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都是客》:诚邀四海宾客 力促承德名扬
诚邀四海宾客 力促承德名扬
——读杨润忠老师《来的都是客》所受到的启发
张子龙
不怕献丑,我得赶紧挖空心思来沾沾喜气。因为,近来,一本《来的都是客》让承德内外,啧啧称奇。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称《来的都是客》为“承德之珍宝,中华之微缩”。对《来的都是客》,我爱不释手;对所仰慕的作者杨润忠老师其人、其文,我均崇拜不已。
1.“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00多年前的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就提到了写作者“一把辛酸泪”的话题。
或许,古往今来的有所成就的写作者,都是因为有着一股“痴气”,才会在写作这条路上执迷不悟地走下去,不悲不喜,不离不弃,且无怨无悔。
在承德写作领域,杨老师是公认的“劳模”、公认的好人、公认的帅哥。在承德甚至更大范围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鼎鼎大名的“老羊铲史”微信公众号运营人,正是杨润忠老师。
其实,早在《来的都是客》出版前,我就是杨老师的忠实读者。杨老师在他公众号“老羊铲史”里,推送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阅读、细细品味。但若想真正走进杨老师的精神世界,就有必要读读这本《来的都是客》。“因为毕竟网络语言要随意一些,出书则不同,需要更严谨一些。”杨老师说的。
有学者说,中国的历史文化研究,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东西方学者们探寻的一个谜题:为何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不管身处何方,都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追根溯源,就在于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从《来的都是客》中的一篇篇佳作来看,杨老师深深懂得,承德历史文化,仅仅是一个折射点。杨老师应该是选择了通过对承德历史文化的探寻过程,来猜测、提示和擦亮当代社会的历史谜底。可以这样说,杨老师是在用他的心灵抚摸、努力释放着深匿在历史内部的文化光亮。
纵观全书,作者用散文、随笔的手法,对承德地域、且不局限于承德地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生动述说。作者通过研究剖析一个个历史文化事件,宣传承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来的都是客》中的文章,囊括了承德从昨天到今天的路径。是我见过的讲述承德历史文化最全面、最细腻、最优美的一本著作。
“为什么要写承德的历史文章,还是那句话:爱家乡,就要爱历史。”
爱家乡,杨老师有着义不容辞的担当。正如他在本书后记中说的那样,“网络时代,你不说话,就会有人瞎说。”所以,杨老师“要说话”。
正是有了一份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的爱,杨老师用他的情愫去探究承德的宽度,用他的解析去挖掘承德的深度。于是,杨老师在公众号里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有关承德历史文化的精美篇章,于是,有了《来的都是客》。
读了《来的都是客》后,会让你底气十足。因为,这本书把文学的可读性、史料的可靠性融为了一体,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际会,串成五光十色的“承德牌”历史珍珠项链,使读者不自觉间就把握住了承德,乃至以承德为缩影、去感悟整个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脉络。
读了《来的都是客》后,会让你充满力量。因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浩繁的典籍中摄取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并试图展示社会大众对承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系统认知,从而让读者在审美阅读之后更自觉地去坚守和传承。
《来的都是客》(点击了解更多)
2、不要疏远历史,因为历史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
同样身为历史文化爱好者,我能深刻体会写历史文化文章的不易。无疑,《来的都是客》背后,倾注了杨老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们看到的,是杨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文字;我们看不到的,是他在文字背后的实地寻访、查阅古籍、考据比对、精益求精……
这所有的努力,就是杨老师为了向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精彩、更加耐人寻味的承德!
