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IP的真相——接近真相系列之(四)
亚夫
在与企业及相关组织的接触和媒体、出版物发表的文章中,我发现,对IP的理解,普遍存在着片面化的,表面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IP的泛化和烂化:很多人把IP视为一个一个具体的形式,IP是一个特色活动,一个特色产品,一个LOGO,一个吉祥物,一个广告语,某个人、某个动物、某档综艺节目,甚至某种颜色等。仿佛一切都可以被称之为 IP;IP的狭隘化:IP是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的演绎,是差别化。
笔者认为系统地理解、认识IP,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谈起。
一.IP的体系化。一个完整的IP体系包括五个层次:
1精神内核:IP首先从精神内核开始,它是情感、价值观等的反映。如迪士尼IP的精神内核是“美国精神”;精灵宝可梦的精神内核是“爱与悲伤”。
2.精神内核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如“美国精神”可以延展为公平、正义、勇敢、个人英雄主义、欢乐等等;“爱与悲伤”可以延展为“陪伴”、“记忆”、“爱的供养”等等。
注意:IP的精神内核及精神意义延展,越具有普世价值,其连接的人群越广泛,目标客户的范围也越大。普世价值能够跨越不同种族、民族、阶层、年龄等等的限制,如迪士尼的“欢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欢乐”的,所以其产品能够在全世界畅销无阻。相反,国内很多从业人员,特别是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政府官员,片面地把地方文化或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理解为IP,许多地区总结出10大IP、10大文化等等。这也是我们在IP认识与操作上一个普遍的误区。但是,如果地方文化不与普世价值连接起来,不能以普世价值背书,地方文化就不能跨越地理界限,不能为更大范围的客户所接受;传统文化不与普世价值连接起来,不能与当代文化连接起来,以当代文化背书,传统文化就不能跨越时代的鸿沟,为当代消费者所追逐。
3.表达体系:把IP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美国队长等等;精灵宝可梦的皮卡丘、熊本县的熊本熊等等。表达体系是精神内核的具体物化形式,要与精神内核与意义延展相匹配,要受客户喜欢,要有故事性。如米老鼠、唐老鸭传达出欢乐的内涵,同时,迪士尼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故事。
4.传播体系:这是IP成功、有影响力的关键,而且与下一项的产品体系、产业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迪士尼的动漫、影视剧、网络、电视台等等。传播体系将IP的影响力不断放大。
5.产业体系与产品体系:有了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并且构成产业生态,IP才真正地达到了它的目的,实现了企业的战略意图。迪士尼围绕IP布局了动漫、影视剧、网络、游艇、主题公园、衍生品等业务版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产业围绕IP互相赋能,同时一起使IP更为强大,强大的IP又进一步为产品、产业创造了价值。
二.IP开发与运营的逻辑
IP开发与IP体系相辅相成。很多人以为有了一个名人故事、或者一个形象、或者一个LOGO、或者一个特色产品及活动,就是IP了,甚至有了产品、活动等等,再去创作一个故事,这都是IP开发与运营的本末倒置。举一个例子:花木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花木兰的正宗故里河南虞城只是空有其名,并没有打好这张名人牌。而湖北黄陂并非正宗故里,却借势木兰文化起源地,定制舞剧“花木兰”,建设主题旅游区,开发名人博物馆,搞得风声水起。而真正让花木兰走向世界的却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好莱坞,将花木兰拍摄成卡通电影,开发衍生商品,拍真人版的花木兰电影,女主角通过全球造势海选。花木兰在虞城可以说是面粉,到了黄陂经过加工成了面包,而好莱坞漂洋过海将其做成了黑天鹅蛋糕。所以IP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发掘、包装和打造的综合性体系,是一个持续运营、用心运营的知识财产。
