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抗秦援韩本为争霸,为什么反而沦为陪葬?

长平之战这两天火了,那咱们就聊聊长平之战前后的赵国。

大家都知道,战国和春秋的时间划分节点就是三家分晋,而在三家分晋之前,除了分晋时被消灭的智氏,剩下的赵魏韩三家中,赵最强,魏次之,韩最弱。从各自所处的战略环境来说,赵也最优,魏次之,韩最差。韩国处在四战之地,周边强敌环伺,领土相互之间很容易被分割。

不过,在分晋之后,魏国的发展相对稳定一些,一度成为晋国霸权的继承者,西攻秦,东击齐,威胁赵韩,而且屡屡取胜,不可一世。不过,就像《大秦帝国》第二部所反映的,过了没多久,就开始走下坡路。魏国的战略环境本来就不好,地处秦赵韩齐之间,很容易受到攻击,趁着强盛的时候又到处树敌,把邻居都得罪完了,战略方向摇摆不定,没有趁着强盛的时候完成自己的战略崛起,而是在不断的周边冲突中消耗了自己的优势,最终逐步衰落。

魏国衰落的同时,则是秦国的复兴和齐国的日渐强大,对三晋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战略威胁。不过,秦国崛起之后,魏国已经衰落,所以秦国的主要精力并没有用于向东发展,而是不断与楚国发生冲突,齐国的主要精力也用于和燕国拉锯,以及向中原扩张。这样,赵国就赢得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赵国原本的战略环境并不好,北面是正在崛起中的匈奴,南面是韩国和齐国,东北还有燕国,但赵国在魏国强大的时候并没有硬顶,而是不断示弱,先后依靠齐国和秦国来牵制魏国。我们今天熟知的围魏救赵的典故,就是魏国出兵围攻赵国,齐国发兵救援赵国的故事。用我们今天熟悉的话说,赵国在这一时期的策略就是韬光养晦,或者说,闷声大发财。

到了赵武灵王的时候,各主要强国都进行了军事变革,原来的战车在战争中的作用开始逐步降低,骑兵的作用开始越来越明显。赵国北边就是正在崛起中的匈奴,双方也发生过多次冲突,因此,赵国本身就有与骑兵作战的经验。到赵武灵王,就决定也进行军事变革,而且是跨越式发展,于是有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经过这个军事革命,赵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强大起来。而且,赵国在诸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军事优势,就是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机动能力比其他仍然大量使用战车作战的国家要强。所以,赵武灵王曾经有个计划,要沿今天的长城一线西进,从九原也就是今天的包头一带南下,灭秦。

不过,赵武灵王和历史上很多搞变法的君主一样,人格比较文艺,奇思妙想比较多,所以容易搞成一些事,但也很容易搞坏事。到晚期,赵武灵王就退位,让儿子当赵王,他当起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后来又发生了内乱,他本人死后也停尸不葬很长时间。但是,他给赵国带来的战略红利依然存在。内乱平息后,赵国依靠这些军事红利,成为三晋中最强的国家,韩魏两国都开始投靠赵国,让赵国提供保护。

这时候秦国的军事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楚国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到长平之战之前,秦国任用魏人范雎为相,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逐步蚕食周边国家的领土,来壮大自己。那么,作为北方诸国中最为弱小、抵抗能力最差的韩国,自然是秦国扩张的首要目标。作为长平之战的前奏,就是秦国出兵,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部之间的联系,迫使韩国同意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不同意降秦,与当地父老(其实就是豪族大户)商量后,决定降赵。

上党郡离秦赵两国都挺远,冯亭这意思显然是想先利用赵国保住上党郡,等秦赵两国退兵之后,上党郡还是要回归祖国韩国的。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点,赵国当然也能看得出来。但是这时候的赵王和赵国重臣一商量,觉得还是要接受上党郡,因为这个机会很难得。他们当然不可能意识不到接受上党郡就意味着要和秦国直接打仗,而是他们认为,即使和秦国开战,赵国也稳赢。这么一合计,赵国君臣就决定干了,接受上党郡。

从战略上说,赵国君臣这个算盘还是不错的。秦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迫使韩国同意割让上党郡给秦国,现在赵国不费吹灰之力,上党郡就拱手来降,自然是很划算的生意。而且,秦军悬师千里,孤军深入,粮运不继,补给困难,如果秦国只是像之前那样是过来捞一把就走,看到赵国大举出兵,抗秦援韩,自然会乖乖退兵而去,而不会在这里和赵国进行大战。这样,赵国就可以轻松的摘了秦国攻韩的桃子。所以,赵国在决定接受上党郡归附之后,就马上出兵援韩,救援上党郡。

但是,赵国没有意识到的是,秦国这次并不是过来捞一把,而是下定决心要将上党郡一口吞下。所以,虽然在孤军千里,但秦军并没有因为赵国出兵而退却,反而在知道赵国接受上党郡之后恼羞成怒,加紧进攻,很快就攻下了上党郡。赵军到了前线,上党郡已入秦国囊中,只好准备与秦军作战。长平之战就这样开始了。

战争初期,秦军锐气正盛,赵军倾国之力来援,双方打起来后,各有胜负,但总体来说赵军败多胜少。这时候秦军主帅是白起,赵军主帅是老将廉颇。廉颇看速胜无望,于是改变策略,转为守势,深壁高垒,坚守不出,坐等秦军师老兵疲,粮草耗尽。

