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宜养阳
今天是端午节,这里先祝各位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最开始是起源于南方的一个祭祀图腾的活动,在易经中这是“飞龙在天”的日子。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我之前讲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时候呢,可以利用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来调养体内的正气。
关于端午的吃粽子、饮雄黄的习俗呢,我想这里不必细讲,主要讲一下怎么养阳气吧。
阳是一种向外发散的状态
夏天呢是万物最有活力的一个季节,咱们人也一样,夏季养阳就是培养人体一种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像夏天太阳升的早,落的晚,因此人也要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应,晚睡而早起,多参加户外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身体对暑热的耐受性,并使阳气得以宣发。
酷暑容易使人烦躁,所以要注意养性,避免心急燥热,通过运动发汗等方式把体内的郁闷宣泄出去,使身体顺应夏季宣发生长的状态。
养阳即养人体的阳气
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外盛,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湿热,有很多地方都爱喝凉茶。
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人体的阳气处于外泄的状态,即盛于外而虚于内,过度地饮用凉茶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引起食欲减少、胃痛、腹泻等症状,长期服用可以损伤脾肾的阳气,导致脾肾阳虚。
这里不单单是凉茶不建议多喝,像是冷饮和性寒凉的海鲜也不建议多吃,凡事有个度,也不是说一点不吃,不过度即可。
同时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旺盛,汗出得较多,毛孔开泄,如果贪凉,如汗出后受风或空调过凉都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而长夏的湿热也最易伤及脾阳,所以不要认为夏天只有暑热之邪。夏天与五脏的脾相通应,脾脏的禀性是喜欢比较干燥而厌恶湿邪,一旦脾的功能被湿邪所阻遏,则可能因为脾气不能正常运化、气机不畅导致体内水湿停聚,而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皮肤渗液、水肿、四肢不温等各种症状。
有很多人一到了夏天,就感觉整个人没有精神。浑身没力,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了,就是想睡觉,这里就是体内痰湿太重的缘故,一定要注意饮食。
有的地方夏天有喝姜茶的习俗,就起到了养脾阳而除湿的作用。
食物宜清淡
夏天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煎炸油腻、辛辣食品。清淡的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黄瓜等,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吃冷饮要适度,不可过多吃寒凉的食物,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多吃醋,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大汗时避吹空调
很多人喜欢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猛吹一通,我这里要提醒大家,这样最伤阳气。遇凉气时,毛孔会突然关闭,寒气郁结体内,易造成暑湿感冒,出现发热、烦乱、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现象。
这个时候避免直吹空调,且室内外温度差不能超过7℃。平时以26℃-27℃为宜,睡眠时还应再高1℃-2℃。睡觉的时候别的地方可以不盖被子,但是一定要盖一下肚子,别让腹部受凉。
艾灸养生
在夏天,我建议阳虚体质的的人可以在这一季节进行艾灸养生。夏至节气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中医上认为,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
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