杨老师在自己的写作中一次次将目光投向历史,从那些沉睡的、封存的“旧纸堆”里,他掘出了一片埋藏着许多优秀种子的土地。
盛世著华章。在古代中国,文学才能几乎成为选取官员的唯一标准。即使在如今,文学才能依然是检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说杨老师综合素质过硬,或者直接说他是个大好人,我是有发言权的。论年龄,杨老师比我大一轮还大;论创作,杨老师如大鹏展翅,而我正在蹒跚学步;论职务,杨老师是领导干部,而我乃小卒一个。但是,即便如此,在向杨老师的请教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温暖。隔空切磋时,杨老师对我以诚相待;会场偶见时,杨老师对我以礼相待。据我所知,这样的感受,在我身边和杨老师有过交集的诸多文友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杨老师笔下,承德是那么美好,承德是那么雄浑,承德是那么厚重。这样的文字,品出来的是真性情,真滋味。通过杨老师的这些字字珠玑,让我们找到了与历史对话的另一种方式,我们的精神和视野由此开阔起来。
《来的都是客》是一部承载着思考的文学文本。它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道承德文化大餐、一道承德文化全席。有目共睹,在杨老师以及像他一样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下,现在在承德,前所未有的形成了一股知史爱承德、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热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杨老师创作承德历史文化系列文章的榜样带动下,我也模仿着写了几篇同一类别的稿子。冒昧发给杨老师请求指导后,他在第一时间帮助修改,且很快在他的“老羊铲史”公众号发表。之后,我的关于承德历史文化的几篇稿子相继在各媒体刊发。可以说,在我的一些码字过程中,杨老师的历史文化散文,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启发。据我所知,在承德,受益于杨老师者,不在少数。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纸质书的撰写、出版,实非易事。只有写过书、出过书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甘苦。杨老师的使命是用心感悟历史,用情体味文化,对文字负责,对时间负责,对读者负责。
透过《来的都是客》来看,杨老师是一个对传承承德地域历史文化、乃至中华历史文明有着执着责任感的人,他关注的不只是一个个闪光的历史文化事件,更探求着事件本身对承德地域乃至祖国文化发展链条中的贡献价值。毫无疑问,作者意在为今人提供一种价值观照,致力于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情,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们的前进就会一帆风顺;只要我们的中华文明不败,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失败。
3.不要割断历史,因为否定昨天将失去明天
承德,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我们的脚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对于生活在承德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出处”。也就是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虽然之前也读过一些写关于承德历史文化的篇章,但不知为何,似乎有一种疏离和隔膜,无法让我真正融入承德的历史和文化。直至遇见杨老师的《来的都是客》,并跟随他的方式贴近承德。
作者以历史意识、当代视角、哲学高度、文学思维去创作《来的都是客》。细品全书,作者力求实现对承德、乃至中国历史沧桑巨变的审美表达。听,杨老师说,“有朋友问,为什么书的名字叫《来的都是客》,简单地说,康乾两位皇帝不修长城而是修建了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就是用来接待客人的,这些客人有蒙古的王公贵族、有六世班禅、有马戈尔尼等等等等。新中国以来,承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拥有多项桂冠,每天用微笑和善良,迎来送走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所以,用《来的都是客》讲述承德历史和现在,更准确一些。”
文章千古事。杨老师以事关承德的一个个历史意象为载体,力求对一个个与承德“有关”的历史事件给予理性的解读,对绵延在承德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现象给予感性的书写,从而把斑斓多彩的承德地域历史文化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借助于个性的话语系统,讲述“承德故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承德之美”、传递“中国之美”。
得失寸心知。全书贯注着凝重的理性思维和优美的文学表达,散发着浓郁的“学者”气息。同时,作者的目光也一直炽热地关注着今天承德的变化,从而使得对现实的描述和认知成为本书的一部分。杨老师在观察、思考、抚摸着承德,这是在《来的都是客》中,所能看到的一种理念和态度。
文学不应该忘记历史和政治,文学家更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义务和历史的责任。杨老师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大胆取舍,巧妙开阖,在社会与历史、人格与道德、精神与信念的坐标上,准确勾勒出许多历史图景。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可是,历史与我们接触的方式是静谧的,这就要求有人在我们的精神深处搭建与历史接壤的桥梁。在承德,这样的人中,杨老师必然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在《来的都是客》以及杨老师的其他文章中,都会看到,它是以学者的严谨、哲人的睿思、作家的激情与联想,从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撷取一人一事,一枝一叶,揭示出历史与人、人与历史的万千种宿命和秘密,抒发出兴旺和穷通的声声叹息,充盈着无尽的人文关怀与悲悯。
若干年前,承德以及国内外有若干的作家和影视剧编导的作品,让很多人知道了承德。
现在,杨润忠老师的厚厚一本《来的都是客》,想必,也会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承德!爱上承德!
当然,人非圣贤。在我看来,杨老师在一个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就是对年轻人多些“传帮带”。比如带个学生啥的,想必,这种想法或者做法,杨老师是有的,如果真有?多我一个不多吧?!
看看,读读《来的都是客》,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老羊铲史作品集《来的都是客》线下销售:
网上购买老羊铲史作品集《来的都是客》
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老羊铲史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