战国时期,各国资源其实都很有限,组织大规模战役都很费劲,不仅是赵魏韩这样的小国是这样,就是秦楚齐这样的大国,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劳师远征,利在速战,如果发现短期内取胜无望,都会选择全师为上,主动退兵,保全实力。如果不是生死存亡之际,一般不会孤注一掷,倾国之力来与别国进行战略决战。原因很简单,大家面对的都不只是一个敌人,当你与一个敌人消耗实力太多的时候,就会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况。所以,当发现某个敌人准备倾举国之力与你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就会寻找别的结束战争的方式,比如割地求和。这是战国时期的常态。不仅小国经常割地求和,大国也经常会这样做。秦国、齐国、楚国都曾出现过被迫割地求和的情况。毕竟,打败仗是很丢脸,割地求和很丢脸,但最丢脸的是被敌人彻底消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长平之战,赵国摆出的架势就是势在必得,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摆出与秦国进行战略决战的架势,显然是希望以自己的决心吓退秦国。那么,正常情况下,秦国就应该全师为上,退兵回国,休养生息,伺机再来。但秦国这次却偏不。看到赵军出动四十万大军来援,仍然希望能够击退赵国,将上党郡收入囊中,再迫使韩国依附于自己。所以,秦军在初期频频取胜之后,继续寻找彻底几百赵军的机会。

但直到这时候,秦军的战略意图应该仍然是迫使赵军退军,接受上党郡归入秦国的现实,而没有将四十万赵军彻底击败并消灭之的意图。尤其是面对廉颇坚守不出,坐等秦军先退的情况,秦军远道而来,粮运困难,如果不想认输回国,自然需要主动打破僵局。秦国最后的办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使用反间计,让赵国误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因为他老了,不敢和秦军进行战略决战,改由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

现在一般都认为,赵国当时就是中了计,才犯兵家大忌,临阵换将,改变战略,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其实不然。

今天常有人讲总体战,其实战争从来都是总体战,不仅是前线将领和士兵斗智斗勇,更是双方政治、经济实力的比拼。赵国倾巢而出,四十万大军暴露于野,餐风宿露,虽然赵国离战场更近一些,但赵国本身实力有限,要支持规模这么大的战争,国内的补给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孤注一掷的战争,整个赵国的前途命运都系于一战,远在国内的赵国君臣的心态比较焦虑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虽然秦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但赵国也并不希望战争持续的时间太长。

在这种双方旗鼓相当、谁也没有能力速胜的战争中,谁能多坚持一会儿,谁的胜算就更大一些。但是,很显然,秦军迅速结束战争的愿望要比赵国更强烈,赵国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主动出击。秦国意识到战争不能迅速结束,也改变策略,从原来的局部性战争变成了与赵国进行战略决战。秦王在国内也进行了战争总动员,战争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了,从原来的局部战争变成了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

长平之战的过程和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军覆没,秦国大胜。之后,秦国坑杀二十万赵国降卒,然后又兵分三路,攻入赵国本土,直至兵临城下,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这时候,秦国内部也发生了分歧,究竟是乘胜直追一鼓作气灭亡赵国,还是见好就收接受赵国割地求和的请求?秦廷内部的斗争结果则是接受了赵国割地请和。赵国更不用说,从此之后就失去了进行战略反击的能力,在面临秦国主动进攻的时候,也没用能力组织野战来进行有效抵御,只能依托城防工事进行防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赵国被秦国灭亡。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崛起为北方强国,到长平之战后迅速衰落,赵国前后只用了三十年。由弱到强的转折点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则是长平之战。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们可以在这里假设一下,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不要临阵换将,就采用廉颇的策略,以逸待劳,深壁高垒,坚守不出,坐等秦军粮尽而退,是不是就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呢?当然也不可能。即使秦国放弃已经到了嘴边的上党郡,赵国也很难彻底将上党郡纳入囊中,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上党郡离秦国太近,而不得不重兵布防,这对本来就资源有限的赵国来说,自然只会加重负担,从而加快灭亡。那么,换一个思路,如果能够如赵括所希望的,在长平之战中击败秦军,迫使秦军放弃上党郡呢?结果也还是一样。也就是说,无论结果如何,赵国抗秦援韩本身就是一个战略错误。因为,赵国君臣误判了形势,过高估计了赵国自身当时的实力,又过低估计了秦国的战略决心,缺乏对多种战争结果的预判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三家分晋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能够从弱到强,除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赵国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就是在战略上坚决不出头,坚决韬光养晦,坚决装孙子,坚决闷声大发财。但魏国的衰落和投靠,让赵国的野心膨胀了,自认为可以成为三晋中的霸主,乃至可以和秦国、齐国在北方争雄了。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国完全可以作壁上观,虽然有唇亡齿寒之危,但赵国可以通过从魏韩两国进行战略讹诈来获取好处,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当时的形势下,秦国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实际上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齐国。因此,秦国所谓的远交近攻策略,实际上也就是通过对齐国进行战略欺骗,来为自己逐步打击、削弱乃至最后彻底消灭赵魏韩三国争取时间。那么,相应的,赵国在当时如果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和国际形势,野心没有膨胀,没有那么着急于成为北方霸主,那就应该采取联合齐国对抗秦国的策略。但赵国舍此不取,希望能够通过一场战争来得到魏韩两国的倾心投靠,从而确立自身的区域霸权地位,最后不但没有能够救得了韩国,反而连自身也从此一蹶不振。赵国君臣这种战略上不审时不度势,看上去豪气干云、精于打小算盘的政治眼光,最终只能祸国殃民,让赵国为韩魏两国陪葬。

《小舍得》:中产阶级视角下的保姆是坏人,小镇做题家都靠不住

从《欢乐颂》到《小舍得》:请你告诉我,穷人怎么做才能不错?

什么是最好的防疫模式?张文宏回应了

“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蒋介石高估了粟裕手里的兵力

塔山前线四纵伤亡惨重,预备队一纵就在旁边,林彪为什么不投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