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化湿健脾的良心药,医生:苍术关键不在健脾,而是祛湿
脾喜燥恶湿。
脾虚的人容易生湿,湿重的人容易困脾。
所以我们常见的健脾药时,或多或少都会兼顾化湿。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化湿兼有健脾的中药,苍术。
还有一个中药叫白术,功效与苍术比较相近,但白术是健脾兼有化湿的中药,我们以后再来说。
苍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苍术的根茎,有南苍术与北苍术之分,南苍术主要产自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北苍术主要产自内蒙古、山西、辽宁等地。
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三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的功效。
具体怎么运用这些功效呢?
首先是燥湿健脾的功效,尤其是中焦的湿气。
湿浊重就会阻滞在脾胃,影响脾的运化吸收的功能,出现胃脘部的胀满,困倦乏力,没胃口,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一般这种情况的舌苔是白腻的。
苍术苦温辛香,既能芳化湿浊,苦燥脾湿,以除中焦秽浊之气,又能健运脾胃,促进运化,为燥湿健脾要药。
苍术与厚朴组成一个常用的组合,能增强化湿的效果,而且厚朴重在理气,所以可以行气消胀满。《和剂局方》中有个方子叫平胃散,就是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的。
对于湿浊中阻导致的拉稀、水样便,可以运用苍术来燥湿运脾,使湿邪得去,中焦得运,泄泻得止,可以配上其他的运脾利湿的中药,比如茯苓、猪苓、泽泻。
脾虚湿气重,脾就没办法运化水湿,就会出现四肢水肿,水湿聚集在一起,化为了痰,所以对于水肿、痰多的情况,可以运用苍术来除湿健脾,则湿邪痰饮可化,一般配上其他利水健脾的药,比如白术、茯苓。
对于寒湿困脾,身重肢冷,嘴巴没味道,脘闷胸胀的表现,除了用苍术,还可以宜加用温中的中药,更好的化掉湿浊,比如肉桂、干姜。
苍术还可以用于湿热生疮生疹,或湿热脚气肿痛的情况,但因为苍术偏温,所以要加上清热燥湿或者清热利湿的中药一起,比如黄连、黄柏、木通。
第二个是祛风湿的作用。
风寒湿或风湿热侵袭人体日久,就会出现风湿病,苍术辛温苦燥,能祛风散寒除,可用于风湿痹证。常配上其他祛风湿药同用,比如薏苡仁、独活、羌活。
如果是湿热痹痛,可以配上清热的药一起,比如石膏、知母。
第三个就是解表的功效。
苍术有解表的作用,尤其是夹杂有湿邪的表证。多用于风寒表证而夹湿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的情况。常配上辛温解表的中药,比如羌活、防风、白芷。
最后一个就是明目的功效。
这个功效比较少见,明目的功效使它可以用于夜盲、眼睛昏花干涩。《圣惠方》中记载用伧俗煮羊肝来吃以治疗目疾。
看看古代的文献对苍术的论述:
《药品化义》中记载: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皮肤水肿,皆辛烈逐邪之功也。统治三部之湿,若湿在上焦,易生痰湿,以此燥湿行痰;湿在中焦、滞气作泻,以此宽中健脾;湿在下部,足膝痿软,以此同黄柏治痿,能令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气雄,用之散邪发汗,极其畅快。
《玉药解》中记载说: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止泄亦同白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
现代的化学成分及部分药理研究表明:
苍术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尚含苍术、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及菊糖等。
苍术挥发油对实验性动物有健胃、镇静、降糖、排钾、排钠及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