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橙 :童年之黄梅磷矿
大学毕业后在邻县安了家。每逢清晨,窗外便开启了欣欣向荣的生活篇章。孩子们的欢笑声,人们细碎的脚步声,洗衣妇的棒槌声,自行车清脆的铃铛声以及过往车辆的颠簸声,就这样每天交织在我的生命里。在这里我从不感到孤独,只因这些美好在生命的童年时代就已铺垫完毕。
生活在这里,时常让我回想起童年时的曼妙时光。一样的商品房;一样的水泥路;一样的路灯;一样清晨早起的人们所奏出的生命交响曲。我醉心于生命中的那一片桃花源——上世纪90年代初的黄梅磷矿。
一、矿车
一辆辆呼啸而过的矿车记载着这里的繁荣。有一节或两节车尾的矿车在土路上飞驰,扬起一阵阵的沙尘。
那时大胆的行人招手让陌生的司机捎上一程也是极愉快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妈在路边等了好久,也没能遇见熟识的司机。随着一辆辆车呼啸而过。我们只能选择向陌生的司机招手。恰巧那人竟也停了下来。上车一拉家常。竟也能问出对方父母姓甚名谁。聊着聊着就熟悉了。我们农村的女孩子极少远嫁。邻居亲戚之间总是亲上加亲。民风质朴!不相识的司机主动捎你一程也是常有的事。
二、磅房
磷矿的商品房-那时其实是工人及其家属的公寓。最高的也只有五六层。坐落在最前面的是磅房职工居住的公寓楼。离我们矿山的主体建筑大约有两三里地。矿车途经塔贩村上一个陡坡便能顺利抵达磅房。陡坡和磅房四周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断断续续地一直延伸到公寓楼群落的入口处。入口处公路的一侧座落着一家自营小餐馆,另一侧挻立着一座小山丘。站在职工篮球场小餐馆明亮纯净的玻璃门窗一览无余。
磅房由两扇墙和一个水泥顶组成。过道里的铁板四周镶嵌着水泥。这是每辆矿车驶出的必经之路。铁板那棕黄色甚至有些斑锈痕迹的表面虽然不能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孩子们依然喜欢在上面玩耍、蹦跳、看路过的车辆……当然这些恶作剧也不能总是得逞,旁边管束的大人很凶。
三、矿洞
最让孩子们神往的当然是矿洞啦!它就座落在离好友家不远地方。露天部分似乎有一条极细小的铁轨,据说是专门用来运送矿石的。运矿的小车我也见过,当时极其简陋。有点像农村用来担东西的大箩筐。箩筐与矿车的高度和大小不相上下。只不过矿车是铁做的,不仅有轮子还会生锈。经常会有三五个小孩探头探脑地向矿洞里张望。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凉气便向你袭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洞穴特有的味道。据说矿洞里有时候会塌方。小孩是不允许进去的。
有一次和弟弟他们几个人,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在洞口犹豫了几番之后还是向前走了一小段。洞壁两侧顶端昏暗的灯光散发着成熟的谷粒一样的颜色。清澈的水流顺壁淌下,水滴滴在洞壁两侧的小沟里。越向前走越冷,嘀嗒之声也愈加清晰。光线自然也就越暗。行进不到10米远,我们被沁人心脾的凉意和寒意以及害怕驱赶了出来。然而洞壁两侧水流的清澈以及矿洞那棕黄色的骨骼肌肤永远是我梦中最陈旧的水洗色-温馨,自然,明艳!
四、子弟学校
在我们就读的子弟学校里除了矿工子女之外,还有来自不远处的村落里的小孩,初来学校竟欣喜于与以往不同的水泥地板教室。
在村中心小学上学时的课余活动,基本上是抓石子和跳皮筋之类。放学后玩得正开心的女孩子们,随时会被叫回去做饭或洗衣服。男的呢?则要下地干农活;所不同的是:在这里你可以打篮球,打乒乓球,下军棋。大多数人都能玩得尽兴且不被打扰。玩得最野的要算斗“鸡”了。游戏时一只脚着地,手握另一只脚的脚背或脚踝,膝盖朝外,在站立的那只脚前形成可变换的三角形的一角,互相前进撞击。双脚着地便算输。课后当然也少不了踢毽子、跳皮筋之类的活动。只是哪怕是斗“鸡”这样的游戏也从未引发骨折等受伤的事件。想来那个年代的我们还挺善良,挺有爱心。孩子的天性大抵就是如此。
五、过年
过年是矿上的一大盛事。回老家的人不少,留下来的家属也挺多。小孩是过年最欢腾的一群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集体出动,认识的或不太认识的邻居都会收到我们的新年祝福。当然啦,主要是去凑热闹。好奇各家的点心都有些什么。于是,每到一家星光灿烂的孩子们便挤满了不大的客厅。按当地习俗,客人理应受到主人一杯糖水和果盒里糖果的款待。从主人到客人寒暄甚是温暖。大人们会亲切地拍拍我们的脑袋:“哦,这个孩子我认识,那个孩子你的父亲是不是某某某?咦?这是谁家的……”见此情景,嘴快的小孩便将在场来宾一一介绍。介绍完毕一哄而散。也有过年没有备果盒的。记得那年去了好几家。他们先是一阵尴尬,然后说:“我们过年发烟”。其实也就是一人一根。男孩子们拿回去交给爸爸用来新年接待客人。我是女孩,我家没人抽烟。只能尴尬地摆摆手。然而主人们盛情难却:“拿着吧!咱家也没啥好东西。”战利品缴获完毕。大家各自盘点。一路叽叽喳喳欢腾散去。
童年自然是极美的,那时候生活尽管很清贫,但我们这群人依然以自己的方式欢度着集体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骆橙 供职于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高中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