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辉为「二手知识」平个反

全文共3.2千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可先看文末摘要。

关于「二手知识」这个说法,我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才算二手知识,很多人没细想。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没发现有清晰的解释,大概意思是——经过提炼,转述,二次加工后的东西都算二手知识,比如:

  • 书是一手知识,讲书或摘书就是二手知识。

  • 论文是一手知识,对论文的解读,换一种形式表达就是二手知识。

  • 专家的话是一手知识,对这些话的诠释就是二手知识。

如果这样理解二手知识,我们从小到大学的全是二手知识:

家长讲的道理是不是二手的?

肯定经过了二次加工,更符合当时的情境,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老师讲的呢?

也是二手啊,学生不喜欢照本宣读的老师,喜欢会讲笑话,能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复杂知识讲明白的老师,这一过程必定会夹杂「私货」。

再看教材,上面都是一手知识吗?

也是二手。我们学的牛顿运动定律也不是牛顿的原话,也是教材编写者加工后的知识。你要想学一手的牛顿定律,请打开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本书不要说初中生了,就算物理学博士,也不一定能读懂。

抛开二手知识,只追求所谓的一手知识,我们根本就学不会任何知识。

信息传播:影响传播的三个环节

从上面逻辑得出,二手知识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这样对知识分类,意义不大。我猜想,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可能觉得自己看了一些「原著」,便臆想自己更接近知识的源头,于是有了优越感,便鼓吹一手知识比二手知识更高级,更可信。

我在文后会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先来看为什么这样分没意义。提倡不学二手知识的人,常见理由是: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衰减。

就是说信息在层层传递中会失真,会走样。常见的例子是传话游戏:

原话:小亮赶着一群羊,半路遇到一匹狼。

传到第八个人后就变成:小吴养了一只狼。

这似乎有道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确实会衰减,有损耗。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

信息只有封装才能传播。

如果衰减让信息从100变成60,可不封装,根本就无法传播。当你在海边看见一个人在巨浪波涛中踩着冲浪板驰骋,你想想,怎样不失真地将这个情景传达给不在场的人?

拍照是一种方式,录视频也可以。打电话或者写文字就更难,憋半天,说一句:

我 X,那人真牛逼。

至于怎么个「牛逼」法,全凭听到的人自己想象。

拍照,录视频,电话,文字都是在给你看到的信息编码。所有信息传播,都要经过编码→传输→解码环节,传输衰减只是其中的一个。

信息解码:解码是理解的前提

我们看到,信息就跟害怕腐烂变质的点心一样,需要打包在一个盒子中(想象快递员手中的盒子),才能从过去传到现在,从现在传到未来,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要提高信息传输的保真度,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合作。

看看电脑,为什么同一张照片,在不同型号的电脑和手机上差别很小呢?

因为它们遵守同一套传输协议,使用一样的编码解码规则,做到了几乎零损耗。

但人呢?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知识背景,同样的信息会解码出大不一样的内涵。比如「红色」,有的人认为是喜庆时尚的,有的人觉得是传统俗气的,有的人想起了「国旗红」,有的人想起了「天猫红」。

这是在可识别基础上。如果无法识别就无法解码,哪怕你编码和传输再完美,接收者的理解率也是零。

比如你对一个不会汉语的外国朋友说10遍「我饿了,想吃火锅」,他也不懂你。

这时来了一个懂你们两人语言的中间人,将你要吃火锅的要求翻译成外国朋友能懂的话,你们就可以愉快的去吃火锅了。

懂两种语言的中间人提供的二手知识服务,就是一种解码和翻译。

再看信息生产环节的编码,存在着可怕又无法避免的知识诅咒。

信息编码:无处不在的知识诅咒

「知识的诅咒」是说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他生产(编码)出来的东西新手和外行根本看不懂。

很多专家高手写的文章,说的话有大量专业术语,特殊操作,小白用户根本就看不懂,搞不明白。高手们在制作教程时忘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小白变成高手的,自然的以为看文章的人都具有和他相似的背景,一样的知识。

而小白和外行始终占大多数,知识的创造是从0到1,传播就是从1到N,这中间的路很长,从1到N也更有价值。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传播规律,美国有个问卷,调研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谁,弗洛伊德排第一。

现在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可靠,无法重复验证。心理学界几乎排除了弗洛伊德,他的理念被当作文学来研究。

为什么弗洛伊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编码编的好啊,你看他研究的梦啊,性啊这些主题,每个人都感兴趣,都可以体验,弗洛伊德还能为每种现象给出看似合理的解释。

反观行为主义的巴普洛夫、斯金纳这一派,不是养鸽子,就是拿着个破铃铛天天斗狗流口水,算什么心理学,更像个动物训练师,因此也就很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谈这么多,就是说根据是否「原创」分类知识会带来很多问题,不利于学习。来看一个对这个问题想清楚的智者是怎样做的。

学习的目的:将二手信息转化为一手知识

这位智者就是怀特海,是数学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他提出了这个概念,从他的用词上我们就能看到差别:

  • First-hand knowledge:一手知识

  • Second-hand information:二手信息

只有我们从直接经验获得的才是一手知识,除此外都是二手的信息。在怀特海的定义下,前面我们谈的所有「知识」都应替换为「信息」。

在这个意义下,一本书无论多权威,都是间接的二手信息,不能跟从直接经验获得的一手知识相提并论。

因为所有书本上的,其他人讲的都是东拼西凑的二手信息,是脱落了背景的信息,这些信息又是从其他地方而来的二手信息。

怀特海并不是否定二手信息,他只是从哲学层面作了一个区分。信息要传递,必须要编码,编码势必造成失真。失真后的信息经过证明才能当作知识来应用。

下面这张图片是丹麦新闻网站提醒大众,要对新闻摄影师的拍摄方法保持怀疑。

这两张照片在同一个地方,几乎同时拍摄,用了两种不同的拍摄方式,左边用望远镜头,右边用广角镜头。

左边的望远镜头会拉近物体距离,让隔着 2 米排队的群众,看起来像不顾新冠病毒危险的蠢货,来恶意挑动读者情绪。

既然所有的间接信息都是二手的,学习的目的就是将二手信息转化成一手知识。怎样转化呢?

