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家庭寒假计划后续,实操宝典毫无保留大公开!

前两天的“清华学霸家庭寒假计划表”(戳链接直达)在文话童心公号上登出后,在文心群里迅速引起大讨论,公号后台也收到N多留言。除了“实名羡慕”“真学霸”的惊呼,更多的是疑问和对计划如何执行的好奇。

——看这满满当当的计划表,娃能完成吗?完成之后还有空闲时间吗?

——想抄学霸作业,但我家是个墨迹娃,咋整?!

——“每周研究的小课题”又是啥玩意儿?

——求学霸的精读书单和精读方法!

……

甚至有妈妈认真地按计划表加总了时间:

写作业30分钟

小提琴2小时

钢琴30分钟

语文阅读1小时

练字30分钟

英语阅读1小时

其他:口算、写作、研究课题等1小时

学习时间合计>6.5小时!

这位妈妈代表大家发出了灵魂深处的疑问:

我特别想知道,这时间咋安排的啊?啊?啊?……

双双妈毫不藏私,在公号留言里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执行思路,在文话童心群里也对群友的问题耐心地一一解答。今天,征得双双妈的同意,我们将大家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和双双妈的实操“宝典”集结大公开!秘笈双手奉上,就看你“抄作业”的姿势端正不端正啦!

问题一:

这满满当当的计划表,具体咋执行?

——还有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再加上吃喝拉撒和各项目之间的间隔,12小时+了啊……还能有空闲时间吗?

——孩子每项任务完成后都觉得好累,投入下一项任务前总要玩一小会。一磨蹭,二十分钟就过去了,还觉得没放松够。这个问题怎么破?

双双妈:可能有朋友觉得日程好多。刚整理筛选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但后来分解来看,发现其中“日常好习惯”这一类的事情是平时学期中也要每天做的,所以相当于用“休息、调整、玩”和“假期专项”来替代平时的学校学习。更具体一些,对小双来说:

语文阅读:注意计划表里写的是累计1小时。其实每天有很多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现在小双独立读完一本书也就需要二十分钟(整本章节书除外哈)。所以早晨、中间休息、晚上睡前分别读一些,加起来时间足够啦。对她来说,看书是最喜欢的事儿之一,属于玩和放松,放在平时都是奖励项目之一。

写作:双双写作速度还比较快,一篇200-300字的作文对她来说半个小时可以了。其实构思可以在其他时候,例如玩儿的时候触景深情,就可以聊聊是不是可以作为写作的主题。如果某天特别有兴趣写特别长,1个小时也足够啦。这个按周计划而不是每天都做,也是希望让孩子不要产生厌倦感。

英语:小双自己的独立阅读因为分级读物都不算太长,所以一般每天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足够。两天一次的亲子英语精读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每次大约需要1个小时。所以这也是假期专项训练的重点之一。

练字:是完全自驱的,小朋友自己很喜欢练,也时不时地写几个字。所以才会在计划中提到不计时间,想练多久练多久,只要每天都练就行。有时甚至在餐馆吃饭等菜上桌的时候,看到菜单或者招牌上的字写得很好,小姑娘也要照着写一写。这都可以算在内。(所以这两年来我的随身包里一定会有一个小本子或者几张空白纸,以及铅笔和橡皮。)我的心理期望是能有5-10分钟就行。但有时候她来了兴趣,会自己写半个小时,尤其是拿着毛笔的时候。这一条属于细水长流,保护兴趣和养成习惯。只要坚持走,哪怕步子小也在保持前进。

虽然还不知道寒假作业有多少,不过按照平时和以往的情况来看,每天最多半个小时也就足够了。有的内容其实也是共享的,例如阅读和写作,应该也是寒假作业的一部分。

所以每天固定的小提琴、钢琴、写作业、英文阅读等,根据小双的速度和习惯,大约每天固定学习、练习用去最多4个小时。研究课题对双双来说,不算是学习,是她感兴趣的问题。24小时里去掉10小时睡觉,2小时吃饭,2个小时用来各种休息、过渡和浪费,还会有五六个小时用来玩和自由支配,以及做想做的事。

根据我们的经验,休息过渡和用来浪费的时间,这一点特别重要,也是计划能否实际执行的关键点之一。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不可能每天每一项都完美匹配,那就是机器而不是人啦。而且孩子有时磨蹭,有时拖拉,有时注意力被转移忘了要做的事情,那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必须要留出可以用来缓冲、浪费的时间—— 哈哈,这也是计算机领域里特别重要的系统容错性和鲁棒性的概念。平时在学期中,哪怕小双的日程特别紧,也会给她的每一件事情多留出来计划外的5-10分钟用来缓冲。(注意这个机动的时间不是玩儿的时间哦。可以简单理解成,你就认为,一个小时只有50分钟就可以啦。所有计划内的休息和玩,都要单独分配时间。)掌握了这个“秘诀”,计划执行的可能性就有80%啦。

