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虎将尤太忠,成功粉碎日军扫荡,曾用1个旅阻击敌人1个军

前言

1974年,邓小平复出从江西回北京的时候,尤太忠听闻了这则消息,当时便与苏振华和李达两人冒险前往探视。尤太忠在见到邓小平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一样,立正、敬礼。邓小平见后笑着问道:“你们怎么敢来?”

尤太忠答道:“您永远都是我的老政委”。

邓小平招呼大家坐下,开始了无拘无束的谈话,像回到了战争年代一样。

记忆力惊人的尤太忠

1918年,尤太忠在河南光山出生,13岁时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8岁就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逐渐成长为了一名虎将。并且在战斗中逐渐养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别是他那4个标志性的动作。思考时,3个指头紧紧地捏着额头;举手压住帽檐就代表自己下定了决心;脱下帽子,说明他做好了亲自冲锋陷阵的打算;两手托着腮帮子、露出微笑说明这场战斗他已经胜券在握。

在解放战争初期,当时尤太忠身为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队16旅旅长,在攻打钓鱼台时,首战失利。6纵的政委杜义德马上就给尤太忠打来电话:“老尤啊,不是听说你很能打的,这次怎么回事,一个钓鱼台都搞不下来?”

尤太忠听完,二话不说就挂了电话,直奔前线。战士们看见旅长亲自到了前线,备受鼓舞;战斗开始,尤太忠亲自带领队伍冲在最前面,战士们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防线,杀进了城中。

在战斗中,尤太忠右腿被冷枪击穿,成为了在解放战争期间屈指可数的几个旅长级负伤干部之一。除了作战十分勇猛外,他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好。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天,尤太忠的妻子王雪晨站在朝鲜地图前考验丈夫,她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方问丈夫这是什么地方,尤太忠脱口便打了出来。随后他的妻子又接连问了十多处地方,尤太忠都对答如流,丝毫没有差错。

王雪晨不禁佩服丈夫惊人的记忆力,因为朝鲜地名很多都是生僻字,而且很多地方的名字翻译成后中文十分奇怪,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尤太忠却能将这些生僻的地名完全记住。除此之外,尤太忠惊人的记忆力还表现在学习上。

1957年,尤太忠进入了军事学院进行学习,在这里他从没在课余时间复习过功课,但是各科成绩却都是优良。看见别人为了考试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却在一旁自豪地说道:“我看人家都在忙,还考得不好,我这是保3分,争4分,弃5分。”

结业的时候,尤太忠果不其然,各科成绩都在3分、4分之间,没一门不及格,但是也没有一科5分。

尤太忠每次下部队视察时,都会问每个连队一个奇怪的问题——有多少头猪。如果连队队长答错了,不管回答多了还是少了都会遭到尤太忠严厉的批评。之后,尤太忠每次下部队之前,秘书都会悄悄地向部队通个气:“人多少没关系,猪的数量一定要数清楚,多一头少一头都不行。”尤太忠为什么如此纠结猪的数量呢?

原来,当时我国处在困难时期,部队想吃点好的只能自力更生,所以当时部队养猪成了一项战略任务。而这位农民出身的将军对战士们能否吃上猪肉格外在意,因为只有军队的战士们吃饱、吃好,才能更好地保卫国家。战争时期部队没有条件养猪,现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而且部队也有了条件,把这件事抓起来就显得格外重要。

粉碎日军“扫荡”

1943年,日军为了扭转亚洲战场的不利局势,开始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从南关、介休、平遥等几个方向向太行山根据地扑来。10月15日,数千名日本士兵兵分6路朝着岳南方向进攻,企图将转移到中条山区的军区领导机关剿灭。当时身为386旅17团团长的尤太忠负责掩护领导机关的撤退,16日凌晨,尤太忠成功掩护领导机关转移。

随后,他决定率领部队从外线迂回到敌后歼灭敌人,当队伍行驶到九壑山时,天亮了,尤太忠命令部队就地隐蔽。想着奇袭中国部队的日军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里会碰到中国军队的埋伏,一场遭遇战当即开始。

日军凭借装备优势,兵分三路向17团发起围攻,尤太忠当即叫3营率先抢占九壑山的制高点,而自己则率领战士们在前线杀敌。双方一直战斗到晚上7点,日军的6次冲锋都被尤太忠的部队击退,日军见状只好先行撤退,暂时躲在山脚下安营扎寨,等待第二天去八路军的决战,可是尤太忠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夜深后,尤太忠趁夜色率部悄然无声地逃离了日本的包围,驶向了北边的曲高公路。当时曲高公路是日军运输物资的重要交通线,尤太忠便决定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打消日本人嚣张的气焰。

