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使我们的民族有了持久的韧性。无论从中国历史还是从世界历史上看,一个民族兴衰如何,不在于这个民族的强大与刚性,而主要在于这个民族的韧性。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就是讲中庸之道的。“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子所提倡的“五美”,现在看来现实意义是很深刻的。“君子惠而不费”,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很富贵了,也不要太铺张浪费了,但我们现实社会中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美德?“劳而不怨,欲而不贪”,但对照现实社会,贫困的人满腹牢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贪官污吏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对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现实社会中就更少能够有人做到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外强中干的小人。孔子的“五美”,为中庸之道的处世为人方式做了完美的解释,后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