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青年和丹麦青年重走了长征路,走完后他...
德国青年和丹麦青年重走了长征路,走完后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的长征是假的,是吹出来的,根本没有二万五千里,顶多只有一万里。对此,金一南将军说:一万里的长度是对的,但是外国青年的算法是错的。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元气大伤,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只得远走他乡。在一些人眼里,长征就是红军的大逃亡,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长征,是真正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如果你看过金一南将军的多个讲座,你一定会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建议,将长征、朝鲜战争等尽可能多地写入到学生的教材中去。我们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是青少年如何才能成为祖国的未来?金一南将军这里都有答案!
陈树湘这个名字大家听说过吧?惨烈的湘江血战后,红军差点全军覆没,陈树湘率领的部队负责断后,他自己被手榴弹炸破腹腔,被敌人抓住后连夜绑在担架上抬去报功。夜色里,28岁的陈树湘用手从破腹中扯出肠子而亡。
金一南将军在《苦难辉煌》里说:“任何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往往具有深刻的悲剧意味。”
陈树湘宁可死,也绝不投降!这就是英雄,这就是意志,这就是中国军人的信仰!
董振堂,长征之前就已经是军团长了,如果活到解放后,妥妥的开国功臣!可惜,被马步芳的两万人包围,激战9个昼夜后壮烈牺牲。今天不讲董振堂的军功,要讲的,是他的一句话。
长征途中又一次战斗正打得激烈,可是有女兵突然要生孩子而且难产。董振堂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
那场战斗结束后,年轻的小战士经过产妇身边时都怒目而视。因为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很多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时候董振堂说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
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格局,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担当,这就是中国军人的使命!
很多外国人无法想象红军长征的经历,他们认为长征是假的,是吹出来的。更有德国青年、丹麦青年去重走长征路,走完后他们认为这下终于可以戳破中国人的“长征谎言”了,因为他们发现,整个行程根本没有二万五千里,顶多一万里到头了。
对此,金一南将军说:“你们是走路,顶多算是一场远足,但是红军那是打仗,是求生,有无数次的迂回和重复。我们都听说过雪山草地的凶险,红四方面军单是雪山草地就往返穿梭了三次。”
红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一次次挑战了人类的生存极限,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他们靠的根本不是装备,更不是给养,而是意志,是信仰。放眼国外,试问哪个国家的军人可以做到?
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里,把长征比做“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他说:“与红军长征相比,公元前2世纪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假日远行。”
抗美援朝后,美国人做了一项调查,后来发现一个惊人的数据: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里,其中一大批师团级将领都参加过长征。所以,他们得出结论:正是长征锻炼出了中国军人强悍的军魂!
我们也做过一组数据统计:长征开始之初,红一方面军有八万六千人,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到七千人。红四方面军从最初的十万大军到最后,不到三万人。红军军团长一级的平均年龄为25岁,一线作战的师团级干部平均年龄为 20岁,14岁到18岁的红军小战士占60%。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想流泪?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做什么?我们的后辈,这个年龄的时候又是否记得,共和国的历史上那些无数用热血浇灌出和平之花的先烈们?
从长征到抗美援朝,中国军人让美国人首次尝到了败仗的滋味。金一南将军在他的《为什么是中国》这本书里说:“中国的全球化,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已经开始,成为长期被视为‘东亚病夫’的这个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心理支撑点,也是在那一刻我们进入了世界体系,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我们从来不缺历史,我们从来不缺故事,我们也从来不缺英雄。我们缺的是,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向我们的孩子们去一次次讲述这些荡气回肠的真实事件,我们缺的是,把中华民族的硬骨头一代代地传下去。
从《苦难辉煌》到《为什么是中国》,金一南将军深刻解读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性变革中蕴含的深厚力量,饱含深情,为我们重现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血与火的传奇。
这两本书里面的资料都真实可查,对事件的细节描写有理有据非常到位。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认真阅读,尤其趁着寒假,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阅读。正如金一南将军所说:“一个国家最危险的就是处于和平安稳的时候,和平让人丧失斗志、野心和狼性,也会让国家的威慑力下降。”
愿我们一起缅怀先烈,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读懂中国苦难,读懂中国力量,读懂中国自信。点击图片下面的“看一看”就可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