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收藏基础知识 鉴赏知识
目前高仿唐三彩的釉里开片虽也浅淡细密,状若鱼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开片亦似乎有一种微微上翘的感觉,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开片密密麻麻,极为细小,细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开片也有差异:黄 色釉开片最为细小;深黄 色釉开片最为细密,更像民间所说的“芝麻釉”、“翘皮纹”;褐色釉类似烧焦状的釉面开片则多呈爆裂状,与胎体分离似乎更明显;绿色釉开片则没有黄 色釉开片细;白色釉开片与红色釉开片大致相同;蓝色釉和墨绿釉则多数开冰裂纹,走纹虽也细密,但纹片很少有上翘现象;真品唐三彩器的开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开片也是的,有的地方开片均匀极细碎,而釉薄之处开片细而不碎纹路稍长。
从黄冶窑遗址出土的唐三彩制品来看,唐三彩的制作是采用模制成型工艺,这种工艺,有着严格的造型要求,所以,唐三彩制品,尤其是一些底部开口的人物俑,在脱模后,其细部特别是接缝处,都会经过手塑加工。这个特殊的工艺流程,既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又要求十分高超的手艺,这种手艺,在唐三彩制品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终于使现代的收藏家看到了这些不著 名的唐代工匠的指纹。这些指纹,也成为我们鉴定真假唐三彩的重要依据之一。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唐三彩仕女俑的精彩纷呈源于唐代仕女雕塑的登峰造极,而唐代侍女雕塑又源于唐代仕女画创作的繁盛,艺术总是相互影响,融会贯通。
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在历史上曾扮演过两个重要的角色。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 据文献记载,当时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 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 葬。厚葬之风也使唐三彩的烧造数量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便是唐三彩所扮演的第 一个重要角色:陪葬品。
经过素烧、釉烧二次烧制之后的唐三彩,五色缤纷,鲜艳夺目。褐红、浅黄、赭黄、深绿、翠绿、蓝、紫、红、黑等诸多颜色交相辉映(在陕西乾县的永泰公主墓等墓葬中,甚至出现了描金彩的器物)。铅釉自然流动,各种颜色互相浸润、渗透,形成变化多端、斑驳灿烂的绚丽彩陶。再加上印花、堆贴、刻画等层出不穷的手法,每一件器物都精美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