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叠加科技,大数据护航的按需保险能走多远?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保险产品并不会因为频繁的改变而受到客户的欢迎,因为客户往往喜欢简单、可靠、容易识别的产品。在客户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往往是首先购买,然后忘记它,直到他们需要它,才会记起之前购买的保险产品。

不过近期,得益于大数据、移动计算的发展以及保险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一种名为“按需保险”(on-demand insurance)的新概念慢慢出现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之中。

按需保险只是保险产品的一种形式,但对保险专业人员来说,按需保险的出现,能让他们结合客户信息,为客户提供更适合他们的产品。消费者也能够因此获得更加称心如意的产品。

什么是按需保险?

我们知道传统的保险产品往往是针对一段时间内,对某种标的进行保障。如健康险便是为人的健康做保障,期限为保单的约定期限。租客保险保障的范围则涵盖了投保人在约定期间公寓内的所有财产。

按需保险则不同,相较于传统保险产品,按需保险更为灵活,销售场景往往集中于网络,具体来看,它与传统保险的主要差异存在于:

灵活的费率调整: 在通信领域不断发展、市场分析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这类保险产品允许客户按需购买保单,并经常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费率。

投保对象灵活:这是一种更为精准、效率更高的投保方式。按需保险可能只覆盖持有者工作时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而不包括他们的其他物品。也就是说,今天需要出差外地的某职员,可以只对他随身携带的某种贵重物品进行投保,这样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保费支出。

数据支撑分级投保:这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得来的成果,按需保险可以对优步司机收取不同的费率,而不同费率的数据支撑来自于包括他们为优步开车的小时数、为个人使用而开车的小时数,以及汽车闲置在车道上的小时数。

从2020年1月开始,按需保险开始在市场中流行,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开始使用它。如果这个市场像投资者预期的那样丰富,那么很明显,传统保险公司很快也会介入。

按需保险实例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汽车政策为例:

传统车险: 传统的保单包括一份固定期限的协议(比如6个月),同时为这段保障时间设定一个保险费率。这个费率是基于司机的健康指标,如年龄、驾驶记录、信用评级和车辆使用情况。保险费率是固定的,并且在保障期结束前,保险范围保持不变。

按需应变的车险: 不同于传统车险,按需车险是一种可变的协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按需应变的车险保费是按月重新制定和收取的,这意味着保费每个月都可能变化。

如果投保人在第一个月里用车行驶了20个小时,而在第二个月里只行驶5个小时,那么他的保险费在第二个月里会更低。投保人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增加或减少自己的保险范围。例如,他们可以在计划自驾游时增加一个月的路边援助。按需保险的概念实质上是帮助客户和保险公司更为精准的定制保险产品细节,提升社会效率。

按需投保的优势与缺陷

按需保险为客户和提供这些产品的保险代理人提供了一系列的好处,如更加灵活的投保方式,更人性化的保险方案。虽然许多客户仍然更喜欢传统的保险模式,但热衷于新事物和互联网的年轻一代,对这种灵活的产品出现了极大的兴趣。

选择更多,投保灵活

对于用户来说,按需保险的模式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购买自己必要的保险,无需为自己本不需要的保险买单。

同时灵活的互联网投保方式,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调整或减少自己的保险范围,费率也会随着改变。低收入者可以通过只购买对自己必需的产品,减少自己的保费支出

当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介入到按需保险的市场中,毫无疑问的是它们都会对此类保险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因为这类保险需要它们时刻依照大数据做出策略上的调整,而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保险公司更多的关注。而互联网技术也有助于保险理赔速度的加快,提高理赔质量。

数据获取更便利,理赔更迅捷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大数据的依托下,他们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来获得市场的真实需求,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保险方案。

另外,应用程序的推广,一方面使得通信实现了自动化,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用户的投保门槛,用户可以通过更多的端口实现投保,这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

另外,按需保险的简化了分布式的工作,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入口进行产品定制,减少了推广的成本,在理赔方面,通过实时监控,使得索赔调查更加容易。

新的事物在诞生之初,一定有它还不够完善的地方。按需保险也是如此,尽管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创新,但我们依旧不能忽视它的缺陷。

