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浩瀚如烟

二零一九年三月九日,對我來說是個有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我重新回到了大學校園,坐在教室里。但我不是去上課,而是聽了一場饒有趣味的培訓。瀋陽市文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用生動的事例,為我們講了如何用最流行的短視頻拍攝,來記錄文物,保護文物。古老的文物與新鮮的媒介相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古色古韻香,青磚青史長。在建築博物館裡,一進正堂,首先引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尊遼陽的白塔,故鄉的塔被以銅制的模型展放在這裡。而我對瀋陽,又是有著幾近與家鄉同樣的熱愛。兩地的情感,被一座建築聯繫著,就如同異國與祖國,都被頭頂上這一輪明月牽系著。旅居異國的人們,可能要比我這個只是離家不過百里的人,體悟得更深吧。我們本來是參觀一面近百年歷史的壁畫的,而我只在壁畫前停留了一會。我駐足在故鄉白塔的銅制模型前,我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注視著她,不知我下次來,它是否會還在。

出了建築博物館,向南走,穿過池塘,從它殘敗的枝葉中,得知它在夏天,應該是一方盛開的荷塘,又穿過樹林後,我們來到了八王書院的殿前。書院的前身是大法寺,後來變為人們熟知的八王寺,後幾經變遷,如今僅存一座主殿。又因城市規劃,離開它原先的舊址,遷到建大校園,成為八王書院。一如行將朽木的老者,在生疏的環境里,靜靜等待他的風燭殘年。它的主人跟這座殿的命運同樣多舛。阿濟格也曾建功立業,但後因謀反,兵敗身死。從王爺到叛臣,阿濟格的內心經歷了怎樣的波瀾,不管他當時多麼顯赫一方,百年之後, 他的名字已經鮮有人憶。正如那段模糊的往事,即將消散在如煙的歷史里。只有破損的牆垣,脫落的棟畫,提醒後人去回憶。殿的東南角有一棵歪斜的老樹,需要用加固措施支撐著它衰老的軀體,樹上掛著有新有舊的紅條。紅條上寫著與毫不相關的吉祥與祈禱。那是有人來過的印跡,希望,春風拂動著鮮艷的紅條,會給這座衰落的大殿帶來一些生機。

又穿過一條小路,向西南去,是一座改建的四合院和一座遺留的小白樓。我們一行人在門前停了停,從大門的縫隙往里望瞭望,便繼續朝前走。

建築大學里的小巷,就好像時空的隧道,一會看到歷史遺留的文物,一會來到百年前的建築。現在,我們又穿過一條小巷,走出歷史,離開了校園。

路上的汽車飛馳,在它之前,也許是幾架馬車在緩慢的行駛。古人的今天,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今天,又將成為後人的歷史。我們的使命就是傳承,因為,過去和未來,我們恰恰處於中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