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叶旭初的散文《过年》

过年  

临近年关,不觉浮想联翩,勾起童年过年的回忆。
过年有过“小年”和过“大年”之说。我们那里,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王爷,即称过“小年”。相传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去向玉帝汇报自己所在这一家人的德行过失,以便确定来年该户人家的祸福。所以人们在灶王爷上天之前,就会做许多好吃的献给他,希望他替自己和家人多多美言,以保来年平平安安。
这一天除了祭祀灶王爷之外,还须开展其他的活动,比如“打扬尘”大扫除。“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家家户户要将楼上楼下、屋里屋外、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小年过后,主要的事情就是筹备除夕和过“大年”的东西,也就是真正“办年”了。
其实,早期“办年”自进入腊月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办“腊货”,做腊鱼、腊肉、腊肠、腊鸡等腊制品,以备过年用。
过了小年以后,就开始办“炒货”。炒货主要有:花生、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蚕豆、豌豆、黄豆、苕果、苕片、糯米果、高粱果、玉米、米泡……这些炒货,都是用铁锅烧柴火炒的。炒货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老少皆宜,深受家人、亲朋好友及来客青睐。
“炒货”做好了,就开始做“炸货”。炸货也是用铁锅烧柴火“炸”。炸货有:炸鱼、炸藕、炸麻花、炸油果、肉圆子、藕圆子、萝卜圆子、豆腐圆子、芋头圆子、苕圆子……炸货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惹人喜爱,令人口馋。炸货都是用“菜油”炸的,菜油炸出的食品,金黄酥软,喷香可口。
在办年的日子里,母亲是家中最辛苦的人。无论是“腊货”、“炒货”还是“炸货”,都是母亲不分日夜操劳。
办年,首先是为了吃“年饭”。我们那里,吃年饭一般集中在两个时间——腊月二十八和腊月二十九这两天。我家通常都是腊月二十八吃年饭。湾里人把吃年饭叫吃“发财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发财要勤劳,勤劳要起早。所以,吃年饭要趁早,要起“五更”,天亮之前要吃完年饭。吃年饭,往往要准备十个“大碗”(菜),要“十全十美”。
吃完年饭,就要迎除夕了。
除夕,指的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具体时间是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即春节前一天晚。“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的习俗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挂贴年画、守岁、燃放爆竹……。
扫尘。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门对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门对子贴在大门上。不仅贴门对子,还贴窗对子、贴年画、贴窗花和倒贴“福”字,而且要在大门两边上方挂上两个大红灯笼,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除夕的晚上,要吃年夜饭。吃年夜饭,也叫吃团圆饭,是全家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我们家吃年夜饭,一般要准备12个大碗(菜),六六大顺,预兆来年家景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另外,在这12碗烧好后,还要在每碗菜上放上一块状如“铜钱”似的红萝卜,象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这12个菜中,有一道菜重复做两碗,那就是——鱼。两碗鱼中,有一碗叫“听话鱼”,这一碗鱼吃年饭时谁也不能用筷子戳,谁也不准吃,要把它留置大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正月十五的晚上吃。“听话鱼”是有“由头”的。一是“听话”,即在新的一年里,子女要听长辈的话,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要遵从长辈的教导,不能“忤逆”;二是“鱼”和“余”是谐音,是说过年吉庆有余、年年有余;三是预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吃过年夜饭,就准备用火盆生火,开始“守岁”。所谓“守岁”,就是全家人彻夜不眠,或坐在火炉旁烤火,或开展余兴活动(打麻将、打扑克、打字牌等),以待天明,辞旧迎新。火盆里的火要烧得很旺,寄寓来年家道殷实、兴旺富足。