隐私保护堪忧

第一个问题便是隐私,因为在按需保险的产品模式中,保险公司需要通过追踪客户的信息,来为客户做出定制化的产品以及价格。也就是说,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大量用户数据,客户的隐私问题无法回避。

数据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另外,客户数据能否被正确的解读也是一个问题。如在按需车险的产品设定中,保险公司会根据司机紧急刹车的次数来判定该司机能否做到安全驾驶。但有时,如果是为了避免与不负责任的司机发生事故而采取的紧急刹车,这是司机所无法避免的。那么这个时候保险公司如果将这类紧急刹车和因为不良驾驶习惯而采取的紧急刹车混为一谈,那数据就出现了不正确的解读。

与传统的的保险产品相比较,按需保险的模式更加灵活,也就意味着用户需要对自己的保险产品更上心,这可能会给部分追求便利的朋友造成困扰。

另外,由于保单付款按月变化,如果次月的保费因为被保人的一些不良习惯而上升,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佳体验。

代理人锐减,缺乏关键信息

在按需保险的模式中,由于投保端口将大量集中在互联网,那么代理人的数量便会锐减,缺少代理人往往就会导致保险公司通过代理人渠道获得的信息变少,而在保险公司中,这类信息往往是做出决策的关键信息之一。

第二,由于这类保险产品高度依托数据分析能力,这对保险公司的数据分析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一旦数据解读方面出现问题,对整个产品定制、销售、理赔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打击是致命的。

按需保险的应用

近几年来,按需保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雇主会根据安全记录,来对大多数工人的补偿政策做出调整。消费者层面上,过去一段时间主流传统保险公司一直定期为消费者提供提供驾驶监控服务,并由此对费率进行调整,满足安全驾驶的消费者降低保险费率的需求。

但总体而言,按需保险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不到1%。从开展这项业务的公司构成来看,目前仍集中于初创公司和其他创新性较强的保险公司。

数据透露,去年按需保险初创公司的融资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米切尔国际公司(Mitchell International)曾对00后展开了一次关于按需保险的调研,其中超过90%的人表示他们会对这类产品感兴趣。所以我们预计,这种模式大概率会继续存在下去,并在未来几年里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

TROV是全球第一家按需求购买财产保险的平台,在转型成为保险公司之前TROV实际上是一个个人物品管理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对其各种财产进行观察和跟踪。

正是有了对用户各种财产进行观察和跟踪的大数据做支撑,才有了TROV发展按需保险的转型。

对于存储在TROV App里的物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给它们上保险。用户在APP的物品条目上右划,就可以给物品上保险。左划即可结束保险。目前可在TROV上投保的物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耳机和音箱、运动装备、乐器、照相机和游戏机。

TROV还有一个关键特征是可以实时计算、结算保费,投保时间可以精确到秒。启动保险后,用户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重要的保险参数,例如免赔额等,进而调整保费。如数码相机产品,用户可以在需要旅游的时候给它上保险,旅游结束把保险停掉。相比一次就要买一年的传统保险,TROV的保险周期可以极短,因而保费也相对较低。

在风控和理赔方面,TROV在用户添加财物时,他们需要上传实物图、收据等;理赔时,平台通过基于专家系统的聊天机器人与用户进行交谈,收集日期、位置、索赔描述、索赔图片等信息作为索赔依据,并通过建立用户的在线档案,来降低保险欺诈行为。

通过分析TROV的商业模式,我们发现它是先从个人财物管理切入,通过自动对财物估值、分类整理,建立用户个人的财物目录这样相对高频的服务来获取用户。

另外,由于使用财物管理服务的用户具有明显的画像特征:有一定的资产,同时对财物损耗的关注度较高。这样的用户群体对于按需保险的需求度也相对较高。

在积累了前期的个人财物数据后,TROV通过引入保险科技真正实现了按需保险,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灵活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财物。

保观观点

从目前的保险行业来看,传统的保险产品依旧是主流,因为大部分的用户仍然更加喜欢传统保险。但社会往往都是在变革中实现不断的进步。不能否认的是,按需保险相较传统保险更为人性化,同时更加灵活,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投保体验。

未来随着大数据、5G技术的发展,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按需保险只是保险+科技应用中的一种,势必会有更多形式的产品出现,让保险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保险人必学的短视频课程

重磅 | 保险代理人新规二次征求意见,专业解读来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