最后的这种自由支配和想做什么做什么的时间一定要有(再次强调,这个不是前面说的用来缓冲的机动时间),也是娃休息调整的主要部分。可以是发呆、放空,可以是狂玩儿,可以是某天看书、看电影欲罢不能多看了一个小时等等。我们假期没报什么学习班(所以需要自己有合适的学习计划)也是想给娃多一些时间自己安排和放空,积蓄能量。

此外,我们一般两项事情(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之间会休息十分钟左右,要么爸爸带着做十分钟运动,踢毽子、吊环、踢球、玩沙包、疯跑等,要么妈妈带着吃水果,做眼保健操,看窗外猜行人、聊天什么的。如果前一项学习的时间更长,则相应的休息时间更长。一定不要连轴转。哪怕只有5分钟,哪怕是在家淘气地爬上爬下、给爸爸妈妈捣个乱,讲个笑话,猜个脑筋急转弯,或者吃个零食什么的,都很有帮助。

#

划重点

利用零碎时间、保护兴趣、养成习惯、留出缓冲时间

问题二:

“每周研究的小课题”具体是啥?

能分享一下吗?好期待!

——娃每天都有好多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是您找资料,还是引导她带着她一起找资料?

——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啊,怎么办?

双双妈:“每周研究的小课题”基本上是打算用小双想问我们的问题。例如宇宙到底有多大,最早的动物是什么,还有类似今早上学路上双双问我的“乌鸦会不会觉得冷”之类的。

关于小课题的研究,初步计划是这样的:

1、小双提出一个她感兴趣的问题。拿今天早晨上学路上她问我的问题举例:乌鸦冬天为什么不怕冷?

2、我们三人分析提出各自的初步答案,记录下来。其他人还可以加以质疑和继续提出疑问。

例如我今天开始回答说:我觉得因为乌鸦身上有毛。你看我们人学了动物,用一点鹅绒就可以不觉得冷了。另外,乌鸦也有窝,可以躲到窝里去。

然后小双就提出了两个疑问/质疑:

1)那乌鸦夏天会不会觉得热?

2)我怎么看到有几十只乌鸦都站在树枝上,还在睡觉的样子,但是看不到几十个乌鸦窝?

(然后我就回答不上来啦。这两个问题真的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再后来,有群友告诉我,鸟类的窝主要功能是孵小鸟,而不是睡觉保暖。还有群友推荐了两本很好的鸟和自然的书籍)

3、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疑问,整理出需要调研的方面。例如需要研究:

【关于毛】

1)乌鸦是不是因为有毛所以不冷的?

2)如果是的话,夏天会不会热?夏天和冬天在毛的构成上有没有区别?

【关于窝】

1)乌鸦有没有长期固定的窝?乌鸦的窝一般在什么地方?会不会群居搭窝?一般一窝住多少乌鸦?

2)乌鸦什么时候回窝?什么时候出窝?

3)乌鸦窝的构造和功能。

【关于习性】

1)乌鸦是否会长距离或者短距离迁徙?

【扩展】

以上信息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大多数鸟类?如果可以,推广的范围是什么?

4、做资料调研。需要记录资料的出处。例如可能来自:

1)百度搜狗谷歌等搜索引擎,则需要记录具体信息页的来源,且可信度低一些;

2)查知网等学术期刊网;

3)一起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4)在家里的书中翻阅,等等。

出处需要记录完整,例如印自第几页。网页要截图。有用的资料可以拍照片。

这一条也可以和前面的阅读等结合重复计算项目时间。

5、实地调研。例如找家附近的乌鸦聚集地,分别在晚上5-6点、9点,能起来的话某天早晨6点爬起来一趟,数树上的乌鸦数量。查找附近区域内乌鸦窝的数量。这一条也可以和我们的郊游计划结合到一起。

6、整理资料。教双双一起做图表,梳理提纲和答案。并对2中我们每个人最初的回答加以反馈和总结,分析错误的地方。

7、双双为主,总结核心概要。包括:

- 可以得出的结论;

- 不确定的信息;

- 目前完全没有答案或者信息矛盾的部分;

- 未来可能的继续研究方向。

然后双双手画一个简要的思维导图。考虑到双双的年级,最后双双口述,我或双爸帮忙敲下来形成电子版。(其实我估计双双很感兴趣会抢着尝试自己打字,不过估计时间就太长了。可以部分满足,哈哈)

需要补充的是,不一定每个问题都得出确切的答案。没有答案的更好。你看我们每一篇学术论文,最后一节都叫“未来工作”。

——请问在网上做资料调研是小双还是爸爸妈妈做呢?

