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帮到你的人都是弱关系,纪元控股幕僚长张铭博士分享

真正能帮到你的人,其实都弱关系,纪元控股幕僚长张铭博士分享

纪元商学院陈鹏院长推荐好文

20世纪70年代,格兰诺维特在波士顿近郊区域调查了100名不同职业的人,其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但是这些个人关系中,只有16.7%是每周至少能见两次面的强关系,其他全都是很少见面,甚至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的弱关系。

弱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指联系不紧密、沟通不频繁、了解不深、信任不深的这么一种关系,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于1973年提出。

“弱关系”这一理论新颖独特,就像“黑天鹅”这个概念一样,让人过目难忘。在没有互联网的70-80年代,弱关系理论确实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好工具,也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学术界,亦或是民间,对弱关系理论推崇备至,甚至达到迷信的地步。

首先,很多人误解了弱关系理论,认为弱关系是人生成功的根本,那就大错特错了。其次,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很多人依然一味地推崇弱关系,显得不合时宜,弱关系理论是时候做出一些新的解释了。

01 弱关系理论的产生

“ 20世纪70年代,格兰诺维特在波士顿近郊区域调查了100名不同职业的人,其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但是这些个人关系中,只有16.7%是每周至少能见两次面的强关系,其他全都是很少见面,甚至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的弱关系。”

正是受这一调查数据的启发,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关系理论,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在获取新信息的时候,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效。”

划重点:是在获取新信息的时候,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效。而不是说,弱关系在任何情境下,都比强关系有用。

有些人在学习了弱关系理论后,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然后到处加微信,以为这样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对弱关系理论的误解,除了给人留下笑柄,并没有什么大用。

而且,请注意!!!格兰诺维特仅仅只调查了100名不同职业的人!不管这100人的职业是多么不同,对于上亿的人口基数来说,100绝对是一个小样本,不足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他的弱关系理论仅仅只是一个推测、一个猜想。

所以,不要把弱关系理论当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圣经,格兰诺维特要说的话是:我们习惯追求强关系,但有时候不妨发展一下弱关系,说不定就对我们有帮助。

02 弱关系力量的源泉

为什么弱关系有时候比强关系更有效?它的力量源泉是什么?

“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互联网,是美国国防部创建的ARPANET,到1975年,该网络也仅限于100多台主机。”

所以说,在弱关系理论提出的时候,是没有互联网的,人们传播、获取信息主要靠口口相传,在这种情况下,弱关系对于扩大人们的信息网络非常重要。

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如下,信息主要通过人面对面的交流来传播,信息传播低效,姑且称之“人联网”时代吧:

强关系指经常交流的亲戚朋友。因为经常交流,所以从强关系了解到的信息同质化严重,你知道的我也知道,我不知道的你也不知道;另一方面,强关系了解到的信息一定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一个做餐饮的亲戚,他大概率是给你推荐餐饮相关的工作,而很难给你推荐一个软件开发的工作。基于以上原因,所以很难从强关系中发现新的信息。

弱关系因为很少交流,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是全新的,它打破了强关系形成的信息壁垒,而且根据二八法则,20%是强关系,80%是弱关系,弱关系从数量上就占有优势。

所以说,在人联网时代,弱关系获取新信息比强关系更有效,这是有一定依据的。本质上,工作机会就是一种新信息,寻找新工作也就是获取新信息,所以弱关系更能发挥作用。

03 弱关系被神化

后来,很多人对弱关系理论进行了补充扩展,但却越来越偏离弱关系本身的定位:

(1)社会学家吕夫访问了766个创业者,发现52%的创业想法是来自于弱关系。创业想法是一种新信息,通过弱关系去获取新想法、新创意更有效,还算说得过去的。

(2)如果公司的信息网络是弱关系组成的,创新能力会提高1.5倍。不知道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创新能力这么抽象的概念竟然和1.5倍挂钩了,感觉像是根据结果来捏造数据。

(3)风险投资的对象越是强关系,成功率越低。没有具体的数据,难以服众。在我看来,对投资的对象越了解,成功率肯定越高才对。投资一个陌生人,难道成功率更高?说不过去呀,陌生人跑路的机率最大。

“正如查理芒格所言:手中有锤子的人,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钉子。当一个人认定弱关系力量很强大,他一定能找到一些佐证的案例。在我看来,很多案例并不具有说服力,弱关系的力量被神化了。”

04 弱关系被弱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将信息放到互联网,互联网再传播给其他人,人们无需面对面交流,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工具来传播信息。

