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家人学中医 | 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有什么关系?

编者按:

西医通过近百年来的发展为人民解决了很多危重感染及外科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现代医学发现的疾病谱越来越广、难治性疾病越来越多、慢性病群人数的不断上升、以及西药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的增多,西医也不断地呈现出自身的不足。

因此,很多人生病了会趋向于选择更加自然的中医学。

中医的养生保健、中药治病扶正、针灸艾灸防病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放血疗法治疗顽疾也为越来越多的百姓接受。这些手段近年来也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服务于无数的家庭。

然而,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哪,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医就是服中药,西医就是打补液。

很显然,这是比较不全面的看法。

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只是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而已。东西方医学各有所长,中西医学也各有所短,必要的时候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本系列就是一本普及中医及部分西医知识的读物,针对完全不是从事医学的人群,正如题目所言,教家人,就是教大众。所以,书中有很多医学术语都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

我平时从事于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及常见性、疑难性疾病,在每天的临床中,感触良多,虽然经过我治疗恢复的不同疾病的病人也不计其数,但自己力不能治的疾病仍很多很多。在多年的临床中,随着对中医防病治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有时我也会惊叹现代疾病之多,治病之难,但回过头看,这些规律都不离《黄帝内经》中描述的致病规律。

如何比较健康地活着,寻找适合身体自身规律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一直追求的话题。尽管当前保健品日益泛滥,但仍然无法减少疾病的发生。因为人们常醉心于追求周围的事物,而没有回眼静心认识自身内在身体的实质,没有认识疾病来源的源头。在各篇文章中,我尽量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中医的思想,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地方存在疑惑,我在后续的改阅中加以补充,以使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清晰明了地学习中医知识。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大肠在中医理论中,是主管传导糟粕功能的,所以,很多人习惯了晨起后去大便,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因为在大肠经气旺盛之时,更有助于糟粕的清除。而有些人生病了则不一样,每逢到了5点左右就是被便意憋醒,然后会解稀烂的大便,我们中医叫做五更泻,这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这种情况就要补助肾中的火,让火足寒湿之气得以温化,这种病不治疗也会拖一段时间,但治疗起来难度不大。中药“四神丸”就是专门治疗这种病的。效果也很好。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所以,我们早晨吃早餐要选择在这个时间范围,中医来说,胃是主受纳腐熟水谷的,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而有些人早晨起来就吃水果,是会伤害胃气,影响吸收的,最近好一部分病人就诊都是因为水果吃太多把脾胃损害了,经治疗后便比之前明显改善了。

而很多人不吃早餐,或者一觉直接睡到11、12点,早餐午餐一起吃,营养是不够的,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所以,三餐的安排,有一定的合理之处,这些常识在古代都是人所皆知的,只是到了现代,大家只关注如何吃山珍海味、如何大吃大喝,很多在以前比较基本的身体常识已经忽略了。

作者简介

曾祥珲,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经典科 主治医师。

从事内科常见病、危重症治疗多年。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李可老中医第三代弟子,经典经方许家栋老师弟子。

擅长运用经典经方体系治疗危急重症、临床常见病,如肺炎、外感发热、咳嗽、哮喘、慢阻肺、冠心病、皮肤病及胃肠道疾病、多病因引起头晕、痛风等关节病及胃肠道等疾病;并运用治未病思维指导亚健康调理。

同时,临床常针、药、艾并用,精研传统体针、五俞穴原理,擅用脐针、灸法及刺络放血治疗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尤其是广泛应用麦粒灸、直接灸、化脓灸,治疗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