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谷家族陈婷: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 甲子引力

慧谷家族创始人兼CEO陈婷

作者 | 陈婷
整理 | 小沐
2019年11月9日至11月10日,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在北京举行2019「甲子引力」大会。在11月10日上午举行的“产业创新”专场上,慧谷家族创始人兼CEO陈婷以“家族教育与传承”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她谈到,按香港理工大学的调查,30%的家族企业传承给第二代,13%的家族企业能传承到第三代,“家族传承”不仅是中国企业,也是全球企业的挑战。
演讲要点如下:

1.家族:重新思考家族的意义

2.教育:家书值万金

3.传承: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谈到家族,很多人可能有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家族是大家族、世族的专利,我在该领域工作了大概二十多年,跟中国新兴代的优秀企业家们共同成长,也见证了他们从小家庭到大家族的整个成长过程。
今天台下坐的都是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大家可能觉得对科技创业者来说更没有家族的概念,所以今天分享三个关键词:家族、教育、传承。

家族:重新思考家族的意义

中国整个历史是家邦社会,一会儿圆桌论坛有几个嘉宾,他们家族可能传承十几代,只是其家族的历史可能没有像欧洲、美国这些大家族一样,完整地被记录下来。

最近一百年,好像中国的家族在消失,但在我看来,中国新家族正在形成。中国所有的文化中,“家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源远流长的,有两千多年历史。

《大学》中提出君子的层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经常说这个民族好像没有信仰,其实我觉得有问题,因为信仰不仅仅是宗教,家族的规矩、祖宗的教育也是我们的信仰。
中国人最信仰的就是家族规矩,今天在座的可能是做区块链、高科技的,可能是80后、90后,觉得这个话题离我很远,我觉得这个认识可能还要重新结构一下。
《儒家》讲“孝、悌、慈”,我想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出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是不是在家里?而且我们很多惯于遵循的规矩,也来自于我们的家庭。
《大学》里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我特别想唤醒大家对家族的重新认识。大家回去可以问一下爸爸、妈妈,我们祖上是做什么的?我们家族家训是什么?我们能传承下来的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家族就是有钱人的专利,好像没钱谈不上家族,前两天参加这个论坛,还跟我曾经做媒体的同事发生很大的讨论,他们说你现在做的不错,我们这些人就算了,谈不上家族。
这样的认知将是国家极大的损失。如果有一批新贵成长起来,我们仍然认识不到这个问题,家里没有规矩,家族信仰乱七八糟,你想一想,这个国家最后真的会出现大问题。
我们经常会给很多富二代贴上不少标签,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在过去七年间都在跟中国优秀的一批新生代,俗称“富二代”在打交道,一会儿大家也会看到他们,我觉得他们并不是人们给他们贴上的标签形象那样,相反,他们从小受到非常好的家庭教育。
今天也请到他们母辈父辈的人到现场,现场创造一个场景,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未来这批先富起来的人,或者这批走在前面的优秀家族、优秀企业家,他们是怎样来传承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家族精神的。
目前中西方对比,简单看一下,好像中国人对家族的概念缺失太久了,很多人觉得我们现在不谈家族了,而在西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像罗斯柴尔德家族等,他们传承百年世代,不仅仅是财富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
今天想成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创业者,或已迭代的成功企业家,都需要重新思考家族的意义,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教育:家书值万金

我们出生所受教育的第一所学堂应该是家,关于教育话题,谈论的人有很多,而我本人也不是个教育专家,但家庭教育或家族教育,对我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
因为企业家本人可能很忙,如果没有系统地梳理出家族教育规矩,有很多不幸的案例说明,可能企业成功了,但最后孩子得了自闭症、忧郁症,甚至有的孩子出现自杀行为,我觉得这些都可以通过教育得以弥补。
现在有条件的家庭肯定是“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要把他送到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但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自己的家。如果父母在家吵架,那么在家里给孩子营造的场景,根本不是一个能方便他成长的场景,孩子去再好的学校,可能最后的结局也不理想。
在我看来,家就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有一句话,一流的妈妈做榜样,二流的妈妈做教练,三流的妈妈做保姆。我本人也是一位母亲,我儿子小时候我工作非常忙,也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但我一直坚信,我做好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后面特别想跟大家分享母亲的角色,希望大家理解一位优秀的母亲能塑造非常好的儿孙。
本场论坛也请到了两位优秀的母亲,李巍老师,她的女儿是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畅。她的家族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注册的民营企业,一直走了将近四十年时间,她培养女儿、教育女儿、让女儿最后接班并成为第二代接班人的成功典范。
今天很多来宾都是高科技行业创业者,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技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科技也让过去很多传统的东西,可能被淘汰、被颠覆,但有一项可能是科技很难改变的,就是人的感情。
人的感情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个人觉得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分享一个我的小小实践,就是家书。
我一直坚持给儿子写家书,其实李巍老师也坚持给她的小孙子写家书,家书是一种特别好的教育形式,它可以让人长久地保留你的思想和理念。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几位大家都有写家书的习惯。曾国藩一辈子写了1500多封家书,整个曾式家族教育,家书构成主要的教育。还有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他生了九个孩子,全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才俊,一门生九子,九子皆才俊,他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也是家书。所以家书是一本书。
海外的洛克菲勒先生给儿子的38封家书,在喜马拉雅上大家能看到。洛克菲勒这个家族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后来有个孩子还当了美国的总统,他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其实他是基督徒,所以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你一定要过简朴的生活,你要忘了你父亲是美国最富有的人,所以他的孩子都教育得非常成功,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喜马拉雅上专门有一个《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国内最著名的就是《傅雷家书》,他的家书其实也是一部教育史,特别值得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教育自己孩子时学习。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儿子现在上大三,学计算机,未来跟大家一样也是从事科技领域,我跟他的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家书,我觉得文字能触达人的灵魂,语言有时候会让孩子逆反,但是文字能长久留在人的心灵,可以触达他的心灵。
这是我给他的写的信,这封是他给我回的信,因为年轻人表达方式不像我们这代人,用文字的能力很强,他一开始不是特别接受这种方式,但我一直很坚持,不管他愿不愿意看、愿不愿意回,我都很坚持给他写信。
后来他突然说,到了美国之后我要给你回一封信,这样才是回报给你最好的生日礼物,所以前年的生日礼物就是他给我的一封信。

传承: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传承,因为改革开放四十一年的时间,建国七十年的时间,应该说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新阶段的历史非常短。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历史阶段来说,至少要有三百年的历史,我想我们肯定超过三百年,我们只走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们怎样传承下去?
这个数据是全球企业传承分布图,这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调查,30%的家族企业生存进入第二代,13%的家族生存能进入到第三代,也就是富不过三代,这并不只是中国面临的挑战,而是全球范围的,只有3%的家族能到第四代。
启发下大家的思考,我们怎么样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你可能同时也是爸爸、妈妈,传承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谢谢大家。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