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子加入八路,隐瞒身份参加朝鲜战争,至今称中国为祖国,为何
战争一直都是双向的,不管是对于受害者还是施暴者。抗日战争不仅是所有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改变了许多日本人的命运,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在罪恶的日本阵营中,有许多理性的人,他们不仅没有伤害我们,还默默的帮助中国人,甚至还加入中国,为我国建设作出奉献。
在这些日本人中,有一位老人就很是传奇,不仅经历过抗日战争,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甚至前赴朝鲜作战。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一部促进中日青少年交流的漫画,讲的便是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参军故事,在中日双方同步退出。
这位传奇的老人是谁?怎么从一个日本人成为一名中国军人?
老人名叫砂原惠,1933年出生在日本九州的一个武士家族,那时武士对于战争有种异于常人的执着。但是砂原惠在父亲却爱技术不爱武术,成为家族里的异类,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挤。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砂原惠的父亲安排来中国工作,5岁的砂原惠和母亲一起陪伴父亲前往中国。
他们先乘船来到大连,然后辗转到洛阳,最后落脚到阜新。
砂原惠的父亲虽然也是跟随日军部队前来的一员,但是却是那个时候鲜有的理智人,不仅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行为残暴,并且对于中国抱有深深的同情和歉意。在父亲的教导下,砂原惠从未对中国产生过敌意。
当时5岁的他并不懂中国、东北和满洲的区别,而且在他生活的圈子里,几乎都是日本人,跟之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多的变化就是父亲的那名中国徒弟,会带他跟当地的小伙子一起玩耍。
1945年,砂原惠考上了阜新中学,但是父亲根据当时情况,早已预测到了日本战败是早晚的事,便托关系把他送到了大连二中,大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如果战局有变,父亲希望砂原惠可以安全迅速返回日本。因为从小生活在日本人的圈子里,所以砂原惠对于中文一点不懂,陌生的环境令他有些胆怯,但是无论他怎么央求父亲,父亲都不同意他回阜新。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日本投降的前一个月父亲重病,砂原惠离开大连会阜新看望父亲。没几天父亲在家中去世。没过多久,砂原惠还没有从父亲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就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这时,砂原惠才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但是为时已晚。
一夜之间所有的居民自治机构全部消失,日本民侨都开始变卖家当,收拾行李迫不及待的想返回日本,可是很少有人能顺利回去,被迫滞留在中国,砂原惠和母亲也被迫留了下来。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投降没几天,为政府也宣告灭亡,他们将所有家产变卖换的满洲国货币全部不能在用,瞬间一无所有。
砂原惠和母亲因为对当地一点不熟悉,在砂原惠考上中学前,几乎不会一句中文。所以请求父亲的徒弟给他们做向导,按照父亲徒弟的安排,他们可以避开日本人退离的大部队,南下到葫芦岛乘船回日本,可是到辽宁北镇附近是,父亲的徒弟突然消失不见了。砂原惠和母亲无法返回日本,只得在附近安顿下来。开始漫长的打工路,母亲给别人缝补做些零活挣些钱补贴家用,砂原惠则在一户地主家做猪倌。后来地主得知砂原惠家里情况之后,以他干活好为由,把他提升为牛倌,负责给地主家放牛,工钱也得到了提升。
正是从放牛开始,砂原惠开始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刚定居在这里的时候,砂原惠和母亲都不敢张嘴说话,过的提心吊胆。可是没过多久,砂原惠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其实当地人都知道他和母亲是日本人,但是却从来没有歧视过他们,甚至还给于他们极大地包容和帮助。有时,有人听他们口音不对,问他们是哪里人,砂原惠总说他们南方人,心知肚明的村民也不会揭开他们的谎言。一次放牛跟当地老人聊天,老人告诉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他能学会2000多个汉字,在中国生活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之后砂原惠便让其他放牛的小伙伴帮他放牛,作为交换,他经常从地主家拿些果子给他们。而他则跑到学校趴在教室外偷偷学习。面对砂原惠总是再教室外偷听的行为,老师们也当做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讲课的时候会更大声一些。地主之后也发现了砂原惠的小把戏,但是也没有为难他,反而重用了他。砂原惠对此非常感动,终身难忘。