具体说来,IP开发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1.地方文化洞察。从地方文化出发,去创造IP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要注意三点:地方文化洞察不是罗列地方文化现象,不是“我有什么”的传统资源思维,而是站在“客户要什么”的角度的客户思维,更高维的是“我要为客户创造什么”的创新思维;第二,要站在全球视野、大历史的视野去审视地方文化,这样才能把握地方文化的精髓,如成都文化,不能局限于成都有武侯祠、杜甫草堂这些文化现象上,而是要找到成都在历史与现在与世界文化的同步性及领先性,如盐铁业的领先,都江堰修建给成都带来的富庶生活等;第三,要重视地方文化而不惟地方文化,文化创意可以无中生有,可以为我所用,这方面韩国与日本远远比我们做得好。端午节都成了韩国的IP了。
2.找到地方文化与普世价值的结合点。之所以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是因为只有普世价值才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种族、民族、年龄、性别等等的限制,才能够适合更大的人群,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迪士尼的“欢乐”。地方文化是使普世价值成为特色的东西,使之与普世价值下别的文化相区隔;普世价值是地方文化的概括与提升。
3.把地方文化与普世价值的结合点提炼为文化主题,并把其世俗化。如成都的地方文化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巴适”, 但是成都要打造全球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对欧美游客是不能 讲“巴适”的,那是什么,有一句话不仅适合欧美,而且适合当代东方人,那就是——“诗意地栖居”。
4.设计IP的的表达体系。熊本熊、米老鼠、唐老鸭都是成功的表达体系。都很好地表达了IP的主题,获得了用户的喜欢和拥护。还有,产品是重要的表达体系。
5.产品、与产品体系。围绕IP,打造IP的产品体系、产业体系。产业体系与产品体系要互相赋能,使IP不断强大。
6.还有就是IP的保鲜与持续运营,不断丰富IP的内容与内涵。如《美国队长》、《星球大战》等等。
三.IP与企业战略、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核心原理就是,提高资源向价值的转化率,或者是资源的倍数效应原理。我们从迪士尼、精灵宝可梦IP的运用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这个原理的具体体现。无论是迪士尼还是精灵宝可梦,都把IP作为企业的战略布局,都视为商业模式的核心,围绕IP布局产品体系与产业体系,使资源的价值得到倍数效应的放大。迪士尼称为轮次收入模式,具体如下:
1. 制作精美的动画及电影,通过电影票房获取第一轮丰厚的收入。
2. 通过公映电影的拷贝销售和录像DVD发行,赚进第二轮利润。
3. 与此同时,每上映一部电影,都会在线下主题乐园中增加新的电影角色,线上线下荧幕与现实结合,促成线下消费,这是迪士尼的第三轮财富。
4. 迪士尼通过特许授权产品又赢得第四轮财富。4轮收入将IP价值最大化。
同时,迪斯尼的战略布局为其独有的商业模式服务——把一个IP做乘法,在原创IP乘上各种各样的经营手段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实现最高的投资收益比。
以冰雪奇缘为例。冰雪奇缘在全球拿下了12.8亿美金的票房,而它的制作成本只有1.5亿;在动漫师还没有把两位公主的形象设计出来的时候,迪斯尼就已经设计好了怎么靠这个IP来赚钱;第一个轮次是影片的票房收入,DVD的售卖收入以及付费电视和付费网络的收入;第二个轮次推出了蓝光,直接带来了3亿美元的收入;第三个轮次,迪斯尼乐园带来的收入,2014年,不仅把冰雪奇缘的小屋搬到了乐园里面,还把动画片里雪宝一起搬到了线下,抓住了IP最火的售卖点;第四个轮次,衍生品收入,两位公主的公主裙,在美国就卖了300多万条,创造了4亿美金的收入。迪斯尼前面搭好的产业布局,确保其放大自己的IP价值!
