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秋梨膏、贴秋膘……秋季养生误区你中了几个?

导读

秋分节气过后,天气日益转凉。尤其清晨,秋凉已十分明显。小素每天的朋友圈里也能看到很多朋友在关注秋季养生,时刻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比如:春捂秋冻、秋梨膏、贴秋膘等,那这些说法到底正确吗?有没有道理?小素和您一起学习。

误区一:“春捂秋冻”不用保暖

常说的“春捂秋冻”中的“秋冻”是指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所以“秋冻”的目的是锻炼身体的耐寒性。

很多年轻朋友在秋季气温骤降时也不及时地添加衣物,认为“冻着就有好处”的观点是不对的。人体在气温急剧变化时抵抗力会减弱,很容易感染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另外,“秋冻”不适用于老人、孩子等体质弱的人群。凡事皆有度,穿得太单薄和太厚实都不好。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肚脐是万万不能在天气转凉时受寒的。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因此,不要为了追求性感而冒风险,穿露脐装。这可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的,日后可是麻烦很大的。

由于初秋的天气还是很热,有的人晚上睡觉就还用的夏天的毛巾被或者薄被子。其实这个季节虽然气温没有完全下降,但早晚温差大,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要盖上被子,尤其是肚子。盖上肚脐睡觉以防肚子受凉引发的腹泻与感冒。

误区二:常吃秋梨膏、川贝润肺

白露过后,天气日渐干燥寒冷,“秋梨膏”便成了网红保养品。不单网上有包装高大上的成品卖,随手翻开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心灵手巧的麻麻在给宝宝熬制。所谓“传统古法”,所选优质食材。单味的、加味的都有。于是,秋梨膏便成为很多人此时养生保健的必备品。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嗓子不舒服或是咳嗽时,买上两瓶秋梨膏,取一勺用温开水化开,喝下去甜丝丝的,没一点药味儿,还带着淡淡的梨香,可谓老幼皆宜。不过,素问健康在此提醒:秋梨膏并非适合所有人喝,更不能把它当作饮料随便喝。

秋梨膏是以秋梨(即秋季所产的鸭梨或雪梨)为主料,配以其他止咳、生津、润肺的药物(比如菊花、胖大海、川贝、麦冬、茯苓、贝母、蜂蜜等)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相传始于唐朝,后由《本草求原》中所载的“秋梨蜜”经宫廷御医加工演变而成。秋梨膏梨香芬芳、甜润可口,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秋梨膏固然是润肺止咳的佳品,但专家提醒,秋梨膏口感再好,也不能当成饮料随便喝,而应当辨证来服用。中医讲“燥邪伤肺”,燥为阳邪,从口鼻侵于肺,最易耗伤肺阴。秋梨膏所含成分多是为防润燥护阴之品,比如秋梨、麦冬、川贝等,因此对于阴虚肺热之燥咳,特别有效。然而,咳嗽有诸多证型,比如风寒咳、风热咳、痰饮咳、肝火咳等,此时吃秋梨膏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雪上加霜。

此外,中医认为秋梨膏性凉,故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以免虚寒症状加重,更容易腹泻,即便是易上火、大便干、咳嗽的患者也不要喝,应适可而止。还应注意一点,因秋梨膏含糖量较高,因而糖尿病人也不适宜食用。

误区三:贴秋膘要多进补

都说秋季需要进补,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补,那什么人最需要进补?

秋季进补得看体质,体弱之人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物质,包括用药物健脾益气、填精补血,但壮实苔厚的人就不必再补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尤其很多小朋友在隔代亲的宠爱下,身体不再是亏或虚,而是由于食积造成疳积,导致面黄肌瘦。这个时候如果再食用热量比较高的食物,身体反而会吃不消,因此建议以消补为宜。

在饮食方面,由于秋分时节寒湿较重,所以,饮食上要注意温和,不吃过多冰镇、生冷食物,尽量不要胡吃海塞,增加胃的负担,这样才能让自己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此时脾胃不病,接下来的节气变换中,才能保持良好状态而少生病、不生病。

还有很多人这个时候选择“贴秋膘”,但要注意,过度的饮食肥甘厚味正是加重和引发脾胃病的隐患。建议适当吃些紫苏、生姜、荆芥、陈皮,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抵御寒湿邪气对脾胃的影响。还要顺应秋季收敛之特点,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葡萄、柚子、白萝卜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莲藕、芝麻、淮山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