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秉笔写春秋,且看《史记》中包含的秘密

提及司马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用毕生心血写就了一部著作,那就是《史记》。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记录了上到上古传说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被列为中国'二十四史'之首。

数千年来,《史记》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占据着超然的地位,享誉古今中外,为何?因为《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后世效仿这种修史体裁相继而起。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古今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史学研究与写作。不同的人能从《史记》中看出不一样的东西。

小说家认为《史记》是写小说的范本,后世小说也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比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比如,作家阿城也曾说,《史记》真是一本了不起的小说,是给他的影响最深的书籍。

文学家认为《史记》是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它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宋元戏曲等都有很大影响,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比如,被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认为'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的《水浒传》,也向《史记》借鉴了很多东西。

史学家认为《史记》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史学家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且多多少少都有着《史记》的影子。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夹杂很多自己的观点简介,'臣光曰',这跟《史记》中'太史公曰'何其相似。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给了司马迁的《史记》一个极高的评价。《史记》也确实担得起这个赞誉。

首先,司马迁首次在《史记》中提出中国的大一统思想,这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如今所传唱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就是展现了一种中国所有民族皆平等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思想。

中国自古至今是没有不可逾越的种族仇恨的,历史从来都是以文化认同为主体的。比如,中国古代有'中原文化'一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原文化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凡是接受中原文化的人,无论是什么民族,是什么身份,都会被归入自己人的行列。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越国等,'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因为他们的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与中原大不一样,因此被中原人成为'蛮夷'。但是在司马迁看来,他们依旧是华夏民族的后代,'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越王勾践其实是大禹的后代。后来,这些中原边角的国家逐渐吸收了中原文化,生活方式、言行举止逐渐跟中原人靠拢,被中原接受,彻底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确实是有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那时既是时代的限制,也是文化的对立。但是古人并不看轻种族,只要达成了文化认同,彼此之间就能消弭隔阂,情同手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并且,在中原文化的渲染和熏陶下,大唐周边的少数民族日益向中原靠拢,各民族的关系也日渐和谐融洽,在大唐时期形成了各民族的融合的局面。

司马迁的眼光何其长远,是他首次给我们灌输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思想,才有了如今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欣欣向荣之貌。这是一种绵延后世的福泽,后人自当珍惜。

其次,司马迁的胸襟气度和眼光见识是别人无法企及的。比如,《史记》中的'本纪'章节是记载帝王的,但是他就敢突破时代的桎梏和文化的束缚,将吕后一个女人家放进'本纪'中,也敢将一个战败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放进'本纪'中。

司马迁批判了吕后残杀戚夫人,做成人彘的骇人举动,也如实记录了吕后残酷打击刘氏宗室的史实,但是他同样对吕后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措施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予以肯定。基于吕后杰出的政绩,司马迁将她列入'本纪'之中。

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力能扛鼎,骁勇善战,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赞誉。但是在楚汉之争中,项羽最终败北,自刎于乌江。尽管项羽一生都没有称帝,但司马迁仍然给了他'本纪'的帝王规格,突破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局限。

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态度,将历史如实记录,给了后人理解真相的机会。同时,他并非只是单纯地记载历史故事,而是以探究的眼光思索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突破传统史学书写方式,敢为平民立传,敢将女人和败将列入帝王本纪。他的勇气实在让人钦佩。

再次,司马迁的《史记》改变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人格,奠定了后世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

众所周知,司马迁因为为李陵投降匈奴而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而惨遭腐刑。在这个充满屈辱的过程中,他精神遭受巨大痛苦,但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继续隐忍苟活,以完成未竟的事业,'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后人,而且也感染着后人将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贯彻始终,是以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断。

在《史记》中,司马迁极力褒扬那些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历史人物。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苦读、后来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卧薪尝胆终报大仇的越王勾践,忍胯下之辱成就大业的韩信,收人迫害、逃秦为相的范雎等等。

在《史记》中,司马迁热烈歌颂那些身怀大义的历史人物,比如一生难封、壮志未酬的李广,英雄壮志却乌江自刎的项羽,忠心耿耿却惨遭屠戮的伍子胥,一奋其气、威信敌国的蔺相如,为主报仇舍生忘死的刺客游侠等等。

司马迁对他们或同情,或赞美,愿意为他们立传著书,让他们名垂青史,让后人一睹他们的风采。《史记》为我们提供了一批有章可循的光辉典范。

更重要的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也展现了他悲壮浓烈的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展现了他气势恢宏的价值观,'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故而《史记》自出世以来,以其昂扬向上、永不言败、大义为先的精神重塑了中国人内心,改变了中国人历史性的人格,奠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死观。

读《史记》,不仅仅是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理解中华民族人格和精神的源头,改进人生的'三观'教育。故而司马迁的《史记》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了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确实,'秉笔风范,千载永传;史家绝唱,万古流芳',用来形容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再合适不过了。

(0)

相关推荐

  • 司马迁对中国史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据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和孔安国学习.20岁时,他从 ...

  • 司马迁《史记》中,收录一首歌谣,这首歌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一首歌谣,歌谣的内容简单明了,连三四岁的孩童都能背诵,但究其深层涵义,却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 ...

  •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肖旭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的名篇,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散文作品. 它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有崇高的地位. 从史学上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从远古传说时代写到汉武帝时代 ...

  • 新传人物志|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被誉为"新闻全才"的记者.在近二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创办过通讯社,当过<汉民日报><申报> ...

  • “铁肩担道义”,下一句是什么?它是谁作的?

    下一句就是"妙手著文章".我是做记者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说得最多,每年11月8日记者节,都免不了说(写)这句话,并且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鞭策自己 ...

  • 帖真人集字伊秉绶隶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帖真人集字伊秉绶隶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94年前,李大钊走向绞刑台,说下了这段话气壮山河的话!94年后,这段话,仍然影响着无数中华 ...

  • 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诚——这就是中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作为一名高三学子在此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诚--这就是中国>. 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用心想想,你们心中的中国是什 ...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 --读宋长万<锦上裁诗>(第二部) 殷凤君 近日,我非常荣幸地收到了文友宋长万赠送的装帧精美的<锦上裁诗>(第二部).赏读该书,让我如获至宝.不忍释卷: ...

  • 人物漫画①丨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李大钊

    人物介绍: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 早稻田大学 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 ...

  •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保定的杨继盛祠堂 在明朝,官员互相弹劾十分正常,弹来弹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杨继盛却用了最特别的方式,死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你死我活. 若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类的纠纷, ...

  • 李桂珍:铁肩担道义 初心谱华章 (外一篇)

    力             匕 铁肩担道义  初心谱华章  --记蚌埠市"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共产党员"蒲传勇 ■ 李桂珍  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