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斤半随想录│徐强:“广西糖都”贵县

音频制作:欧阳璐

1941年12月22日,贵县糖业指导所函送贵县县政府“一号白糖三斤”,作为展览之用。(本文档案均选自贵港市档案馆馆藏民国贵县县政府全宗,复制件)
旧时贵县特产,声名远播者,除了荷花与藕粉,恐怕要数甘蔗和蔗糖了。
贵县地处桂东南、北回归线以南,滔滔西江穿境而过,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雨量丰沛,无霜期长,是甘蔗生长的好地方。据志书记载,早在清朝雍正年间,贵县各地就已大量种植甘蔗,品种以腊蔗和竹蔗为主。
民国《贵县志》说:“腊蔗,一名玉蔗,皮脆味甘,节疏而干大,不耐旱。初生节,植者即就干卷其叶以护之。”腊蔗在种植时,就用原生的蔗叶捆扎蔗身,避免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好像婴儿包裹在棉袄里,既保暖又保鲜,所以等到长成时,蔗身圆润清透如白玉,蔗皮薄脆,蔗肉甘爽,咬一口下去,齿颊生津,满嘴香甜,好不痛快。至于竹蔗,则“叶长如苇,茎小而韧”,多用于榨取蔗糖,不像腊蔗那样可以当作水果来吃,因此又称为“糖蔗”。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22日,贵县糖业指导所函送贵县县政府“一号白糖三斤”,作为展览之用。所谓“一号白糖”,乃是上好的货品,不然也不会拿来展览。遗憾的是,这份公函并没有说明“一号白糖”的制造工艺,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么好的白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不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填报的两份《贵县工业特产品调查表》,倒是稍稍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其中一份是关于黄糖的,据记载,黄糖的制造方法和产出时间如下:“取蔗榨出蔗汁,放于镬中煮之至适度,倾注于模型印成。每榨煮一天时间,可制糖三百斤。”另一份是关于白糖的,其中写道,白糖的制造方法“初步与黄糖略同,惟煮成后,或放于分蜜器离心机,或则放于瓦漏器中,使之除去桔水即成砂糖。至所需时日,以制法各异,无一定准则”。除了制造工艺和产出时间,这两份调查表还提到,当时贵县糖蔗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三平、新塘、横岭、八塘、三塘、桥圩、西山、石卡、根竹等乡镇。黄糖的年产量约为24万担,以一担一百斤计算,约合2400万斤,每斤单价为国币12元。白糖的年产量则少得多,约为3千担,30万斤。因为产量少,所以单价也相对较高,每斤需国币24元。
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15日填报的《广西贵县蔗糖产销情形调查表》中,我们还可以得知以下信息:当年贵县各乡镇蔗农种蔗的成本主要有田租、蔗种、肥料和人工等开支;如果资金紧缺,可以用衣物、农具等物品抵押贷款,利息为3分;甘蔗成熟后,蔗农把蔗“砍断,用牛车运回,去叶,将蔗干榨取糖汁,煎熬成糖”;由于是传统手工制造,所以蔗糖成品均为黄糖片,没有精炼白糖,销售的方式也比较原始,就是把糖挑到贵县县城的市面上去摆卖。据1935年的这份调查表统计,当年贵县城厢、桥圩、木梓3区7个乡镇的甘蔗种植户共有2456家,甘蔗种植面积8170亩,种蔗斤数3400多万斤,从事糖榨经营的有219家,黄糖片产量为350多万斤。
手工制糖虽然比不上机器制糖那么精致、高效,但手工也有手工的好处。用土法熬出来的糖,原汁原味,醇正香甜,口感极好,或许,这正是贵县蔗糖美名远扬的缘故吧?据1993年版《贵港市志》记载,1935年,贵县甘蔗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生产的黄糖片除在本县销售之外,还远销梧州、柳州和云南、贵州等地。到了1942年,贵县销往广西省内外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黄糖片更是高达600万斤。由此可见,旧时贵县号称“广西糖都”,并非浪得虚名。
民国《贵县志》说:“县属蔗糖,运销颇盛。苏湾所产者为最著名。”八塘镇苏湾村旧称思湾,贵县八景之一“思湾夜渡”的传说,正是源出于此。光绪《贵县志》记载:“'思湾夜渡’在县东思湾村。传有仙人宿某媪家,谢以金,不受。媪子天寒隔岸,仙夜渡以归。石上仙影,至今犹存渡口云。”这个传说的寓意,就是“好人有好报”。道理很朴素,却也很暖心,正如手工制造的糖,质朴但却香甜。
苏湾有甜的糖,也有甜的故事。广西糖都,由此而更显魅力。

1943年5月填报的《贵县工业特产品调查表》(黄糖)。

1943年5月填报的《贵县工业特产品调查表》(白糖)。

1935年4月15日填报的《广西贵县蔗糖产销情形调查表》。

题签:黄康依

视频制作:徐强

朗读者简介

    欧阳璐,广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FM97.0女主播电台品质女声。访谈节目《寻城记》《运动没烦恼》制片人、主持人。担任广西防艾宣传代言人、广西垃圾分类宣传代言人、南宁城市乐跑赛形象大使。

推荐书单

(上下滑动浏览)

阅读经典

涵养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