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刮板链轮断裂原因分析
作者:庞瑞强,王屾,甘锋,谭海兰
单位: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技术研究院。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输煤刮板链轮(材质为42CrMo)于井下工况使用约半个月后,在键槽部位发生断裂,如图1所示。
键槽部位整体从链轮脱落,如图2所示。其中一处断裂面沿键槽根部至两齿中间,平行于链轮直径断裂,断面平齐,可见放射纹,裂源位于键槽根部直角处,编为A断面,如图2a所示;另一处断裂面沿链轮内圈靠近键槽边缘至链轮齿,与链轮直径呈约45°角断裂,断裂面较粗糙、平齐,可见放射纹,裂源位于链轮齿部,该齿部可见撞击塑性变形痕迹,编为B断面,如图2b所示。
链轮热处理工艺路线为:整体调质→机加工→齿部表面淬火、回火→磨齿。技术要求整体调质硬度为280~320HBW;轮齿面表面硬度为40~45HRC。
1. 化学成分分析
对链轮基体取样,采用CS- 444碳硫测定仪及ICP光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对42CrMo钢的要求范围。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 硬度和冲击测试
分别取样对工件轮齿表面进行洛氏硬度测试;对工件轮齿心部及键槽部位(A断面裂源附近)进行布氏硬度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轮齿表面硬度符合工件技术要求;轮齿心部硬度符合工件技术要求,靠近裂源的键槽部位硬度不符合技术要求。对键槽处取样进行冲击吸收能量测试,发现该处材料冲击吸收能量极低,具体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3. 断口分析
将A断口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裂源区无明显塑性变形,未发现明显非金属夹杂物及材料缺陷,微观形貌可见河流花 样,为解理断裂,如图3所示。
扩展区同样为解理断裂,如图4 所示。
最后断裂区为可见韧窝结构,为韧性断裂,如图5所示。
4. 金相分析
对断裂件进行非金属夹杂物检查,未见明显超标非金属夹杂物,如图6所示。
依据GB/ T 10561—2005评定为A0.5、 B0.5、C0.5、D1.5。对断裂件不同位置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及晶粒度评定,链轮齿外表面为调质组织,如图7所示;
心部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为5~6级,如图8所示;
链轮键槽附近金相组织为珠 光体+铁素体,晶粒度为2~3级,晶粒较大,如图9所示。
键槽根部倒角处截面形貌如图10所示,倒角接近90°(图 样要求为R0.5mm)该处属于工作受力集中点,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5. 分析及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键槽处晶粒度粗大、冲击吸收能量较低、硬度低于设计值,材料脆性较大且强度偏低,外加该处倒角偏小属于工作应力集中区域,工件在起停动作时,对该处也会有冲击作用,这样就形成了该处受力较大,而实际强度偏 低、韧性差的实际情况,在工作应力作用下,势必会形成开裂。断口上的解理形貌属于一种典型穿晶脆性断裂特征。根据A 、B 断口形貌特征及开裂方位,结合工件受力状况分析,可以判定断裂始于A断面,之后开裂的工件在转动应力作用下,齿面与其他部件撞击,从而形成B断面,进而造成该段轮齿掉落。因此,工件断裂的主因为A断面的断裂原因。工件开裂的过程为:键槽部 20190903 位热处理工艺不当,形成粗晶,导致材料韧性恶化,且键槽根部过渡圆弧较小,存在应力集中,较脆的工件在设备起停时受到冲击作用,于键槽根部发生脆性开裂,导致与开裂部位相近的轮齿位置发生改变,并发生碰撞,进而从轮齿撞击面开裂,形成工件局部断裂脱落。因此,链轮断裂的直接原因是热处理工艺不当,材料较脆,诱发因素是键槽根部圆弧设计偏小。
6. 建议
(1)为了减少应力集中,应合理计算键槽根部的R值。
(2)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 参数,避免局部过热形成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