东西为啥会动呢?他会回答有力量推了它一把。当你接着问那整个宇宙一开始不懂,后来为啥会动呢?牛顿憋红了脸也答不出来,最后告诉你是上帝推了宇宙一把,于是世界就运动起来了。可见牛顿是从世界之外去寻找运动的最初原因的。从世界观角度看,牛顿的运动观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不承认事物运动的主导力量来自事物本身。

牛顿的这种解释引起了青年康德的不满,康德看出了在牛顿的世界中没有发展的观念,世界最初是怎样的,现在和将来仍然是怎样的,这种机械的观点令康德很不满。因此康德就提出了星云假说来解释宇宙最初的起源问题。他认为,最初的宇宙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而是一种混沌的星云状态。后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宇宙物质自身所具有的重力作用,不同的物质凝聚在一块,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星体,形成了地球以及各种行星、恒星和星系。所以我们今天的字宙,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自然界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今天这样的。这个观点太震撼了,第一次把发展的思想引进了字宙中,在牛顿的一成不变的机械论世界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一直到今天,星云假说仍然是自然科学界关于字宙演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说。由于康德第一次把发展的观点引进了字宙,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宇宙看作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化过程。这种宇宙进化论的观点在19世纪又得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支持,成为理性时代受过科学教养的人们的基本常识。当然,康德在前半生还有其他的自然科学上的成就,但这里我列举一个至今意义重大的一个学说。

四、三大批判—秀瞎我们狗眼的巨著

康德晚年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认识论可以说才是最强王者归来,震撼世界。康德这个人在哲学上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一直到57岁才发表了第一部重要著作,那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里又连续发表了另外两大批判,即《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构成了康德哲学的主干。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也把康德哲学叫做批判哲学。

“三大批判”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解决认识论问题,也就是知识问题;

《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解决道德哲学问题,也就是意志问题;

《判断力批判》主要是解决审美问题,,也就是情感问题。

我们的整个主观世界,如果要是划分的话,从结构上来说,无非也就是知、意、情三个方面。因此“三大批判”分别接触到了这三个方面。但是不论哪个部分,实际上都涉及一个广义的理性范围,因为人毕竟是一个理性动物,他的各种主观能力--知、意、情--或多或少都与理性有关。康德把前两个批判分别叫做《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它们分别处理理论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道德)的问题。第三个批判即《判断力批判》虽然没有冠之以“理性”的字眼,但判断力却被康德看作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联系环节,是两个理性之间的桥梁,因此仍然属于理性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三大批判”实际上都涉及一种广义的理性批判。康德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就是对理性本身进行全面的批判。

康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康德认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它们之所以走进了死胡同,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够批判地考察我们的理性能力。所以康德就指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认识之前首先批判地考察一下我们的理性能力,确定我们理性认识能力的来源、范围和界限。

在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个晃瞎狗眼,听起来特别牛叉的“批判”一词,被叫兽们说起来云里雾里,其实含义并不难。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划定前提,澄清范围”。比如说,我们要批判“美国新冠疫情甩锅中国”这件事,首先我们要说我们批判的范围是美国部分政客,不是骂整个美国人民。美国人民整体是好的,大家只不过是被用心险恶的政客给欺骗了等,这就是我们批评范围。那么前提是啥呢?就是我们也是受害国,不是加害者这个基本前提。

虽然黑格尔后来嘲笑康德的这种做法就如同“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的警告牌样荒唐,但是康德之所以要提出在认识之前首先批判地考察我们的理性能力,正是由于他发现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派共同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能够正确地对待理性本身。考虑到这种特殊的思想背景,康德的做法仍然是有道理的。

五、贯穿康德哲学的两大线索—一明一暗

在整个康德哲学里面,始终有两对相互矛盾的东西在困扰着他,无论他本人是否明确地意识到这些矛盾。这两对矛盾也是贯穿于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两条基本线索。在这两条线索中,有一条是比较明显的,这是一条明线, ,那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条明线在康德那里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先验自我就是主体,自在之物就是客体。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是要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批判哲学的最终结果却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一条明线从康德开始,一直经过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最终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被提高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我们在上高二哲学与生活课时,老师通常会一上来就讲哲学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另一个是思维与存在之间有没有同一性,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主要解决的不是第一个问题,而是第二个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的问题。