守岁时,小孩子有自己的喜好——放鞭炮。小孩子放鞭炮并不是一挂挂地放,而是把一挂挂鞭炮拆散,一个个地放。孩子们放鞭炮时,一只手拿一支点燃的香,或拿一个烘炉(一种取暖的器具),或拿一支点燃的香烟,作为燃放炮仗的火源;一只手拿住鞭炮的底部,随即还要念叨童谣:“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黄姑妞儿(黄鼠狼)赶鹞鹰。”然后,将鞭炮上的引子在火源上点燃,迅速向远处或空中一抛,鞭炮便在远处或空中炸响了,小孩子们就乐得“喔——喔——”直叫,真是好不开心,其乐无穷。当小孩们放鞭炮尽兴了,就玩其它的游戏(用线索翻花、石头-剪子-布、打扎板等)。游戏玩累了,也到深夜了,便纷纷洗漱上床睡觉。这时,爹(爷爷)、奶(奶奶)、爷(父亲)、娘(母亲)等长辈,就要把事先用红纸包好的“压岁钱”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面,给孩子们压岁,还要在孩子们的身上盖一件青色的衣裳,以驱邪、御寒,让孩子幸福地进入梦乡。
守岁守到接近午夜十二点时,家家户户便争先恐后地燃放鞭炮,人们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燃放鞭炮。大年初一放鞭炮有很多讲究,即有燃放“开门鞭炮”、“出行鞭炮”、“迎客鞭炮”等等。鞭炮是一封封(一挂挂)的,有大小、多少之分,有10000响、5000响、2000响、1000响、500响、200响、100响、50响等。大年初一,各家各户第一次打开大门时,往往有说词——“开门大吉”或“开门大发”,接着燃放开门鞭炮。我们家一般要放10000响(叫“万载”),象征万事如意,永远幸福。家人第一次出门离开家时,要燃放出行鞭炮,预祝出入平安。有客人来家拜年时,要燃放迎客鞭炮,以示热情好客。
拜年。新年新面貌,新年新气象。新年的初一,全家人都早早起床,穿上崭新漂亮的衣服,梳理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整整齐齐,天刚蒙蒙亮就形如吃早饭。早饭吃“包面”(饺子),包面形似“金元宝”,预示新的一年生活富足、财源滚滚。吃过早饭,大人们要安排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彼此大吉大利。小孩子们则三五成群,结伴而行,陆续到全村挨家挨户拜年。小孩子每到一家拜年,主人都会热烈欢迎,燃放鞭炮,还要给每个小朋友赏赐——或发一坨(块)糖,或给一把瓜子,或塞一把熟花生……以示感谢与新年祝福。小孩子们得到主人的赏赐后,就高高兴兴地赶到下一家拜年,同样受到下一家主人的欢迎和赏赐。当各家各户的年拜毕,小孩子们身上的荷包也都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各自带着甜蜜的笑容,怀着喜悦的心情,快快乐乐、蹦蹦跳跳地回家过年了。
我们那里,过年要过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闹元宵”的日子。十五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这一天有很多闹新春的表演:玩龙、舞狮子、踩高跷、打连厢、划“采莲船”、挂花灯……
其中,“采莲船”歌舞表演,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映象。采莲船制作别具一格,是用竹木精心制作而成,下为船形,五、六尺长,上是宝塔亭阁型盖顶,船高两米左右,船身用红色绸缎或用彩纸裱糊。
我们那里“采莲船”歌舞,一般由两人表演,即一男一女。男的表演桨手,女的表演采莲女。男的着装五彩缤纷,但以“三元色”红、黄、蓝为主。头上扎着黄头巾,身上穿着蓝色套服,腰上系着一条红绸带,腿上打着黄色的绑腿,脚上穿着黑帮白底的布鞋。手中拿一把大约1.5米长的船桨,桨柄及把手上缠着黄颜色的绸布,桨把下面系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红绸带。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头上梳着一条大辫子,扎着红头绳,身上穿着红色绸缎套装,脚上穿着红色绣花鞋,非常亮眼。
表演“采莲船”歌舞时,男的表演划桨,女的表演乘船;男的将桨划一下,女的就两手握住船邦将采莲船前起后落地晃动一下,好像乘风破浪,颠簸前行。他们在表演划船的同时,还要演唱“采船调”。一般是女的主唱,男的附和。如:
女唱:采莲船哪,
男和:哟儿哟,
女唱:拜新年哪,
男和:呀嗬嗨,
女唱:祝愿贵府,
男和:呀儿哟,
女唱:平平安安哪,
男和:划儿着。
合:哟儿哟,呀嗬嗨,
平平安安哪,划儿着。
……
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一是为了辟邪,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月十五,是大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是歌舞升平的一天,是吉祥喜庆的一天。过了正月十五,也就年过月尽了,家家户户就得筹备春耕了。
如今,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天天过年。然而,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哪怕过年时吃山珍海味,品美味佳肴,饮琼浆玉液,还嫌年味不足。童年过年难忘,家乡过年的习俗难忘,家乡丰富多彩的年味难忘。
20210112

