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苑】赵金凤: 小人书(散文)

 小人书
文/赵金凤

严冬如期而至,寒冷也一天胜似一天。
       闲来无事,和大姑姐,妯娌一起嘻嘻哈哈去逛街。
       零星的雪花儿纷扬起轻薄的雾纱,街道上人流稀疏,萧条的街市冷冷清清。
       路过一个三元小店,我们几个就进去了。房子不大,货物琳琅满目,所有的空间几乎被填满。
       厨具小用品,女人的配饰应有尽有。正在眼花缭乱时,从货架上‘咚’的掉下来一个小本本。我俯身捡起想归置原位,就在放手的一刹那看清了,这是一本小人书。居然看见小人书了!这可是几十年没见过的老物件。一股欣喜连珠似的喷涌而出,兴奋,喜悦,抑制不住的激动。我定在那里,再也不想挪动脚步了。
       小人书的出现,犹如童心绽放,再一次激活了灵魂深处的童年往事和亲切感!这是我儿时的最爱,时隔几十年,一切变迁,以为小人书如同那个远逝的岁月,不可能再相见了。没想到辗转轮回,在这么个不起眼的街边小店里,居然又见到了小人书,我开心的翻阅起来。
       轻轻捻动指尖,纸张翻过时的“嗤啦”声,还是那个童年中最曼妙的音符。童心婉约,踏歌而来,轻盈活泼,如荡开的春波,一圈圈晕染了心情。
       一股油墨馨香从每一页小人书上飘过,浓郁的年代感充斥着画面。墨画的纸张,下方是文字说明,小人书还是从前的小人书。封底最后一页表明价格0.10元,一切还原到最初。一本小人书,点燃了我封存已久的记忆,久违了小人书,久违了我的童年!多少直抵我心的旧事,重现眼前。
       七,八十年代,那是个极度赤贫的时代。物质和文化临频悬崖边缘。
       贫穷的时代,根本没书看,小人书成了一枝独秀,自然而然占据了所有人的闲暇之余。尤其是校园里的我们,小人书是唯一的阅读物,大家互相传阅,好不喜欢,以此填充爱看书的饥渴。
       能借阅一本小人书,那种感受是从内心雀跃着的快乐,那是一种很纯粹的享受!小人书,曾经伴随我度过了多少个开心的时刻。风华年少的同学们,头挨着头大家挤在一起,同看一本小人书的情景,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小人书有黑白照拍出来的,有黑色墨线描绘出来的,我还见过彩色的小人书。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这些样板戏的小人书,版面艳丽漂亮极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是一种取悦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我有幸看过的第一本书籍是,女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这是一部很好看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高大伟岸的形象。
       还记得那是七六年的冬季,那时我和四姐都在上学。有天晚上四姐放学回家,从书包掏出了一本破的不能再破的书,就是我说的《青春之歌》。幸好侧封完好,否则我根本不知道书名。四姐知道我也特别爱看书,就把书看完后夹在外面高高的房梁上,只准觊望不可享读。偷窥到了四姐的藏书之处,我再也按耐不住一颗想看的心。每逢四姐不在家时,我就偷偷摸摸的拿着土坷垃,瞄准那本书往下打。我打不下来,土坷垃碎了一地,常常招来母亲的数落。后来我就找根细长的木棍往下捣,有天夜里趁四姐睡着了,我终于把那本书给捯饬下来了。躬着腰怀里揣着书,上炕打开手电筒一夜看完,手电筒的电也全部耗尽。第二天,在母亲的唠叨和审视下,我猫在四姐的身后,躲过了一劫。
      可惜那本书不知道被多少人传阅过,前后章节都被撕毁。就剩中心部分,泛黄的页面破烂卷缩到一块,边边角角都磨损的快成椭圆形了。那不叫一本书,那叫一坨书。
       童心童趣,记忆犹新,那时,校园里的冬天特别冷。雪花纷飞的操场上我们追逐我们嬉闹。男孩子玩滚铁环,打雪仗,女同学则是玩丢沙包,踢毽子。个个冻的吸溜着鼻涕,但依然玩的不亦乐乎。我也爱玩,但我最大的爱好还是看小人书,校园里谁有一本小人书,哪怕是不认识的同学,我也要想尽办法借到手。
       可爱的小人书,曾带给我多少童年的乐趣!
      八十年代初,我已经可以骑自行车去县城了。每隔几日,我必和三姐,或小姨骑着自行车去县城。她们去是逛商场,而我去县城,就是奔着小人书去的。      到了县城她们进商场,我就直奔新华书店门口的小人书摊位。那里摆了很多很多的小人书。很多人都靠墙而蹲,每人手里都有一本小人书。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看的津津有味。我也参与其中,从上午一直看到下午,日头偏西时,在姐姐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小人书的摊位,和小姨三姐往家赶。看一本小人书两分钱,吃一根冰棍两分钱,每次去县城兜里揣着五角钱,那感觉好富有。五角钱可以看很多小人书,也可以自由花销,足够一天的费用。那种快乐那种幸福感,就是那个特定的年代才能品尝得到的,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过那种感受。
       现如今,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节节拔高,手机代替了很多东西,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所有需求。家家优越,人手一机,连电视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的小人书在年轻人的眼里更是不知何物。但它是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亮点,是童年的标志,是一个想起来就觉得暖暖的,特别亲切的一枚童心。