双双妈:因为双双年级还不高,也还刚开始了解科学思维和调研方法,所以一定是一起做。了解调研的过程挺重要的!例如:在搜索引擎里要输入什么样的查询才能更容易找到答案?如何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可靠?如何总结和归纳不同来源的信息等等。一起做,孩子才能在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再说,基本上这些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完整的答案呀,我们自己也很想多了解和探索一些。

小课题看起来复杂,不过因为内容是孩子很感兴趣的,手段也很容易操作,所以按照孩子的能力,没问题的。每天需要的时间不多,估计半个小时到最多一个小时就可以。当然如果太投入了,增加也没关系,反正有机动时间可以用。另外,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和用科学的方式研究问题的习惯,她也会更有信心—— 你看有好多问题爸爸妈妈也不知道,甚至爸爸妈妈开始想的都是错的,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出来。这种感觉多棒!

稍微说远一点,我现在常常想起在双双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她对“海底小纵队”和一切海洋的以及后来扩展到生物的知识都感兴趣。那会儿还听了很多徐来的博物学小音频。有一天,我们和朋友家一起自驾车出去玩,双双对小伙伴的妈妈说:“阿姨,您问我关于博物学的知识吧!您问的问题我基本都知道!” —— 哈哈,好大的口气,当时我差点笑喷了。可是小双的神色是很认真的,并不是吹牛和显摆,而是她自己就是这样相信的。这也算是有点“无知者无畏”了。可是后来小姑娘上学了,学习中慢慢有了不会做的题,有好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慢慢地心理有了更多的想法和顾虑—— 例如怕没面子怕回答错什么的。虽然学而知不足,但是另一方面也很遗憾当年这样自信的神情却更少看到了。我常常想,好希望有一天在她的脸上能重新看到那样闪光的自信的样子,说:这个问题我很了解,我曾经认真研究过!

这也是我计划中有这样的小课题调研的另一个非显式的但同样很重要的原因吧。

#

划重点

从孩子兴趣和问题出发、过程最重要、科学思维、自信

问题三:

请问寒假有计划读的中英文书单吗?

双双妈:没有列书单呢。计划每天独立阅读的书是牛津树和Raz(也因为阅读后有题可以检验理解的情况)。妈妈带着精读的书我还没挑好,目前计划每周三本,一本fiction,一本non-fiction,一本名人传记类的。或者就是把哈利波特过一遍。这个是费妈的那种,哈哈。我们这个假期还计划把哈利波特的电影也刷一遍。目前哈1的电影已经看完了。

——请问大人要提前做准备吗?

双双妈:我觉得大人最主要的准备是选好阅读的书,可以有个计划,例如是fiction的还是non-fiction的。还有人物传记类,那可以引申的东西例如人物时代历史背景等就更多了,可以有一些阅读后的讨论,孩子倒是也会更有兴趣,可以不同类型交叉着。

——再请教一下,妈妈带着英语精读,大概是怎么精读呢?

双双妈:基本上是打算找一本级别合适的书(比她自己现在能读的难一到两个级别),然后:

第一遍让小双自己先朗读一遍,有不会的也没关系,猜就行,不过多纠正错误,鼓励自己尝试和猜测,然后讨论一下她觉得书是什么意思。可以每页都停一下问问是什么理解。不会念的如果是书里会反复出现的核心词,可以纠正一下发音,简单提示一下含义,不扩展。

第二遍我带着小双每页逐一学习,把所有不明白的词解释和仔细讨论一下,每个词的发音都念正确。还可以做些更多的造句和举例。我先举两三个其他用法的例子,然后让小双自己举一个例子。孩子举例这个也可以省略,取决于单词的难度。此外还可以穿插介绍有趣的知识或背景(就是不止为学英语而学,而是像读一本书一样去阅读)。

第三遍小双再自己念一遍。这次大力夸奖进步和变化。有不会的可以简单提示。一定不要说“刚教过怎么又不会”这样的话。而是强调,哇,这么多都记住啦?这个不清楚没事儿,这一段咱们多念两遍就好了。然后难度大的部分也可以一起念几遍。

第四就是做一个阅读后的理解问题。如果有做错的,讨论一下为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