而这个关于同一性的问题,用一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来说,就是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康德之前的两大学派,经验论和唯理论都关注认识论问题,都试图在思维与存在之间建立起同一性,虽然最后它们都没有能够真正实现这个目标。经验论发展到怀疑论,一味局限于狭隘的经验事实中,完全否认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唯理论发展到独断论,陷入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完全无视经验世界的存在。所以这两者都没有真正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试图超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在思维与存在之间建立起桥梁,实现二者的同一性,这是康德认识论所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康德认识论的最终结论是自在之物不可知,也就是说,思维承认了自己无法达到存在。但是,康德虽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却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后来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力图解决康德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直到黑格尔那里,才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正是由于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后来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才得以把黑格尔的解决方案颠倒过来,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来重新解决这个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就是贯穿于康德哲学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条线索,这是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但是在康德哲学中,还有另一条比较隐秘的线索,那就是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如果说第一条线索主要表现在康德的第一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中,那么第二条线索则体现在康德的整个“三大批判”中。

康德无疑是一个充满理性精神的批判者,他深受英、法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的影响;但是康德同时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虔诚的人,他从小所受到的虔敬主义教养使他在骨子里对宗教信仰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虽然他一辈子都不去教堂,不参加教会的形式化活动。而且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康德所侧重的实践理性也要求康德不得不设置一种宗教信仰,至少是为了让有道德的人能够有希望享受到幸福,就必须设置某种宗教信仰。虽然这种实践理性的宗教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完全不同于康德那个时代的宗教,但是它毕竟还是一种宗教信仰。

在康德生活的德国,宗教信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科学理性。如果说科学理性是由先进的英国、法国所代表的普世精神,那么宗教信仰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如何处理普世的科学理性与传统的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整个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这条线索一直被有些研究者们所忽略,这是一条比较隐秘的线索。

当我们研究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拙判》之后,我们就基本上可以认清康德哲学的第一条线索,了解康德是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但是只有当我们研究了康德的“三大批判”之后,我们才能够认清康德哲学的第二条线索,才能够明白理性与信仰在康德哲学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可以说,第二条线索是隐藏在第一条线索背后的,只有把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弄清楚了,才能发掘出背后的这条线索。

正是这条隐秘的线索使得康德哲学尤其难读--一方面,康德始终大谈科学,谈科学认识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在康德的知识论中完全没有上帝、灵魂这一类东西的立足之地;但另一方面,康德又明确表示,我必须悬置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地盘。康德在谈完了知识论之后,就转向了实践理性,转向了道德,转向了自由,并且从道德引出了宗教信仰。在康德那里,宗教与科学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二者泾渭分明,并水不犯河水。他既反对独断论用科学理性来论证宗教信仰的做法,反对古往今来一切关于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同时也反对用科学理性来论证上帝不存在的无神论),也反对用宗教信仰来压制科学理性的蒙昧主义和信仰主义。康德对待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基本态度是,二者应该各行其道,并行不悖。正如康德用一种严格划界或二元论的方式来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样,他也用一种严格划界或二元论的方式来处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康德的“三大批判”综合在一起,就是要解决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人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是由三个子问题组成:

第一个子问题就是《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答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能够认识什么?'

第二个子问题由《实践理性批判》来解答,那就是:“我们应当做什么?'

第三个子问题由《判断力批判》来解答,那就是“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这三个问题合在一块,就构成了那个基本问题-“人是什么?'

康德“三大批判”最后揭示给我们的答案就是:人是自由。因此,自由构成康德哲学的核心,整个康德哲学始终关注的就是自由的问题。但是,这里只是说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最终揭示了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这个结论是一步一步达到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我们还看不到任何自由,这里处理的只是受严格必然性所制约的自然世界和科学知识的问题。自由在康德的自然世界和认识论里面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但是自由却构成了实践理性或道德的根基,因此在第二批判即《实践理性批判》中,自由的问题就突显出来的。但是在康德的前两大批判之间出现了一个分裂,他的认识论与道德学、理论与实践是完全分裂的,认识论主要解决自然界的必然规律,而道德实践则涉及人的自由问题。因此,必然与自由在康德那里也是分裂的。所以在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试图把这两个分裂的部分统一起来,他想把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但是这个宏愿并没有能够令人满意地实现。因此,虽然这种统一是康德所揭示的“人是自由”这样一个目的所要求的必要前提,但是康德却始终未能超越思维与存在、理性与信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二元分裂和外在对立。所以黑格尔认为,康德哲学最后的结论是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始终未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