11月初,他命令部队埋伏在一个名叫鸣岭的地方,各个单位刚埋伏好,侦查员就跑着来汇报情况,说:“前方有30多名日本鬼子押着几辆马车向鸣岭走来。”尤太忠当即发出了准备战斗的号令。

没一会儿,护送着6辆马车物资的日本鬼子走到了伏击圈内,随着一声清脆的军号,我军埋伏的部队发起了进攻,20多名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就丢了性命,剩下的几名鬼子见状纷纷丢盔弃甲慌忙逃窜。尤太忠叫部队将物资收缴完送给了当地的百姓,就马上撤离了战场,等日本援军赶到时,只剩下了“一地鸡毛”。

这战之后,尤太忠叫部队到了附近的隆华镇休息,而自己却跑到了乡亲的家中,询问当地日军的情况,经过了解,他得知当地的日军已经全部出动,只剩下了一帮伪军驻守。这对尤太忠来说可是机会,他果断命令部队向敌人的据点发起进攻,驻守的伪军没了日本人“坐镇”,宛如一盘散沙,很快就溃不成军。这一战,打得日军出其不意,使他们惊慌不已。

等他们还未回过神来,尤太忠又率部到了沁水南边的上阁据点。当时日军利用这个据点作为战略要地,不断向八路军的根据地蚕食,尤太忠早就对这个地方看不惯了,这次一定要将它铲除掉。

经过打听,得知这个据点现在只有两个中队的伪军在驻守,又是天赐良机,尤太忠一方面叫部队将这个据点包围,一方面自己带领一个连队向敌人的据点发起进攻,没了日军的伪军如丧家犬一般,坚持了不到半小时就落荒而逃,当地出名的大汉奸吴作奎还没八路军生擒。等日军缓过神来,八路军早已没了踪影。

尤太忠率领着上千人的部队在日军后方“为所欲为”,彻底搅乱了日军的扫荡部署,最终使得日军的“特滚扫荡”计划“破产”。随后,日军在报告中特别标注:

八路军第17团(团长尤太忠),请各部务必小心,万万不可轻敌冒进。

血战汝河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可此时他们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年仅29岁的尤太忠以1个旅的兵力为整个部队殿后,与敌人4个师展开了阻击战,给刘邓大军的纵深穿插争取了时间。这一战就是最为残酷血战汝河。

1947年8月,我军中路大军渡过沙河之后,开始向汝河进军,这时缓过神的敌人开始了阻击,企图在汝河附近将中野围住。当时前方有敌人接近2个师的兵力抢占了优势位置,后面又有十多个师的敌人追击,其中有3个整编师距离中野只有几十里的路程。而我军到达汝河时,这里的渡船早已被反动势力破坏,情况十分危急。

刘伯承做出判断:在几个小时内能否渡过汝河,关系着整场行动以及整体局势的成败。

于是,刘邓命令想法设防要先送一部分部队过去抢占阵地,后续部队再连夜搭设浮桥渡过汝河,这时最艰难的阻击任务就落到了尤太忠的肩上。尤太忠经过判断,认定敌人会先夺取靠近浮桥的大小雷岗,便率领47 、48团进行进行驻守,面对敌人1个军的兵力,尤太忠心中充满了压力,火速命令这两处的部队修建工事。

天还没亮,国军就开始了进攻,一时间炮声连天,阵地的尘土都被炸飞了数米高。16旅的官兵开始了殊死搏斗,长官阵亡,下一级代替。一场战斗下来,平均一个班只剩下了2到3人,这时尤太忠看了看手表,这时才8点。想到要和敌人战斗一整天,他忍住了使用备用兵力。

很快国军就占领了小雷岗的外围阵地,情况危急时刻,尤太忠使用了备用部队,并命令将所有炮火都打到前线阵地。刚占领阵地的国军士兵被猛烈地炮火吓得扭头就跑。敌人见攻占小雷岗无望,便转头攻占大雷岗,结果也被尤太忠一顿教训。经过一天的激战,南下的4个纵队,约5万人成功渡过了浮桥,为挺进大别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战后,尤太忠给刘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后邓小平曾多次说道:“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而这一战的激烈程度使得尤将军终生难忘,晚年回忆起那场战斗来他都伤感地说道:

“那天,困难得很啊!死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死了用毯子裹住就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