怀特海告诉我们任何知识在应用前应证明:

被应用的知识应该是经过证明,而经过证明的知识应该被应用。

一种证明的方式就是践行,用行动去验证,比如学到培养习惯的方法,就马上用在自己身上,去验证是不是有效。

自己有条件验证的知识只占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则是间接证明。比如丹麦新闻中的图片,如果你只看第一张,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你多方考证,找到不同角度的照片,你就会离真相更近一些。

TL;DR(总结性摘要)

给知识冠上一手二手意义不大,知识在应用前都应被证明。更好的分类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看信息是否匹配自身背景。

匹配的信息让我们用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就其转化成可应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变现状,而不匹配的信息无论多么正确意义有限。

将知识提炼,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工作很有价值——比如将文字内容变成语音。就算你看得懂书,可时间有限,你不能一天到晚盯着书看,而当我们的眼睛和双手被占用时,声音提供了一种选择。

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可以将数据用更直观的图表展示,将概念制成知识卡片,将书中的「干货」提炼。

但在加工和传播知识时,应摸着良心,确定自己是在为知识增加价值,而不是在制造信息垃圾。

怀特海说:

过去知识的唯一用处就是武装我们以应对现在。

而现在包含着所有的一切,是我们的「圣地」,因为它既包含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

如果你看不起二手知识,花时间花精力追寻所谓的原始知识,你的学习成效就不会高。

只有从「我」出发,寻找匹配的内容,广泛地学习各种形式,多种观点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现在的「圣地」。

欢迎扫码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学习成长,把握现在的「圣地」。


前期文章

「结晶愿景」是你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

黑天鹅中的大赢家:直面不确定性的三个策略

√ 公众号「行为设计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通过营造数字环境,设计行为,发展和改善处理信息的方法,跟读者一起想到又做到。

(0)

相关推荐

  • 八:H.264:i帧,p帧,b帧介绍

    i帧:帧内编码帧,i帧表示关键帧,它保留了一副画面完整的数据信息,解码的时候只需要这归真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i帧里面包含了花面狸免得所有信息). i帧的特点: 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它将全帧图像 ...

  • 凌宗伟:他们说“无知,也是一种力量”

    [异史氏曰]昨天有朋友说某人也开坛了,我说不奇怪啊,这正是他所要的,所谓尼姑摸得,他为什么摸不得是也.应该祝福,祝福他终于走出来了.他说他担心这一开会开出笑话,我说,别,迈克·詹姆斯·史密斯和加布里尔 ...

  • 2020年策划人必备的20个传播学理论

    本文作者:藏锋 阅读提示:6215字12分钟. 导论丨广告的核心是传播. 广告「商业广告」的核心是传播一个信息,以商业的维度,改变或加固人们的某种观点,从而促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 作为传播学专业出身的 ...

  • 德勒兹|游牧思想

    或许我们绝大部分人将现代文化的开端定位于尼采一弗洛伊德一马克思的三位一体.世人事先并没有料到他们的到来,这一点无关紧要.现在,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或许真的代表着我们现代文化的开端,但尼采却全然不同:他代 ...

  • 「书画知识」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喜爱书法和研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初学者往往充满困惑.我接触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一个是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赵孟頫<前赤壁赋> ...

  • 「书画知识」书画用印的讲究

    中国的印章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见之于古书画上钤盖最早者,应以唐太宗"贞观"年号的联珠印为始. 宋代以前,画家都不在自己的书画创作上钤印.宋元以后,钤印蔚然成风.历代收藏家对于古代 ...

  • 「精益知识」工厂LAYOUT设计与精益3P

    「精益知识」工厂LAYOUT设计与精益3P

  • 「书画知识」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 ...

  • 电喷摩托车难启动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大揭秘!「车主篇」

    编辑:大道行思 随着摩托车国四标准的施行,电喷摩托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但广大车主和修理工更熟悉的是化油器车,对于一些电喷车出现的小故障,经常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就连难启动此类的小故障,也难倒许多 ...

  • 「艺术中国」——平豪老师作品鉴赏

    平豪,上海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签约画师.上海崇恩书画院画师.上海东方书画院.上海南山画院.上海现代水墨书画院画师,海墨画会会员,萧海春山水画沙龙成员,庭湖雅社理事.金山区作家协会会员. ...

  • 「冷知识」中国人最不愿使用的20个姓氏(下)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姓氏中的后十个. 丧姓 ...

  • 「冷知识」中国人最不愿使用的20个姓氏(上)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一些姓氏. 操姓 在 ...

  • 「冷知识」从姓氏字辈看中国历史上八次重要的北人南迁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 导致姓氏家族大规模迁徙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战乱,且大多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族人在来到新的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