叶旭初,1958年8月出生,原广场路小学副校长,广场路英才学校校长。多篇文章、诗歌在《湖北教育》《学校党建思想教育》《黄石教育学院学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黄石周刊》等报刊发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25篇】董立强||鲁城的年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 除夕庆团圆(散文)

    除夕庆团圆 飞翔 中国人喜欢过中国年,今天是庚子年除夕,晴空万里,气温达到17度,真是风和日丽! 家家户户在准备团圆饭,贴春联,洗澡,看春晚,守岁.在我的记忆里,还是我家与大伯家一起吃团圆饭的场面最难 ...

  • 让年味多一些仪式感

    让年味多一些仪式感 又快过年了,"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以前过年有味道了"之感慨却是越来越多. 是吃的穿的住的玩的不如以前吗?当然不是.这方面的东西不是比以前少了,而是要比以前多多了. ...

  • 【洞庭作家】万志勇/说说过年

    说说过年 作者:万志勇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就会特别突出地感觉到岁月的擦痕.小学时写作文,总爱用"年过花甲"来写老人,现在人家也可以这样写我了.感觉还能吃能睡,行动 ...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提到过节,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春节.春节是最大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我们这里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拉开了序幕.俗语说"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馒头六杀猪,七八噼啪到年下".二十三是小 ...

  • 【留住乡愁】腊月二十八“还福”记

    [写在前面]这是腊月二十八日,我回到故乡浠水巴河镇的乡村,在老屋用手机写下的一篇文字,简单整理一下,发在这里,供大家批评. 1. 此时此刻正是浠水乡村的腊月二十八,透过老屋的亮瓦看去,外面还是一团漆黑 ...

  • [黄石文坛]叶旭初的散文《花生记》

    花生记   我的家乡在浠水县散花镇田家洲.田家洲坐落在江北长江大堤边上,与黄石上窑隔江相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萝卜.黄豆角.藜蒿.花生等乡村农作物特产.   在长江大堤的外围还有道子堤,它是 ...

  • [黄石文坛]叶旭初的随笔《我所认识的戴婷老师》

    我所认识的戴婷老师  戴婷老师是黄石市广场路小学(简称广小)的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是一名出色的班主任.   我和戴婷老师是同事,但没有一起共事.对戴婷老师的了解,一是来源于道听途说,二是自己耳濡目染, ...

  • [黄石文坛]张顺初的散文《回忆在丰山的岁月》

    回忆在丰山的岁月 上世纪70年代,我有幸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丰山铜矿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却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美好而有趣的时光. 优美的自然环境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在长江南岸,富池是阳新 ...

  • [黄石文坛]张顺初的散文《疫情后第一次外出度假》

    疫情后第一次外出度假   打去年一月新冠肺炎流行以来,我们就一直滞留在加拿大,宅在家里.儿子儿媳在家上班,一星期去超市买一次菜.孙子上网课,除了上课,就是打游戏.我们年纪大了,体力不济,呆在家里,尚能 ...

  • [黄石文坛]张顺初的散文《游东湖绿道》

    游东湖绿道  武汉的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是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东湖景色优美,湖岸曲折,港汊交错,岛渚星罗,碧波万顷,青山环绕.东湖公园原来只是武汉大学后面的一部分 ...

  • [黄石文坛]何祥生的散文《初知袁隆平》

    初知袁隆平   5月22日下午两点多,当我拿起手机看信息时,一条袁隆平去世的消息跃上手机屏,我一看是我们黄石日报发布的,不会有假,便在朋友圈转发了,并想写点什么,可惜在武汉协和医院住院,没有电脑. 5 ...

  • [黄石文坛]吴汉祥的散文《树与叶的情缘》

    树与叶的情缘 当空间以素雅的色调装点山水的时候,光秃秃的树木,却隐忍着清冷孤独,饱受情感的煎熬.虽然雪花仙子柔情蜜意飘然而至,热恋并亲吻树木的酮体,亦难以唤醒树木的情感,往往一夜之间化成泪滴滑溜树下, ...

  • [黄石文坛]刘美书的散文《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1 "你是个苦命的细伢!"这是我幼年时期常常听到母亲对我讲的一句话.母亲说这话的意思我明白,大概是说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父爱,同时也饱含了母亲对我的怜惜!但我却没有 ...

  • [黄石文坛]方定一的散文《难忘黄石冮北农场》

    难忘黄石冮北农场 黄石冮北农场归来,看着那一张张鹤发童颜的笑得很甜的照片,窗外哗哗大雨,一声声催人相忆,难忘那一片片无边无涯的绿,难忘那无处不在的故乡情怀-- 相聚 今年3月,同学们发出邀请,4月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