对于找工作这种事,再也不用从别人口中来探听消息了,直接打开各大招聘网站,一堆的工作机会,应有尽有。除了一些机密信息,我们难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之外,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从互联网获取到,因此弱关系的作用已经被削弱了。

比如,想要知道某个领导有什么癖好,这种事情有点机密,互联网也查不到,只能通过层层关系网,通过弱关系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人联网时代,如果想了解南非这个国家的旅游景点,没有一个对南非了如指掌的朋友,几乎很难获取这些信息,但现在只要上网搜一下就有答案了。

弱关系注定是一种低信任度关系,因此,当面对高信任度才能办的事情,弱关系将毫无作用。比如,借钱就是以高信任度为基础的一件事,因此你不可能从弱关系中借到钱,借你钱的一定是非常信任你的强关系。

05 如何构建人脉关系

1、强关系永远最重要。

有人盲目崇拜弱关系,宣扬“真正帮到你的人是陌生人”,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一定是亲戚、同学、朋友,想想看,你的人生有今天,主要是陌生人的功能吗?不说别的,是父母把你养大的吧;闯了祸,是亲戚帮你摆平的吧;买房子,首付也是亲戚朋友凑的吧;创业伙伴,首选还是亲戚朋友吧;人生所有重大的时刻,肯定都是亲戚朋友陪你度过的吧……

毋庸置疑,强关系永远是对人帮助最大的。所以,对家人要好一点,有空多陪家人,跟家人说话要客气一点。有些人经常在外吃喝应酬,见着陌生人一团和气,回到家却板着脸,说话冷言冷语,这是典型的脑X。

多和老同学联系,与其舍近求远去发展一段陌生的友谊,不如好好和老同学叙叙旧,同学是仅次于亲人的稳固关系。

学会感恩,用关怀和物质回馈帮助过你的人。

2、系统学习网络信息搜索技术。

以前通过弱关系来获取信息,现在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因此懂得通过网络获取想要的信息,就相当于驾驭了无数的弱关系。

网络信息搜索是一门技术活,很多人还真的不会,最好找个专业的老师学习一下,大部分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人都可以充当老师。

3、关注专业人士。

这是一个社会分工非常细的时代,各种专业知识数不胜数,就算学习能力再强,我们也难以了解所有的专业。

有些知识本来用得就少,也没必要浪费精力去学习,这时不如咨询专业人士,得到的答案快捷而稳妥。

比如:当遇到法律问题,最好就是咨询专业的律师;遇到健康问题,最好就咨询医生;遇到投资理财问题,就咨询金融专家。

4、通过自媒体塑造个人品牌。

发展人脉最好的方式,不是你去认识谁,而是让别人主动来认识你。现在自媒体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网络渠道展示自己,人的信任主要基于三方面:

(1)专业,看一个人对专业是否精深,就构成了别人对你专业能力的信任度。专业能力的体现又包括学历、经验、成果,因此晒学历,晒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晒自己取得的成果,都有助于增加他人对你的信任度。

(2)资源,看一个人能调动多少资源,就构成了别人对你身份地位的信任度。能体现身份地位的包括权利、金钱、人脉,晒豪宅豪车,晒和名人的合影,晒参加人大会议的照片,瞬间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3)人品,看一个人做事是否靠谱有原则,就构成了别人对你人品的信任度。人品包含的东西比较多,包括善良、诚信、慷慨、有同理心、勇敢、执着等等,这要通过身体力行去展现,而不是吹牛喊口号。

在我看来,人品是最重要的,人品不行,别管专业能力多强,资源多丰富,都不值得信任。有些人,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荼毒,觉得谦虚是美德,不敢展示优秀的自己,这是错误的。这个社会是信息过载的社会,大家都有很多事要忙,你不主动展示自己,别人就没机会了解你,更谈不上信任了。

5、关系是枝叶,能力才是主干。

有一句话总是不断被人提起:成功依赖于85%的人脉,专业知识仅占15%。

暂且不说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一个人能够成功,绝无可能仅仅依靠人脉,反过来想想,正是因为有了15%的专业知识,他才能够利用自己的人脉,否则给他人脉也没用。

历史上有个知名的典故,刘备的儿子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说一个人能力太差,无论给他什么资源和人脉都难以成功。所以,不要本末倒置,一味地去追求人脉,而不修养自己的内功,这样得来的人脉你也驾驭不了。最好的方式是,专注于提升自我,靠能力去吸引人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