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太阳真美 ——《长安十二时辰》│ 每月一片 No.38
每月一片No.38
长安的太阳真美
——《长安十二时辰》
推荐程度:*****
(十二小时品味长安)
原片观赏:12时辰
本文字数:2,888
本文阅读:9分钟
(没有关键情节剧透,大可随意浏览打赏。)
如果说最近影视圈最大的热点,也许臭鸡蛋奖将会颁给《上海堡垒》,而另一个热点就是鲜花美誉将这部《长安十二时辰》淹没了。特别是昨天这一特殊的一天,48集最后的大结局,我特地赶在第一时间去看,比起追《权利的游戏》更甚。
乃至于这个月的“每月一片”都停更到现在,直到等《长安》的最后一集出来,为了《长安》写点什么。
全程花了24小时看完长安的十二时辰,如果要说感想的话,也许只会借用一句台词,“长安的太阳,真美!”导演曹盾将只在史书上的大唐盛世复刻了出来,真美!简直就是一场感官盛宴。
当然,唐朝戏已经拍过许多了,甚至都可以说古装戏都已经拍烂了。也不得不说《海上牧云记》有点滑铁卢的味道依旧伴随在曹导的身边,而这部《长安》也是曹导自导且自己改编的。有了这些铺垫,所以就会有将信将疑。
但朋友间的积极评价和极力推荐真的触动了我,于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下载了第一集看看。
然而开剧第一个镜头,用2分钟的长镜头打开了一个完整的长安城将我深深的折服了。以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一个长安迷。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的话,花个2分钟看一个开头就可以,而且可以说整剧都是保持着这个水准。
也许是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摄影师,对于构图、光影乃至运镜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讲究。而摄像师出身的曹导已经将这些我关注的点发挥到了极致,并且还选用了21:9这种只有在电影里面才会用的超宽屏。
更重要的是拍摄的内容,从服装、化妆、道具、布景,乃至于群演的一举一动都做到了细节致胜。上述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网上看到相关的采访记录视频,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发挥到了极致。
这也是凸显了曹导的最大特点,颜控!
不过在《长安》里面我想补充的不光是在视觉上,听觉、触觉、味觉都考虑的非常到位。
为了满足听觉感受,“请”来最大牌的李白作词,把他的诗谱上曲,虽说那个年代可能不是这么唱的,但那么多唱出来的诗营造了更本真的大唐。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将情节推向了一个个高潮。
触觉上也很容易就会产生浸入式的感觉,我会觉得此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大量长镜头的应用。一个个长镜头将时间轴和观者的时间轴完全结合在一起,很容易融入到同一个连续时空之中。配合上细腻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就好像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角色们的切身感受。
还有新意的地方在于对于长安饮食的重现,似乎就是在满足观众的味蕾。对于吃这块整个剧组也是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也许提及最多的是水盆羊肉,虽然没看到羊肉,就像辣子鸡只看到辣子一般,但这些很自然的特写,有意无意的介绍以及张小敬津津有味的表演,就会让你特别想去尝一下。
所以说《长安》是一场感官盛宴一点都不为过,甚至我看到网上给《长安》一个标签是,“历史旅游片”,倒也挺贴切的指明了还原历史的特点。
当然这和当时的长安一定是有差异的,或者说长安已经不可能再复原了。但现在看到的《长安》可以说就是大家集体潜意识里面的长安最完整的投射,也就是是自此以后,也许这将成为长安的代言,这就是普通百姓眼中的长安。
话说另一面,如果只是感官盛宴的话,还不至于会被人赞许,因为有了《海上牧云记》的前车之鉴。毕竟这是电视剧,不是真的搞历史旅游,所以剧情还是很重要的。这次也还是曹导自己主刀改编。
