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048】文化传承杂谈(20201128人民广场秧歌大赛现场的孩子)

“V”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今天分享的照片,是20201128人民广场上秧歌大赛现场抓拍的部分孩子。
其实一直在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传说中的权威医学杂志《英国血液学杂志》报道的一个神奇病例:一名晚期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肿瘤消失了……开始的时候还天真地傻傻地等着权威专家、媒体等出来“辟谣”,现在看来不管奇迹是否可以复制,传说不一定不是真的,很可能是事实。这更印证了我的一些猜测和论断,诱使我把这些想法记下来,传下去。
包括上次的SARS、此次的新冠肺炎等,我觉得都给包括中医在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我们不能再完全依靠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医、以西方的思维来学习、评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而应该以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来评价、学习、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医在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智慧来提供新思路、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道理都懂,只是在处理事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必定有坏的一面。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暂时没有发现。
“无”中生“有”。“有”越研究越细,越发展越复杂。“有”了,别担心,别恐慌;“无”也不必心存侥幸,毫不在意。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阴暗潮湿的小屋里的木桌发霉(俗称“长毛了”)了,是什么时候长的?怎么办?擦掉之后再长怎么办?一直擦、天天擦?换个铁桌放里面会不会长锈?放个不锈钢的在里面,表面上会不会滋生新的其它的东西?这些东西哪来的?我想,小屋里的小环境如果不改变的话,总会有类似的问题不断地出现......或许,人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新东西”的更新速度,当我们把“新东西”研究透了,“逝者如斯夫”,此时的“新东西”肯定又有了更新的性状,更新的形式。
世界的发展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如果用西方的观点、哲学来解释就是世界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有些历史事件会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是换了一件“马夹”而已。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用西方的观点、哲学能解释得通的,或者说西方人看得到、摸得着、研究过的结论就是科学的,就是真理;那些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解释不通的,就是“伪科学”,就是玄学,就是封建迷信,是糟粕。然而,近几年的量子理论、中微子、暗物质等“新发现”,都跟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论断相吻合。
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被重新认识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应该更深入、更具体、更紧迫了。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人  事  物就摆在那里

你觉得有趣就有趣

你“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

做个有趣的人

随时随地都能够发现趣味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