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绝对有用的高效建议,优化大脑!
焦虑是因为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那缓解焦虑的方式,就是增加自己的确定性。
在每一次焦虑的时候想一想,现在立刻马上去做什么,可以增加你的竞争力,可以让你相信你可以离你的目标短一点。
同时,希望大家多往内看,而不是往外看。
别人提了多少分,别人逆袭了,别人达成了什么目标,别人提了几百分其实都跟你关系不太大。
只有往内看,你取得了多少进步,你比昨天多掌握了多少,你是不是在稳步地推进,这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时候你们的焦虑,都是来自于圈子之外的人,也就是那些社交娱乐平台。如果你真的发现从这些平台带来的焦虑裹挟着你让你寸步难行,让你很难相信很难肯定自己努力和进步。我想也许,你可以试着直接屏蔽这些信息源,删掉不看也许是最佳的方式。
少看那些“极端”“典型”和“幸存者们”,社交媒体们已经把他们无限放大了,他们出现的概率其实比想象中低得低,而且他们经历的困难和痛苦可能也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试着多多向内看,看看自己,看看身边,大多数人的样子才是你生活的样子。不要因为太大的目标,而去担心自己的努力效率,最终反倒不成行损失就太大啦。
以情绪为导向,事事都要求准备好,心情准备好,方法准备好,未知困难尽量少。其实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大多数时候的状态都是普普通通的,既不高昂,也不低,甚至偶尔还有点丧。
很多时候状态是准备不来的,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慢慢优化,慢慢调整。很多时候,方法也是没有办法适配到最好的,大部分的方法都是需要做一些调试的,在做的过程中调整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以及学习和生活的路上,没有未知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刻意避开。因为我们学习我们成长的核心就是去接受挑战,去迎接新的困难,就是会有那种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场面,就是会有不会做的题目,就是会有无法直接绕开的问题,而去面对和解决,去延伸扩展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这才是成长的本质。
成长,就是去迎接挑战,解决困难。适应了挑战,解决了困难,把这些挑战和困难变成了“平常”,再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行动导向就是,完善主义,我相信我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有信心去面对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好,实现目标。
所以,请不要再准备了。“情绪导向”到“行动导向”是可以训练的,只要开始意识了,就基本上朝着行动导向转变了。多用我们的大脑的理性去告诉自己“不用准备了,请直接开始,在开始中慢慢调整。”,当这句话的频率出现得越来越高的时候,当你提醒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大脑偏向于行动导向就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两种行为模式是相互抑制的,而大脑又是可以训练和适应的,只要你给出信号,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告诉自己我,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缓解,就会越来越优化。
对于科目,其实是可以集中突破的。尤其是当你弱科比较多的时候,最多的时间去干最难的事情去干提分效率最高的事情,就是效率最高的。
而且从记忆遗忘曲线的角度来说尤其如此,你想一个科目,你重点的时间去学完,后续能够去重复的时间就越多,能够重复的次数就越多,知识也就掌握得越牢靠。快速学习本质上也是,帮我们去掌握学习的框架,了解了框架再去学习,先整体和细节,先系统后碎片,效率会高得多。
对于题型,集中突破的效果会更好。要知道,我们做题的本质不是为了做完甚至都不是为了掌握题目本身,而是为了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并且去建立好“知识”到“题目”的链接,也就是了解清楚“知识”是怎么包装成“题目”的。而集中突破,大量同类型题目的训练,也会更好地让你发现一些规律,找到去总结提炼的线索。就像是一个周期函数,如果只给你一小部分,你是很难看出来周期的,但是如果给你的是大部分图像,你去比对效率应该就更高。
我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我自由安排的时间里面,都是一节课就做1-2个题型。甚至当时我在训练圆锥曲线的时候,连着3-4天我的全部自由时间都是用来突破圆锥曲线,并且又去把这里面分成“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训练总结。后续在整理题型的时候,又把椭圆按照问题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这样的效率会高很多。
学习效率的关键其实就是用脑的程度,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机械地在用脑的。
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机械地记忆笔记,甚至老师说什么就写什么,只是要内化的前提是你需要对它进行处理。比如说提炼和总结。
'老师讲的这节课的核心有几个?是哪几个主题'
“老师前面的五分钟讲的重点是什么,我能不能总结提炼出来”
“老师刚刚这段话的核心是什么,和前一段话的逻辑关联是什么,我是不是可以提炼,我是不是可以找到逻辑”
上课是这个样子。做题也是这个样子。
问出一个好问题,其实就是帮助你节省和节约注意力。
我们的脑子就是下意识地不用脑的,我们就必须用一些方式和流程题型自己用脑。
比如说看完一篇文章强迫自己总结,比如说做完一道题目强迫自己回顾思路,又比如说听完一节课去整理笔记。
而且分类整理归类,本质上就是在梳理知识的逻辑,而梳理知识逻辑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就是高效的过程,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学习的理性思维。因为很多人确实是用感性思维来做题学习的,也就是靠着灵感做题。这样的效果很差,因为灵感做题的本质根本就不是灵光一闪,而是“复读”,也就是你原来原本做过这个题目,或者已经知道这样的思路和表述。而你认为的灵感提取的过程,也就是你在看到题目之后,在你的大脑里面乱扒乱找的过程,能做出来,但是太慢了!
而且,如果遇到高考的创新型思维,你会发现你的知识库里面是没有可以提取的东西,也就是会真正遇到卡壳。
所以,请务必要养成规范化流程化做题的思维。
做题是一定需要去规范化的!也就是用理性,用线索,用思路去规范。这一点在我之前的数学思维里面有说,可以简单参考。
其实,我们的大脑是需要休息的。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如说cpu,如果说随时都在运行程序,随时都处于一个高负荷的状态,不多长时间就开始“卡”了。
大脑也是这样的。如果不休息,不整理,不清空,长时间用脑之后就会处于一个低效的状态。
碎片的时间应该做的就是一个“休息和整理”的工作,为了后面大脑在大块时间的时候可以更高效地运转。
碎片的时间应该做的是三件事。总结,反思和规划。
总结一下在前面的时间学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可以理解为简单回顾。我们的大脑是会选择性地清空信息的,也就是遗忘,但是如果说在碎片时间,你回顾了一下之前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就相当于你告诉了你的大脑“这个东西很重要,请不要遗忘它”,大脑感知到之后会强化“该信息的高权重”,就会让你有效避免遗忘!
反思其实就是去整理一下自己的学习状态,检讨有无思考,有无动脑,也就是训练大脑理性的过程!这非常重要!千万记住,大脑是可塑的,而塑造大脑的方式就是习惯。
最后规划,规划后续你的大段时间应该做什么,这种规划相当于是一种预演,会让你后续快速进入专注的状态。你应该是知道没有规划,东学一点,西做一点,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很低效的!
其实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已经略微有点过时的,好吧,不是略微,而是挺过时的。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是19世纪的理论,不过揭示的道理是没有错的!
我最近找到了一个最新的复盘方法!因为复盘的具体方式之前的推文都有说,这一次主要是对复盘时间次序的优化,是基于脑神经科学的!
明天视频里面揭晓哈哈哈!
还有跟大家说一声抱歉,我以为昨天熬夜剪应该来得及,但是工作量比我想象中大,视频就周天晚上发了!
不过,保证干货满满!
END.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Carmen
图片来源 : 网络
关于计划
1月份的计划会在中下旬招生
到时候会以推文的形式通知大家的
临近学长学姐们期末,为了更好地跟大家对接
所以调整了时间不要急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