作者简介:赵金凤,女,回族,青海省大通县塔尔镇中庄村人,现居阿克苏市。
       责任编辑:朱玉华

排版编辑:余  萍 

《中国乡土文学》

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纸质期刊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主办,著名文学期刊《今古传奇》编辑部承办,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 38-83。
2020年乡土文学社与《今古传奇》强强联手,隆重推出大型文学季刊《中国乡土文学》,已成功举办三期,反响强烈。现向广大作者征求下列稿源:
小说天地 中长篇和短小说
影视剧本 电影电视剧本
乡土作家 散文作品专辑
乡土诗人 诗歌作品专辑
会员推介    会员作品专辑
封面和封二、封三、封底图片   优秀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
 本刊收录作品在公众号平台发表与否不限,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本刊定价60元,全年240元,订阅微信:damo359880941。凡在本刊发表作品,必须订阅含刊载本人作品全年杂志,图片和篇幅长的文字作品适当增订含本人作品期刊若干册。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土文学社

20201年1月1日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兼小说组长)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主任 陈缘
散文组长 陈淑娟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史寿林    孙成纪   石海天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彼 铭
郭良美   皇 甫   谢文兴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乡土文学】谭桂昂||大暑

    大暑 文/谭桂昂 暑天不避暑 暑汗赛黄金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煎鸡蛋. 苦瓜苦菜苦荞麦, 除湿袪热健脾胃. 暑热 大暑时节天闷热, 乡民纳凉荫下歇. 池中顽童嬉戏水, 偶见 ...

  • 会宁农民诗人国相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长篇小说《姐娘》读者反馈强烈

    蔺国相,会宁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留守农村,坚守创作之路,已经出版两部诗集,他又历时5年,数易其稿,又发表长篇小说<姐娘>,实在让人又感动又惊叹. 最近, 会宁农民诗人蔺国相的长篇小说< ...

  • 散文伴我忆乡愁

    散文:散文伴我忆乡愁 文:张宗龙 我其实不会写散文,上学时只会写作文,现在只会写公文. 不经意间,我已写了几十篇乡土乡情散文.头条上能看到我的文章,公众号能见到我的名字,我有点小自豪,也有点小兴奋,还 ...

  • 【乡土文学】谭桂昂|| 芒种

    芒种 文/谭桂昂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夏渐深,暑意浓. 青梅黄,杨梅红. 芒种 芒种时节至, 农人不得闲. 早起去刈麦, 晚来覆秧田. 唯恐风来早, 又怕雨水天. 丰 ...

  • 【乡土文苑】苏健:​青城名小吃·水煎包(散文)

    青城名小吃·水煎包 文/苏健 青城"水煎包"又名叫"水仙火烧".我曾经腹诽过这个名字,大概人们以讹传讹,把"水煎",误做"水仙&q ...

  • 【湖南文苑】赵金凤:又丢钱了(纪实文学)

    [湖南文苑]推送 又丢钱了    文/赵金凤 尤刚又来我家了,还未落座就嚷嚷着要喝茶. 他眯着眼说赶紧喝两口茶提提神,不然眼睛都睁不开了.他茶瘾很大,每次要喝很苦很酽的茶才肯.而且据他说不喝茶夜里睡不 ...

  • [母亲节特刊] 赵辉的散文《远方的母亲》

    远方的母亲   媳妇下午发信息说"周末是母亲节,定了一个蛋糕庆祝下",我突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  自从大学在外地读书,工作,定居,结婚,如今小孩渐长,生了 ...

  • [黄石文坛] 赵辉的散文《情系芜湖路》

    情系芜湖路   2010年的夏天,只身一人来到黄石,人生地不熟,有一个同事兼老乡到路上接了我,他是隔壁城市的,看他性格豪爽,几句话下来我们也便熟识起来.   公司当时在亚光新村,出门就能看到磁湖,过往 ...

  • [黄石文坛] 赵辉的散文《五月的雨》

    五月的雨  近来黄石多雨,大风刮过破坏力极强,有人财物受损,有人为此感伤,一场大雨,城市又成了一片汪洋.   去接儿子放学,天气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下起雨来,于是抱着他飞奔上车,任冰雹劈头盖脸打下来, ...

  • 乡土中国|杨辉峰散文:背着故乡上路

    背着故乡上路 □   杨辉峰 我想一直预谋着离开老家,从我有了一点儿人生意识与未来憧憬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十三四岁,还时常流着哈喇被村人嘲笑,一个秦俑般的渭北乡下破落户.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徒四壁, ...

  • 叙事篇【全球华人文学社】作者:赵紫生||散文《善有善报》敬请欣赏

    善有善报 作者/赵紫生 上海,一位88岁的老人老尚,他的老伴已于两年前去世了,留下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已经40多岁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老尚已经退休了,每天就是在楼下附近新鲜水果超市转转,大多数 ...

  • 魏蕴晓/我的家乡,我的赵店(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我的家乡,我的赵店 魏蕴晓 出方城县城,向东南二十余公里的地方,丘陵与阡陌交叉,岗丘与山石纵横,这里就是伏牛山与桐柏山接壤的地方,也是两座山脉的分水岭.就在两座 ...

  • 【山西】赵峰丨散文/独一无二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赵峰:1981年生,山西芮城县人.九三学社山西省委思想建设理论研究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作品见诸<散文百家>.<人民代表报>.<天津诗人>.&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