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合理用药,才是明智之举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由于发病比较隐匿,很多患者在就医治疗时已经出现了脊柱的强直和纤维化,治疗难度大。
很多人对于强直不抱有治愈信心,干脆放弃治疗或一旦症状好转就停止用药,这样的做法是容易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的。
虽然强直目前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但其通过兼顾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病情,通过控制症状和炎症来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远期关节畸形和其他身体系统功能的退化。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目标
药物与非药物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强直性脊柱炎规范诊疗路径,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微创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心理调试、自我管理等。
医学卫生组织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免疫紊乱引起的局部关节炎性疾病,抑制骨侵蚀、保护脊柱是实现全面康复的关键,同时也要调节平衡,抵抗复发。具体治疗原则如下:
1、缓解症状——消除或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如背痛和僵硬;
2、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
3、防止关节损坏——累及髋、肩和/或外周关节的患者,要防止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4、防止脊柱融合——防止脊柱进行性骨侵蚀和强直,保持脊柱活动度,防止脊柱变形。
5、最大程度减轻脊柱外和关节外的表现——减少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病变造成的影响,如葡萄膜炎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防止脊柱疾病的并发症——防止脊柱骨折,屈曲性挛缩,特别是颈椎。
强直性脊柱炎合理用药原则
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药物,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对药物的耐受度和疗效不一,因此用药需根据个体检测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此外,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也存在一些需要警惕的方面。
一、不能完全阻断骨侵蚀进展
在 AS 病理进程中,炎症反应的发生早于新骨形成,而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新骨的形成,但不能完全阻断骨质的侵蚀和破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消炎止痛”进而掩盖真实的病情,患者认为不痛病情就是停止发展,其实关节腔残留的炎症正在侵蚀骨质,这就解释了 AS 终生发病直至恶化的特点。目前,临床药物治疗 AS 主要从控制炎症反应为切入点。
二、祛炎不彻底,导致药效逐渐变差
不少强直患者在患病初期使用常规药物有效,但逐渐出现药效变差的情况,这一信号往往提示病情正处在进展期。如关节粘连造成的毛细血管淤堵,使微循环发生障碍,药物难以到达病灶发挥作用,此时若再继续用药,病情依然难以控制,而关节腔长期积累的炎症会加重骨破坏。
三、警惕长期用药副作用
各类药物的长期应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副作用和身体反应,如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出现胃肠道不适、心血管疾病、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及过敏等;慢作用抗风湿药的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症状、肝损伤、皮疹、肺间质炎症纤维化、血细胞减少、头痛、男性精子减少等。
长期使用生物制剂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局部红斑、水肿、瘙痒、肿瘤、肺结核。幼年患者胃黏膜保护屏障脆弱,肝肾更易受损,骨骼生长发育较快,部分非甾体抗炎药对骨骼发育有影响,不应长期使用。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化过程,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病情和延缓病情发展,对于部分关节损害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方案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尽早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稳定住病情,减少关节破坏严重造成功能丧失的情况,以防最后形成残疾或其他并发症危害生命健康。同时我们对于药物的应用也要坚持规范安全,不要盲目使用偏方,及时就诊,理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