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黄梅历史上的长至节

黄梅光绪《丙子县志·风俗篇》记载了古时黄梅的长至节,指出每年“十一月庆贺长至节……与他邑无殊。”这说明,清及其以前,在四时八节中,黄梅有庆贺长至节的礼俗。但此一传统节日已被人们遗忘。为增强人们对黄梅历史风俗知识的了解,特对此节日作一介绍。

长至节起源于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长至节即冬至节,又称冬节、交冬。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周公“土圭测景(古影的本字,下同)”为国家层面的一次都城规划。

据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

“土圭测景”的方法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译成白话即是说: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位置。所以《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是“天下之中”。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也记载说:“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定天保,依天室”。在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 并定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上述记载说明,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所以将冬至日定为长至日,并定此日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此即“长至日”的来由。由此可知,长至日就是冬至日,长至节就是冬至节。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初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段文字说明,人们最初过长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即长至之日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人们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因而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亚年”。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周历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即冬月,那时拜岁和贺冬融为一体,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即把拜岁与贺冬分开。可以说单纯的过“冬至节”是自汉武帝以后才开始的,它盛于唐宋和明清,并相沿至今。

长至节的礼俗

古时,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长至这个传统节日,形成了不少礼俗。这些礼俗流行于黄梅的有以下几种:

1、祭天地 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据《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也讲:“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此谓之“冬至郊天”的礼俗。

2、祭祖先 唐宋以后,冬至由祭天地诸神发展成祭祀祖先的节庆活动。每年冬至日,百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以示“慎终追远”之孝,祈祖先保佑家道隆昌。此谓之“冬至祭祖”的礼俗。

3、拜冬节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称为“贺冬”;官场还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就像元旦(指正月初一)一样。《后汉书礼仪》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也就是说,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在“黄钟之律”的乐声中,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同时,民间还流行向父母长辈拜节的习俗,宛如过年的拜年一样,因为冬至又称“亚岁”,所以 《清嘉录》则直言道:“冬至大如年”。

4、吃长至面 长至面,又称长线面、长寿面。“吃了长至面,一天长一线”。在黄梅一带,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5、制作腊货 冬至日起,黄梅家家户户开始腌鱼腌肉,称腊鱼腊肉,于一周后取出晒干备用;同时,趁冬闲,各家各户做榴粟(高粱)粑与糯米粑、抢晴天烫豆粑,以作冬季与初春的早餐或晚餐的主食。

6、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查到确切的资料,但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数九的习俗多种多样,将另文介绍。

以上6种礼俗中的前3种,民国以后,在黄梅已与春节融合;第4种已消失;后两种则相沿至今。

作者

邓玉虎   湖北黄梅人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原县楹联学会会长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

(0)

相关推荐

  • 系列片《物候心语——清明(上)》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是清明节的礼俗主 ...

  • 华夏文明之源:为什么都说“中”

    "中"的表述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1987年在河南濮阳考古发掘出6400多年前的墓葬中就发现了古人测"中"的证据,在这座墓葬遗骸周围,用蚌壳摆着虎和龙的造型,象征 ...

  • 没有武则天不敢干的,为证明自己是圣君,非说洛阳夏至测不到影子

    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号称十三朝古都,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并由此衍生出"洛阳无影"的政治学说,是说夏至这一天,洛阳测不到影子.这明显与我们熟知的 ...

  • 邓玉虎||黄梅立春习俗

    关于"立春"节气的复信 柳老师台鉴: 示函读悉,感谢问候! 来函中,您通报了如何向学生进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值得点 ...

  •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灶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 唐伯虎<元宵> 正月十五 ...

  • 邓玉虎|黄梅年俗的禁忌

    黄梅年俗的禁忌 黄梅年俗中的禁忌不少,现择其主要的简述之: 1.禁说"好了".腊八节后就开始办年货.到二十四过小年后,熟人相逢,在询问或回答办年货的情况时,不说"年办好了 ...

  • 邓玉虎|黄梅邓姓来源

    邓玉虎|黄梅邓姓来源 邓氏家史家训 树有根,水有源,作人子,须知史.商武丁,封曼邓,国南阳,始为姓. 世候爵,至宣公,字吾离,十九代.桓王时,尊周室,再传尚,廿二代. 襄王期,国被灭,守茅土,作苦民. ...

  •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 赏秋畅饮菊花酒(节选)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节选)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 ...

  • 邓玉虎|黄梅“中秋送喜”(节选)

    漫话中秋节 文/邓玉虎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的一半,故曰"中秋",其节谓"中秋节".又因为此时云淡天高气爽,中秋之夜月亮更加圆而明亮,故民 ...

  • 邓玉虎|黄梅的“七月半”

    邓玉虎|黄梅的中元节 相传,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鬼节--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此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历代祖先和孤魂野鬼,并祈拜各路神仙,以求家道吉祥.平安. 黄梅中元节的风俗是根据中元节的来源衍生出来的.在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花艳九州 ---记梅玉珂烈士

    投稿邮箱 在黄梅县革命烈士中,很多女中豪杰脱颖而出,她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不愧为巾帼英烈,梅玉珂就是其中的一员. 冲破樊篱为自由,闺妆从此换吴钩. 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慷慨悲歌,强声振林木 从容就义,达气贯长虹 ——“ 怒掷头颅向国仇”的王达强烈士

    投稿邮箱 国事蜩螗民事忧,山河破碎令君愁. 无题诗咏从戎志,花月词吟亮剑猷. 古角山庄勤播火,江城街巷巧筹谋. 七歌就义悲声壮,怒掷头颅向国仇. 这是我参观黄梅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听了王达强革命烈士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