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时候偷萝卜吃,父亲边打边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不干这种事
离开老家,莫言花了21年;定居北京,莫言花了40年;登上诺贝尔颁奖典礼的舞台,莫言花了57年。
莫言在山东高密生活了21年,无数的人与事,爱与恨,就像无法抹去的烙印一般,深深地融进了他的骨髓中,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
1955年2月17日,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今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是家中的第三个男孩。
莫言原名叫管谟业,他的爷爷管嵩峰是一位木匠,靠着一手精细认真的木匠活儿,在当地备受尊敬,而管嵩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也给莫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家家户户都要向国家交“公粮”,出于私心,不少人在“公粮”中掺假充数,但管嵩峰却从来没有这么做,该交多少就交多少,不论是质量还是斤两,都没有问题。
管嵩峰也很重视教育,把儿子管贻范送进了私塾,前前后后读了4年书。读完私塾后,管贻范留在家中务农,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能写会算,当上了大队会计。
管贻范跟父亲一样,做事很有原则,莫言对此也深有体会。
(图:莫言的父亲和母亲)
莫言12岁那年,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壮着胆子拔了一根生产队的萝卜充饥。管贻范知道后,逮着莫言就是一顿揍,一边打一边说:“我们管家祖祖辈辈,都不干偷鸡摸狗的事,你真是出息了啊……”
如果把爷爷和父亲比作两座巍峨的大山的话,那么母亲就像是一条静静的河流,莫言的母亲叫高淑娟,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朴素、心地善良。
当年莫言因偷萝卜被管贻范揍了一顿后,高淑娟非常痛心,抚摸着莫言的头说:“三儿,都怪娘没本事,没让你吃上几顿饱饭,要是能吃饱饭,就没有这顿打了。”
在学校里,莫言的长相被同学们频频议论,都说他长得丑,这让莫言很郁闷。高淑娟得知后,对他说:“俺家三儿不丑,好得很,他们都是胡说八道。”
这两个片段,是无数母子生活中的剪影,尽管平淡,却温暖了莫言的童年。
童年对于莫言来说,不亚于一场磨炼,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饿”和“累”。
在上世纪60年代初,莫言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树皮、草根,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他当成了食物。更辛酸的是,有一年冬天,村里小学买来了一车煤,孩子们饿极了,竟然一拥而上,拿起煤块儿就用嘴里塞,莫言也在其中,还向老师推荐说很好吃。
这件事,直到今天仍然被一些人吐槽,认为是假的。
1966年,由于管家中农的身份,莫言被迫结束学业,回到家中开始务农,当起了放牛娃。后来回忆那段往事时,莫言还不无心酸地说:“15岁以前都半光着,参加着一些不应该是孩子参加的劳动。”
的确,繁重的农业劳动,让莫言学会了偷懒,经常遭到父亲的苛责和打骂,成了“家庭中最不讨喜的一员”。
正是因为“饿”和“累”,促使莫言日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在此之前,也需要一味“药引子”。
有一次,莫言村里有一位大学生回来了,谈起了自己在济南的种种经历,还告诉莫言说,在济南时,他遇到过一位“腐败”的作家,一日三餐都是吃带肉馅的饺子。莫言听完后,心里顿生羡慕,他第一次觉得,写作是多么的美好,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上饺子,那可是过年时都少有的美味啊!而且,通过写作,还可以摆脱繁重的农业劳动。
就这样,写作在莫言的心里种下了种子,慢慢发芽,直至日后成长为一棵让世人瞩目的参天大树。
1976年,正在高密棉油厂做工的莫言,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转折,参军入伍,离开了生活21年的家乡。
莫言离开的那天,母亲高淑娟一直在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父亲管贻范还是一脸严肃,告诫他说:“凡事谨慎,切记祸从口出,人不要张狂,否则必遭祸患。”
正是父亲的这些告诫,让莫言把自己的名字从“管谟业”改为“莫言”,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一直沿用到今天。
进入部队后,除了能吃饱肚子外,莫言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接触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读物,同时也让他对写作产生了新的想法:在填饱肚子后,如何来填饱精神世界?
昔日的莫言是读者,现在将成为一名作者,那么,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莫言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故乡,人生的起点,那个令自己情感复杂的地方,也就是后来在他的笔下频频出现的“高密东北乡”。
1981年5月,在河北保定市主办的《莲池》刊物上,莫言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名为《春夜雨霏霏》,是一篇书信体短篇小说,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往后的数年中,莫言又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被提拔为排级干部,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折。
再后来,莫言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1985年,莫言发表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这篇小说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广泛好评,被公认为是莫言的成名作。
1986年,莫言完成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还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获奖无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既成就了张艺谋,也成就了莫言。
1994年,母亲高淑娟在高密病逝,莫言料理完丧事后,在83天内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当然,这个名字也让他备受争议,很多人都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莫言要起这样一个“低俗”的名字?
其实,这是一部歌颂母亲的严肃的小说,后来汪曾祺还评价说:“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是莫言小说的突破,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突破。书名不等于作品,但是书名也无伤大雅,'丰乳’、'肥臀’,不应该引起惊愕。”
刘震云也评价说:“《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作品,是莫言在文学情感与世界通道上极富总结性和伸展性的并富于大家气派的作品。”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当选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莫言是靠着暴露中国人的“丑陋”来获得西方人关注的。
对这个问题,其实莫言也有过说明,是这么说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那么,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