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标|| 感怀九天圣母庙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正月初三,趁着走亲戚的空当,终于有幸登临那座14米高的土台。
一步一级,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拾级而上,53级石阶的尽头是一座摩天干云的山门,墙体全部涂以朱红,烘托出祥和吉瑞而又不失庄重的气氛。门前两尊石狮,不及常见寺庙及深宅古院、府院县衙门前狮子的高大、威猛、令人心悸。两狮个头小巧,体貌柔驯,姿态自然、安详、和善,项下系铃,山风阵阵,似有悦耳柔和铃声悠悠传入耳际,漫遍周遭山山岭岭、沟沟坎坎、家家户户——主人善和,看守山门的狮子自然善良慈祥。九天圣母,耳闻不如目睹,未进山门,已被一种充满女性的温柔亲和浸泡得心如柔波。
正门是高出地面约1米的献殿——左右各六根石柱撑起殿顶,殿两旁石柱间列着许多石碑,大都记载九天圣母庙重修的的历史---时断时续。从碑文来看,九天圣母庙建庙至今至少已有千年。碑文明灭可见。殿首两碑左右相对,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老龟驮背造型。不同的是,两只老龟体形不大,头部、龟甲光亮可鉴,尤其甲上六边形图案异常清晰——龟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龟首、龟甲历经千年风雨剥蚀,依旧光亮如鲜,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这个一摸,那个一摸,寄托的是山民对幸福安康的希冀,传达的是代代山民对天地人和谐的生生不息的追求。献殿四角边石各刻有四只头与四肢贴地、尾巴微蜷、长发遮住半个身子的鼠状动物,与门前狮子一样,看上去娇小、乖巧、可爱,通体流溢出向善之气!
献殿往上即为正殿。正中塑像用铜铸成,九天圣母顶凤冠,披红衣,秀眉,凤目,粉腮,含笑俯视脚下芸芸众生。主像两侧是两尊小像——俱是九天圣母宝相——主像端庄,为圣母坐殿接受凡间子民叩拜,享受人间香火之像。左侧塑像身子向后仰靠,是圣母出宫巡游之像。右侧像着意打扮,注重装饰,完全一副大家闺秀模样——原来,神女也有娘家,隔一段,想娘了,九天圣母也要像无数凡间出嫁的女儿一样“常回家看看”——多情善感,有情有义的九天圣母!
正殿东侧最引人瞩目的建筑是“梳妆楼”——3层,底层是来自壶关的二仙奶奶,相传是九天圣母的徒弟。姐妹二人乌发盛装,笑目传情,姿容绝世。攀上木梯,2楼是二仙的寝室,不大,光线微暗又不失柔和。东侧墙边姐妹二人分榻而眠,秀发蓬松,秀眉微垂,粉红缎被盖身。3楼,圣母娘娘娇躯背倚东窗,脸朝西,凤冠下乌发如瀑,娘娘一手拿梳,一手握发,正如倩倩闺秀“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身旁,侍女手捧梳妆盘,盘中盛满装饰品,躬身而立,精心服侍——这里视野开阔,朝迎丹日,夕送余辉,天高地阔,云霞掩映,莫说九天圣母芳容绝尘,再不美的女子,身临此地,也会变得娇若怒放牡丹,艳如出水芙蓉!
九天圣母人美心更美。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九天圣母不仅教会二仙本领,授给她们技艺,还将自己的梳妆楼让出两层供姐妹居住休憩。丝毫没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心结,可谓天上地下,古往今来至善至纯至真之人!
九天圣母不是神,是人,是一位母性十足的女人。她收容二仙姐妹,倾囊教授技艺,还安排食宿,无微不至。她恩佑一方子民,她送子女,保平安,免祸患。她还负责文教,护佑善男信女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她还管理人间婚姻大事,保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称心如意!正因了她的善良,二仙慕名投奔,周围十里八村的乡民顶礼膜拜。广施善行必广结善缘,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远在浊漳河边的我刚记事就知道有个九天圣母有求必应,灵验得很。
圣母娘娘不仅护佑下界一方生灵,还颇有号召力、凝聚力,组织力,你看,正殿、梳妆楼之外,都是别的神灵的工作场所——禹王殿、阎王殿、药王殿、关帝殿、广生殿、孔子殿等。文圣武圣、治水英雄、医药祖师、十殿阎君——群贤毕至,人才济济。在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让这些个各界各路各行各业的巨头英豪在一位女性身边分列两旁,并且能以女性为核心,形成团队精神,合力共举,完成促进天、地、人之间交流与沟通,构建天人和谐生态环境的巨大而神圣的使命,这位女性的能量可想而知!我想,九天圣母对天、对地、对万物生灵的发自肺腑的无边大爱和她出世以来难以计数的善行美德成就了她的人格,成就了她的人品,成就了她的无上耀眼的魅力!
在中国民间,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送子医病、驱邪消灾,是一位堪与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勇尝百草的神农氏相媲美的女神。九天圣母娘娘的贡献虽不及女娲伟大,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奠定600年殷商基业、帮助黄帝败蚩尤、传天书与宋公明等不同凡响之举,而其善心善行美德更是流芳百世,传诵千秋!“ 母仪昭万世,圣德著千秋”是对九天圣母最中肯的评价!
天上地下,神仙佛道,上古至今,各方神灵能独享“九山俱朝光风霁月千古庙,两涧相拱云蒸霞蔚灵秀地”并能保持千年香火不衰而且愈来愈受人敬仰尊崇的除九天圣母,能有几人?!
作者简介:申文标,曾用名申文彪。笔名千里孤行客。平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参与编写《平顺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多篇文史散文在《文史月刊》发表,多篇戏剧评论发表于中国作家网。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根脉》。
留言之窗
回顾往期内容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