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走到尽头?全国房地产新格局或将从深圳开始,过来人发话了

无论是从人口红利还是城镇化进程,抑或是市场化改革、加杠杆,这些都曾经是助推房价上涨的因素,到如今几乎消化了所有的红利,房地产也到了一个向高速发展阶段告别的阶段。

比如,扭转中国房地产走向的4大新信号已经非常明确:1、国家重新定调房地产,从“助推器”向“稳定器”变化。2、4万亿旧改代替棚改,标志着房地产大拆大建结束。3、“稳房价”之后,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开始出手“稳房租”。4、房子严重过剩,楼市大时代再无刚需。

前边几条不用过多解释,对于楼市再无刚需可以多说两句,这个刚需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并不代表个体。因为到什么时候,刚需个体都会存在,但是从时代角度讲,一定会有变化。这个源于潘石屹的一段话。

地产大佬潘石屹表示,20年前,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7平米,舒适度不高,因此,房地产是刚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7平米,“到今天为止,无论是住宅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都不是刚需了。从5.7平米增加到37平米,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房子非常多,中国的住房已经严重过剩。”

这就说明中国房地产真正迎来了高速向高质发展的过渡阶段。那高房价还会否存在?老百姓解决住房问题该如何实现?

实际上,我早说过,高房价问题很复杂,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稳定房价也不仅仅是控制房价满足百姓住房问题,更在于防范由此引发的市场风险。所以,老百姓尤其是在大城市可能还不能过多指望降房价来实现住房梦。

那是不是高房价问题就不解决了?当然不是,而且也必须解决。

8月22日,深圳前市委书记厉有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确实现在深圳最大的问题是房价太高,房子都住不起了能留得住人才吗?房价、地价过高也会增加企业成本,恶化企业生存和投资环境。深圳应该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如何解决?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得创业者和打工者都能各得其所实现安居乐业。

厉有为所说的走市场化道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放开对商品房的各种限制措施。商品房这一块让买得起房的人去买单。另一方面,地方要组织建好管好公租房(廉租房),公租房要占到30%-40%左右。目前的比例太低、供应的范围太窄。可以用商品房的收入补贴公租房。房地产长效机制需要试点,深圳可以申请房地产改革按市场经济规律方向先行试验。

深圳房地产起步早我们是知道的,深圳房价之高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监测的100个城市中,2018年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35.9,成为全国购房压力最大的城市。如果以深圳为示范,那么房地产改革势在必行。

2019年8月18日,国家《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既是对内的示范之地,也是对外的信号窗口。深圳是前沿,当年是试点之地,现在又是改革试点之地。房地产正好借此机会实现全国定位转型的过渡。

根据新的住房供应体系,深圳市场商品住房,将仅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而其余60%将由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三部分组成,这场被外界称为第二次房改的新政,最终将深圳有限的土地资源,确定在了发展百姓保障性住房的任务上。

这也正是国家提出的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是未来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单纯指望保障不靠谱,也没有那么大的保障能力。单纯指望市场自身的调节也不行,因为总有人不可能指望市场解决。

我也期待着房地产长效机制逐渐确立,到那时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想买房的随便买,真到那时候,房价不一定就涨得那么凶,即使猛涨,也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了,因为老百姓已经通过保障解决了住房问题。即使高房价存在,或者说房价依然高高在上,那也是有价无市,老百姓不再受制于人。

全国房地产新格局或将就此拉开,从深圳开始,无论高房价是否长期存在,我们也不用担心了。话说回来,深圳包括全国的房价很难再大涨,起码不会出现像过去一样持续的上涨,因为调控已经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最近的教训我们也会反思,高房价问题的确是时候解决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