之后,砂原惠慢慢融入在当地的生活,不仅熟练的掌握了中文,打眼一看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少年,乡亲们还亲切的叫他“小三元”。
后来我们国开始土地划分,砂原惠一家被定为雇农,就是比贫农还要差,贫农起码有自己的住处和生产工具,而砂原惠一家连个生产工具都没有。所以分土地的时候,雇农有优先选择权,分到的几乎的土地几乎都是最好的。从一名日本的小少爷到地主家的放牛倌又到拥有自己土地的农民,身份的变化给砂原惠带来很大的触动。
5岁到15岁,砂原惠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同年和少年,这10年里,时常听乡亲们说起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恶行,深感愧疚,但同时有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意。他深爱中国这片土地,一心想为它做点什么。
1948年,解放战争爆发。年满15的砂原惠下定决心,要加入解放军,去解放那些遭受压迫的百姓,为让中国回归和平尽一份力。砂原惠便给母亲说:我见过关东军、中央军、八路军。亲自体验了时代的变迁,也想去解放别人,我要去参加解放军。母亲听后极力发对:“不行,以后你还要回日本,不能去参加中国的军队,否则以后回去会有人排挤你的。”
但是砂原惠还是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他很喜欢三国里的张飞,所以给自己选择了张,叫张荣清,籍贯便用的他跟母亲落户的村子,因为当时他年龄不够,便谎报了自己的年龄。
参军之后被分配到了步兵170师做一名侦查员,先后跟随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并多次立下战功而受奖。
1950年,砂原惠所在部队被安排前赴朝鲜战场,负责侦查和勘察地情,为修建机场做准备。因为当时日本不是朝鲜战场的参战国,所以日本人是不允许出现在战场上的。跟别人聊天中被发现他身份不是中国人,所以要求他退离战场。但是在砂原惠的心中早以把自己视为中国人,他说:“我就是中国人,我填表填写的就是中国人。”
部队后来调查砂原惠隐藏的身份,政委跟他沟通:“小张,你是什么人?”砂原惠说:“我是一名军人,中国军人。”政委耐心跟他沟通:“小张,别紧张,你也是我军的老人了,我们对待日本人不会歧视,只是这战场不允许日本人参加,你可以调回国内继续任职。”
砂原惠之后便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服从组织安排回到了东北,去了东北老航校政治部日工科工作,负责与那里日籍的军官沟通,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砂原惠都快把日语忘光了,正好在这里补习一下。
刚到东北航校的时候,砂原惠看到日本人吃的都是白米饭,心里愤愤不平接受不了。我们士兵们在战场上累死累活的保家卫国,吃的是什么?有时连饭都没的吃!竟然还给这些小鬼子们吃白米饭,气的砂原惠两三天吃不下饭。领导得知后开导砂原惠:“虽然那些日本人是日籍士兵,但是我们现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是同志,要优待他们。”砂原惠才慢慢接受。
1955年春天,根据中日战后谈判条件,日本籍士兵将全部被遣送回日本,砂原惠也在其中。但是他的弟弟妹妹因为在中国已经成家,便没有回去。
但是回到日本以后,砂原惠曾一度收到家族的排挤和指责,并且收到社会的排斥。但是,砂原惠依旧致力于中日交流,为双方和解而努力。回国之后作为翻译员,后来转战在中日两国贸易,希望通过经济来促进两国交流。
2010年,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史上第一个日籍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受邀来访中国,砂原惠作为访华团的秘书长,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他感叹道:“我终于再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中日两国之间的那场漫长的战争,改变了砂原惠的一生。他时常会问自己:“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从血脉上说,父亲和母亲都是日本人,并且自己出生在日本,应该是百分百的日本人,但是,从5岁开始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之后又参加了解放军,那种爱国的心理,他毫无疑问是一个中国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砂原惠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的而爱远远超过日本,也越来越想念中国的家乡,所以他得到肯定的答案:他是一个中国人。即使他没有中国户籍,中国依旧是他的祖国。
他说希望百年之后,可以将一半的骨灰安葬在萦绕他一生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