迪士尼的IP战略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启示还有,各产品围绕IP,互相赋能,同时一起提升IP的影响力,IP影响力及连接能力的提升,又赋能给各产业,形成了一个循环增长的生态系统。比如,由于电影的热映与口碑,促使消费者与线下的主题公园去体验电影中的线下场景——线下场景获得了新的体验——促动消费者去体验游戏、衍生品等等。这就是一个成功IP的跨产业、跨产品、跨场景的连接能力。
媒体与传播体系在迪士尼的IP体系与战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整个IP体系的发声与放大器。对于国内众多企业,短时间内很难建立如迪士尼般的传播体系。但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第一,与传播体系联盟,如敦煌、故宫与腾讯的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IP;当然也包括与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合作等等;第二,产品、场景要有媒体属性,具备自传播的特征。也就是要具有审美属性,要有故事,要有话题性。
四.没有IP的文旅项目,也可能成功,但有了成功的IP,才能持续成功
IP 是永恒的,真正的 IP 是不会消亡的。承载 IP 的具体形式会因时代的变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但是 IP 是恒久存在的。 无疑,成功的IP打造,特别是成功IP体系的打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金钱、精力与长时间的创新、更新。与之相对应的是,鉴于成功IP打造的难度,业内有人找到了反例,比如说国内某某景区,某某文旅项目,没有IP也取得了成功。甚至有的专家举例说,很多旅游热点和旅游成功典范并非靠IP。滑雪旅游、温泉旅游、登山旅游等一直是中国旅游市场的热点,其发展没有依靠IP;张家界、九寨沟作为中国著名景区,历经多年发展,其成功没有依靠IP··········我们承认,的确是有没有IP,也在一定时间段内取得不同程度成功的项目,但绝不能说明IP不重要。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时间段内,是做企业追求的短期的成功还是长期的成功;之所以说不同程度的成功,那是什么层面的成功。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企业长期的成功,所谓的百年企业、百年项目;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利润的倍数效应,效用和效益的最大化,那一定需要成功的IP。因为我们前面讲过,IP是企业战略,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IP事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IP,才能够打造企业的生态体系。就拿上述举例的几个项目,恰恰是因为没有成功的IP,无论是张家界还是九寨沟,还处于旅游产业发展的1.0阶段,处于单纯地卖资源阶段,远远没有实现跨界发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所说的滑雪、登山、温泉等等,不可否认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但恰恰没有IP,造成了产品同质化、运营同质化,红海特征越来越明显。
与此相关联的是IP的保鲜。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无疑具有难以磨灭的影响力,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也拍了一部又一部,全国以四大名著命名的景区不下百个,可为什么有的新鲜不过一年,有的开园就等于歇业?第一点,没有把握住电影、电视剧的场景、故事如何放在线下,如何在主题公园里把故事场景化、落地化,没有进行再创造;第二点,没有形成产品体系、产业体系;第三点,缺乏运营的系统性与创新性。这些都是对IP的创造、运营缺乏完整、系统的方法论与实践探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懂得IP的保鲜与持续的内容创造,从电影、影视剧、游戏到线下缺乏系统的运营整合,所以,尽管电视剧拍了一部又一部,只是换了导演和演员,换了一些故事情节,但缺乏对IP体系的系统思维,没有与消费者与社会发展心理的互动,没有与时尚文化的结合,更没有融入世界文化、当代背景的大视野,所以不可能与当代消费者产生情感与价值观的真正共鸣,也就缺乏了跨产业的连接能力。反观《星球大战》、《美国队长》等,一直不停的与时俱进的更新。以《星球大战》为例:1977年至今,电影拍摄10余部;小说、电影、动漫、游戏组成IP簇及文娱产业集群;这样保持了品牌活力,赋能平台,吸引新星战迷;2012年卖给迪士尼前,版权收入200亿美金,销售38亿美金家庭娱乐产品;乐高售出超过150万单位乐高《星球大战》视频游戏;卡通网络频道,开发基于《星球大战》的热门节目;迪士尼主题公园每年落地一个新场景···。
《白雪公主》对当代女性独立意识的洞察和把握,可谓鞭策入里。一句“做什么公主,我就是女王”得到了多少当代女性的点赞、转发,为其电影、衍生品的热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