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攻坚】新年愿望:告别痛经!

女性在月信期间感到疲惫是常见现象,但有的人不仅疲惫,还会伴有剧烈腹痛,甚至痛不欲生。试想这种疼痛若持续14年,完全足以让一个女性失去对生活的追求 !在经典经方的思维下,这一类难题该怎么解?且看以下医案:

初诊医案

李某,女,44岁

主诉

反复痛经14年,加重1年。

现病史

反复痛经14年,外院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症,经期间需要日服4颗止痛药,现服止痛药效果不明显。

刻下

不怕风不怕冷,汗出不多,头不晕不痛,口不干不苦,饮少,饮温,纳可,无腹胀,无反酸嗳气,手足不凉不麻,大便日2-3行,前段成型后段不成形,小便无灼热,入夜则尿频,夜尿2行,眠差,梦多,月经周期30天,经期10天,痛经,月经量多,色鲜红,块少,经期腰痛,腹凉。

查体

脉浮滑数,舌红嫩苔薄润水滑,下睑淡白边淡红,面色萎黄,腹满,下肢轻度甲错,轻度血络,手潮手凉。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里寒,里虚,水饮

阳明里结,外燥轻证

分析

患者的所急所苦在里,那么我们就需要比较太阴跟阳明的关系。太阴以里寒水饮为主,水饮是以淡饮为主,《金匮-痰饮咳嗽篇》:“病淡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在选择“温药”的时候,我们需要看阳明层面是否有实火实热。患者口不干不苦,大便日2-3行,前段成型后段不成形,入夜尿频,夜尿2行,手潮手凉,从这些症状我们可以排除实火实热。

或许大家会问“下肢轻度甲错”这个外燥不算是阳明吗?通过病机约分我们会发现,患者以太阴里寒为主,是津血不能温煦推动濡养而造成的“外燥”,同理阳明层面的“里结”是因为津液不能推动导致的水结,阳明层面的病机就被太阴层面的病机约分。

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太阴里寒层面做文章,但是该怎么选择“温药”?是生姜?干姜?还是附子?生姜/干姜以“温中散寒,发表除饮“为主,附子以”破阴散寒,回阳救逆“为主,生姜药势偏表,附子药势偏里,在“温中”的力度上附子大于生姜/干姜,解表力度上生姜大于附子。

再看患者四诊,患者腹凉,经期剧烈腹痛,月经量多,入夜尿频,夜尿2行,这是典型的“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因生姜/干姜的温阳力度不足,所以选用附子。

对于“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经方常用茯苓配附子的法度,那么就会得出这么一个方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