并没有看过《海上牧云记》,所以对于曹导的改编只是来自于《长安》的印象。看到有些评论说改的还是一样烂。我这说下我的几个观点吧,同时因为觉得好看因此在追剧的过程中还补了下马亲王的那本40多万字的小说,而且我觉得从电视剧和小说的差异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的去欣赏《长安》:
1、从简单到复杂:小说的剧情相对简单,基本上只有主线的一条线,就算有一些旁支剧情都是围绕在张小敬在进行。虽然出现的人物都差不多,小说中的人物很多都是跑龙套的,如果平移到电视剧里来说,绝迹不会有那么多对白,更不会有单场戏。在电视剧中这一切都打破了,也许可以说是借用表达手法的丰富,人物形象个个都立体丰满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剧情的复杂,原本小说中就是一个蛮复杂的大阴谋,到电视剧中更是加倍到计中计,不花点脑力还是很难理解中复杂的网状利益关系。
2、从身份到个性:可以说是复杂化的衍生,在小说中每个人物大多还是在于他们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好像我们习惯说的屁股决定脑袋。而到了电视剧里面,可以说将人物彻底重塑了,或者说人物形象丰满的原因就是通过更多个性的描述将角色更加生活化,真实化。在小说里,圣人也许只是道家的一面,而在电视剧中特别是圣人对着何监说起“江山”和对着萧规说起第八团,特别是后一场戏绝对是可以感动到和萧规一起哭,显示出了其儒家本色。在小说里,右相是兵家的代表,而在电视剧里面却裹上了法家的外衣,加了很多戏码,也把这场个人恩怨上升到权力斗争的本质。最亮眼的改编那一定要说李泌,其实在小说中对于李泌的印象并不深,而到了电视剧里,法家的司丞、儒家的挚友、学生等等身份的内心冲突显露无疑的,虽然天资聪颖但道行不深,难怪最后……(这里就不剧透了)。这些角色的重塑都是片中改编的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3、从个体到群象:剧情复杂已经是公认的了,在此也不想剧透太多,但改变张小敬命运最重要的导火索却是闻无忌的死。有意思的是,在小说中是因为永王见色起意强抢民女,这个封建社会的老梗更多的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而在电视剧里是强行拆迁,就上升到了集体行为。再举个例子,毛顺从书中的别挟持只顾自家安危,到“大义凛然”为天下人而忧。都是将一些个体之间的问题上升到集体层面的矛盾。或者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要角都有一颗为集体利益奉献的心。加上个性化立体化的塑造角色,于是每个人原型都回归到现实之中,没有大善大恶之分,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再加上一些经典台词在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上的运用,比如“不退”,“我是为了让你活着”,“很多男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希望你不是。”……更加丰富了对这群人的统一印象,我会看成都是“好”人的集体形象。
必须说的是,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也是让我最感动的是,安西都护府陇右道第八团旗手...
当然美玉也会有瑕疵,最明显的莫过于有不少情节叙述的有些跳跃,就比如檀棋假扮严太真就很突兀,还有好几次对于安西王欲说还休。甚至还有一些情节的硬伤,比如最后环节程参的莫名开挂,还有右相竟然哭了。还有就是明显看的出曹导想讲的故事很多,还好“时间”不多,否则的确会有更多收不回来的硬伤。不过我会把此理解为是将60集硬生生剪到48集造成的一些硬伤,也许这是曹盾会被许多人说道的败笔。客观的说,因此完全应该扣去一颗星的推荐。
但如果从另一方面看,电视剧的剧情相比小说那是要丰富何止几倍,如果真放了60集也许那才是真的伤害。同时跳跃性的地方小说上也是有的,就内容而言完全可以互为补充,不影响理解和感受。“瑕不掩瑜“,甚至可以说这次电视剧的改变非常的成功。作为一部悬疑剧,同样的故事竟然能够有几乎两者互不剧透的演绎。如果你是先看小说后看电视剧的话,那更是可以体会到两次迫不及待的看到最后BOSS的露面。这是很不容易的。
从吃瓜群众的角度来评价一部片子的好坏,其实更多的是看感觉还有看完以后留下来多少。
以上这些总结来看,《长安十二时辰》已经给我带来了足够的感受和回忆。这就够了,在我眼里这就是长安的太阳,真美。
2019-8-13
导演:曹盾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